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景
不久前,看了韓國女子金惠子的自傳體書《別打,哪怕是用花》心里頗為震撼。15年前,金惠子第一次去非洲時,那些孩子饑餓的眼神深深地打動了她,她不停地把食物分發(fā)給他們。當(dāng)?shù)毓賳T也不停地告訴她多加小心,因為幾年前,一個英國人在分糖果時被蜂擁而至的孩子踩死了。因此,分食物時一定要求孩子們先排好隊。
有一次,在塞拉立昂街頭分發(fā)食品時,在滿街哇哇大哭的孩子中,金惠子見到一個三歲左右,肚子同樣脹鼓鼓的小男孩,他用大眼睛看著她,似乎有很多話想說。于是金惠子把他帶到一旁,抱緊他,小男孩用蚊子一樣的聲音說:“給點(diǎn)吃的吧!”金惠子說,她一輩子都忘不了小男孩渴望的眼神和細(xì)細(xì)的聲音。男孩已沒有父母,也沒有避難的地方,他只能跟年僅八歲的哥哥相依為命。此刻,孩子緊緊靠著金惠子,他已經(jīng)沒有力氣說話,就那樣默默地凝視著她,惠子把男孩帶到?jīng)]有人的角落,偷偷將餅干塞進(jìn)他臟臟的汗衫里。
金惠子回到韓國,時常想念那些孩子,孩子們的眼神總是在她眼前跳動。令她驚異的是,改變最大的卻是她自己:過去許多令她煩惱的事,現(xiàn)在看來都只是庸人自擾;她的生活變得簡樸,她再也不要鉆石。而她卻更加快樂,更加滿足。是啊,究竟誰幫助了誰呢?
那以后,她每年都要走訪亞洲、非洲的落后國家,并且為那里的人們奔走呼吁。去年,她把15年擔(dān)任親善大使所耳聞目睹的事及心路歷程寫了一本書,她希望非洲不要再打仗了。這本書在韓國出版后,迅即賣出兩百萬冊。金惠子把她應(yīng)得的版稅全部捐給了世界展望會及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