蕭 劍
文貴有情。好的文章往往是以情感人,美的情感是彼此聯(lián)系的橋梁,真的情感是互相心靈的碰撞,善的情感是山間無私的清泉。沒有情感的文章是枯燥的,矯情造作的文章是虛偽的。一篇記敘文要想感動別人,首先要感動自己,抓“感點”,抒真情,方顯文章本色。
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描景、狀物為主要職能的文體,它通過對人物、事件的情態(tài)變化和發(fā)展的敘述來表現(xiàn)作者對某種生活的理解和評價,其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記敘和描寫,往往綜合運用說明、議論和抒情。
文章是要表情達意的,字里行間總得包含著作者的主觀愛憎,而文章的教育意義固然取決于生活本身所固有的意義,但更取決于作者在反映事物的過程中所抒發(fā)的感情和對事物所作的評價。這種在記敘描寫的過程中滲透作者的褒貶感受就是抒情。
記敘文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記敘過程中對所記敘的人和事抒發(fā)感情。這種感情,有時滲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間,有時在敘述和描寫基礎上直接抒發(fā)。
抒情的具體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所謂直接抒情是指在記敘、描寫的基礎上,在感情達到熾熱的程度時,便直截了當?shù)匕褍?nèi)心強烈的感情抒發(fā)、傾吐出來。這又叫做“直抒胸臆”。它表現(xiàn)在記敘文中有時是一個語段,有時是單獨存在的自然段。間接抒情就是在敘述、議論、描寫中隱含著作者的某種情感,憑借所描述人、事、景、物來傳情達意。最常見的間接抒情方法有因事緣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三種。好的間接抒情能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怎樣才能很好地抒寫出文中的感情呢?可以寓情于事,有些文章是作者通過記敘事件經(jīng)過抒發(fā)感情的,作者通過發(fā)掘平凡事件的內(nèi)蘊,寫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以此來打動讀者??梢越栉锸闱?,以某種物件為題材,抓住物件本身某方面的特征,并且把內(nèi)心世界的愛、憎、好、惡的感情交融于物體中表露出來。通過記敘、狀寫這些特征,用象征的手法,啟發(fā)人們?nèi)ニ伎?,引發(fā)人們透過對所寫物件的贊美,領悟到對某種精神、情操的贊美。也可以借景抒情,自然景物豐富多彩,為人們抒發(fā)不同的感情提供了廣泛的空間,作者把自己的感情滲透在對景物的具體描繪當中,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還可以議論抒情,寫作過程中,在敘述或描寫的基礎上,適當運用一些抒情性的議論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能激起讀者的感情波瀾,讓讀者受到鼓舞和教育。作者的感情同議論交融在一起,不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下面我們來看2007年江蘇省鹽城市一考生中考佳作:
那微笑改變了我
鹽城一考生
真奇怪,不知從什么時間開始,只喜歡獨來獨往,很少幫助別人,也不希求別人的幫助??v然得到別人的相助,也會像還債似的報答于人。大有我不負天下人,也莫讓天下人負我之勢。然而,這多年支配著我的思想,卻在那一次微笑的光芒中,瞬間變得如同一粒塵埃,飄散得無影無蹤……
那是一場連續(xù)兩天的暴雨過后,那條我每天上學必經(jīng)的河上,水泥橋已被河水沖刷得找不到蹤影。只剩下那座高高的舊木橋還架在河的兩岸。那是一座只用兩根并排的又圓又滑的木頭架起的橋,平時我空著兩手走過也要膽戰(zhàn)心驚的橋。
面對著那橋我猶豫著,還差10分鐘就要上課了。我猛地扛起我的自行車,做了一個連我自己也不敢相信的決定:扛著車從木橋上走過去。開頭的幾步,我雄赳赳氣昂昂,沒感到什么??蓾u漸地,腳下的木頭在拼命地晃動著,木頭下面湍急的河水使我頭暈,腿越來越軟,好像很難再支撐我的身體的重量。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木橋中央的。只剩下一半的路程了,我卻再也挪不開腳步。曾想著一點點挪回去,可我連轉(zhuǎn)身都困難,耳邊嘩嘩的流水聲使我近乎絕望了,幾次想把自行車扔進河里。
正在我前進不能后退不得的時候。突然,肩上的車子一下子輕了起來,繼而漸漸離開了我的肩,一只大手從我的手中取下自行車,另一只手抓住了我的手。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穩(wěn)了,我真無法說出心里的感激,慢慢扭過頭,那是一張陌生的臉,臉上充滿了微笑。時間沒有容我仔細看,但只那一瞬間,卻使我感到那微笑是那么真誠、可愛!
