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曼
【雛燕文學社簡介】
湖北省荊州市西門中學雛燕文學社創(chuàng)辦于1991年,同時創(chuàng)辦社刊《雛燕》,17年來共吸收社員3485人,培養(yǎng)社團學生干部270人,出刊總165期。社員作品自1992年以來受到全國各級各類報刊編輯老師的關(guān)注,給予發(fā)表,迄今已計400余篇(首)。2000年始,應邀參加全國文學社及社刊評選,獲全國一等獎三次,并獲首屆全國校園社刊九十九佳。有20余位文學名家、著名編輯老師為社刊題詞。湖北省文學藝術(shù)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專業(yè)作家熊召政老師親自為社刊書寫刊名。社員尤其是骨干社員多是高校和著名高校的生源?!峨r燕》是文學社員的苗圃,也是人才的搖籃。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窩在教室里那個陽光永遠無法到達的角落里寫一些憂傷的文字。冰冷潮濕的空氣冷凍了我的肺。我感到自己在這些無家可歸的憂傷中沉淪、墮落。那種感覺很蒼茫。
丫子是我的死黨,其實我更喜歡叫她老大,那種感覺好像一根在空中飄浮了很久的輕柔的羽毛被人捧在了溫暖的手心里,很柔,很美。丫子喜歡坐在陽光里發(fā)呆,其實有時候,我也弄不懂她到底在想什么,就像我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一樣。
漫長的假期里,我們騎著單車在巷子口傻坐,陽光從頭頂明媚地滑過,耀眼且光彩奪目地抖落在我們單薄而年輕的身上,聽見時光喀嚓喀嚓地碾過,留下的支離破碎的痕跡,身后終年不見陽光的狹小的巷子,點點碎碎的映象晃蕩過青春的觸角,張揚起一地的美麗,在空氣里浮浮沉沉。我們覺得這條小巷如同沉睡的夏天,時光停步的瞬間,我聽到時光的齒輪碾過我們的記憶碎片,聲音穿透我們的未來。
丫子曾說,我們被上帝遺忘了。我默然,歪著腦袋看著陽光里的丫子,心中油然升起一絲憐意。對,上帝遺忘了我們。我飛快地拉起丫子的手跑到樓頂,我告訴她只要對著天空大叫,上帝就會看到我們,于是丫子張開嘴和我一起叫,聲音在云朵間撞來撞去,又回到了我們耳中。抬頭看著藍得透明的天,看到一群倉惶南飛的鳥,我們想知道,它們帶走了誰的思念。
丫子有一雙大大的眼睛,那里盛滿了太多太多干凈的味道。一個純凈的女孩子卻有著不該有的憂郁。她曾說,每當她看天的時候,她就不喜歡再說話;每當她說話的時候,她卻不敢再看天。她是個讓人心疼的孩子。她說天空太單純,太干凈,就像她以前的生活,只是一味地被笑聲包圍著,我們總是沉睡在記憶的碎片里尋找希翼的潮聲。
我想,也許年輕的人是無論如何也不肯回憶的,喜歡回憶的人都已經(jīng)老了,老得必須靠回憶來緬懷一些東西,來祭奠一些東西,來埋葬一些東西。我發(fā)現(xiàn)我們老了,而且老得很厲害。我們微笑著說,我們停留在時光的原處,其實早已被洪流無聲地卷走,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蒼老,只是時間忘了給我們白發(fā)和皺紋。心老了。
如果記憶如鋼鐵般堅固,是笑還是哭?
點評:魯迅先生強調(diào)文章主題開掘要深,尚曼同學深得此要義。她的這篇作文主題較深,使內(nèi)容顯得厚重,讀后令人沉思,回味無盡。“我和她”是兩個用心思考因而積極探索生活的花季女孩,“在記憶的碎片里尋找希翼的潮聲”,在成長、成熟的煩惱中竭力超脫自我,奮發(fā)、奮進著。
——朱云華(本文指導老師)
作者單位:湖北省荊州市西門中學雛燕文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