車子和我終于安全到達了對岸,滿心的感激使我仔細地看了看那微笑的臉:不算黑的皮膚,瞇細的雙眼掩不住真誠的目光。細碎的皺紋爬滿眼角,干裂的嘴唇微微張開。啊,是一位40多歲樸實無華農(nóng)民。
這是何等普通的一笑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卻讓我始終不能忘卻,它使我第一次體會到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東西,盡管那只是淡淡的一笑。許多年以來,那微笑一直深深埋于我的心中,我曾學著以同樣的微笑扶起跌倒的兒童,幫著推一輛艱難行走的貨車,或是送一把雨傘給同學。而每一次當你不求回報幫助別人并與之真誠的一笑時,你才會真正體會到那埋于心底微笑的真正含義與價值,那是一種稱不上崇高但卻讓你足以自豪的滋味。微笑,寄予著美好的情感,我實在找不出恰當?shù)脑~語形容它,或許,這句詩會表達它的含義吧:
“與人玫瑰,手有余香!”
俗話說,微笑可以打破一切冰封,可以化解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小作者就是選取的生活中一個簡單的微笑,事情寫得極為耐心,文章鋪墊得相當細致,讓你在一字一句、一顰一笑中體味這種情感的美妙,這是一位40多歲樸實無華的農(nóng)民的微笑,這最終感染了“獨來獨往”的“我”,改變了“我”的陳習,使“我”以同樣真誠的微笑去幫助他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小作者通過這樣一件小事,而在結尾處的抒情,將這農(nóng)民的微笑升華了,沒有華麗的語言,卻有質(zhì)樸的芳香,描摹到位,刻畫精細,前后對比,卒章顯志,值得一讀。
那么抒情有哪些技巧呢?
一、感嘆法。就是要想方設法把各種抽象的感情,如“喜、怒、哀、樂”、“陰、晴、圓、缺”等,透過文字的修辭,轉(zhuǎn)變成具體的印象,才能使讀者產(chǎn)生“感同身受”的共鳴。
如:相信我們吧!外面的風再狂雨再大,我們有頑強的毅力,也阻止不了我們前進的步伐;山再高水再深,我們有堅定的信念,也澆滅不了我們斗爭的火焰!
不管距離我能夠飛翔還有多長時間,我仍不會灰心,因為我是一只渴望飛翔的小鳥。(2007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我是一只渴望飛翔的鳥》)
作者通過抒情真誠地呼喚,渴望理解,追求自由,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實際也是對當今的家庭教育進行剖析,提出了一個值得關注與思考的問題。
二、直陳法。就是把自己的情感或利用文字或舉出事例說明,直接說出來傳達給讀者。
如:父親讓我看絕壁勁松,它們都是在最艱苦的地方生根發(fā)芽,長大成才,有時只是一棵,獨立在懸崖絕壁之中,卻粗大無比,筆直地伸向空中,決不旁騖,我頓時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攀登,我征服了高山!更征服了自己!
如今,我坐在考場,接受人生又一次巨大的考驗,胸前,父親送我的小鷹振翅欲飛,我又想起那難忘的經(jīng)歷,那次攀登高山的經(jīng)歷改變了我!
現(xiàn)在,是另一種攀登,別一種挑戰(zhàn),我將沉著應對,鷹擊長空酬壯志,翱翔天宇振翅飛!(2007年江蘇省鹽城市中考作文《攀登改變了我》)
作者通過攀登大山的體驗告訴我們,要敢于挑戰(zhàn)自我,并舉出事例,這場中考也是一次攀登的體驗,直接把感受傳達給讀者。
三、比喻法。“比喻法”或“比擬法”就是用“好像、仿佛、似的、猶如”等詞,或舉讀者熟悉的人、事、物、例子,或“借物比我”,或“以我比物”的方法來傳達、襯托自己的情緒和感情,以加深讀者的印象。
如:有時候,一滴水就是一片海,一片樹葉就是一個春天,一段故事就是一段人生,我在一則故事里受到了啟發(fā),它讓我更愛我的親愛的媽媽。(2007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那一次,我很受啟發(fā)》)
通過比喻抒發(fā)了媽媽對“我”的愛以及“我”對媽媽的理解。
四、襯托法。就是借描寫周圍的景物制造出某種氣氛,來襯托作者情感,使讀者有更深刻、更強烈的感受。
如:江南細雨夜,手捧一壺香茶,聽窗外雨聲滴滴答答;閱手中萬卷詩集,品古今文人墨客,各領風騷。于是斜風細雨不需歸,一切都悠悠然地安靜下來。你還會浮躁嗎?(2007年江蘇省常州市中考作文《你還會浮躁嗎》)
這里通過描寫雨夜品茶聽雨,閱詩品文,抒發(fā)了書籍對人的感化作用。
總之,抒情的技巧很多。只要我們在寫作時,有意識地運用,就能使文章具體、真摯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