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杰
臉譜
蘇之安,蘇州人,蘇州大學心理學碩士,現(xiàn)任北京正略鈞策企業(y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高級人才咨詢中心高級總監(jiān)。
生活在一個競爭殘酷的都市,工作在一個適者生存,以“up or out”為晉升標準的企業(yè),依舊可以做到人淡如菊,這樣的女人往往讓人過目難忘,因為在其平淡安然的外表之下,總是跳躍著一顆熱情洋溢的心?;蛟S,正是那一縷淡香之后的醇美才值得我們?nèi)ゼ毤毱肺丁LK之安,便是這樣一個女子。
江南水鄉(xiāng)走出的女子蘇之安,人如其名,清雅、淡泊。嬌小的身軀里蘊藏著細膩的情感,爽朗的微笑和得體的妝容,又將這位高級人才經(jīng)紀人村托得精明卻不失嫵媚。
“爽朗、優(yōu)雅、淡泊、嫵媚”,這幾個傳統(tǒng)意義上原本有些矛盾的詞語,在這個女人身上卻融合得恰到好處。
幼年學習美聲的經(jīng)歷讓蘇之安對音樂有著一份執(zhí)著的眷戀。她說,是音樂給了她一顆如此淡然平靜的心,讓她能在嘈雜浮躁的社會中始終保持一份真誠。簡單的真誠能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朋友并收獲更多的歡樂。
閑暇時,蘇之安會約上好友小聚或靜下心來進行一場心靈瑜伽,抑或是在獨處之時靜靜欣賞一段美妙音樂。對人生真諦的感悟加之些許的浪漫情懷,在蘇之安看來,享受心靈的盛宴才是對生活最美好的體驗。
作為企業(yè)的高級人才經(jīng)紀人,難免會給人一種強勢的感覺,但蘇之安卻并非想象中“咄咄逼人”,性格溫潤的她在工作中更愿意放下自我,傾聽別人。她說:“我從來不會去爭,其實,當你不爭的時候你也從未失去過什么。”
蘇之安的職業(yè)之路走得頗為曲折。本科主修醫(yī)學的她畢業(yè)后在醫(yī)院做了幾年神經(jīng)科醫(yī)生??催^了太多的生死離別,蘇之安突然驚覺自己竟已對這樣的場面感到麻木。壓抑的環(huán)境越來越讓她感到窒息,于是,她選擇了離開。
抱著“醫(yī)人身不如醫(yī)人心”的想法,蘇之安攻讀了心理學碩士學位,并在畢業(yè)之后選擇了高級人才咨詢工作,為人才進行職業(yè)規(guī)劃。每天翻閱著大量不同的簡歷,面對著幾頁紙就能闡述完的人生經(jīng)歷,蘇之安漸漸感覺到,人最重要的還是做人生規(guī)劃,要讓人明白自己活著的意義,為什么要成就這樣的自己,以及這樣的我們能對自己和周圍的人產(chǎn)生什么影響。
這一次,蘇之安真正找準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和職業(yè)的定位。對“成功”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這時的蘇之安,對她來說,成功的定義已經(jīng)不單單是事業(yè)上的輝煌,也不是為了給自己和家人一個交代。作為高級人才經(jīng)紀人,蘇之安感受到的成功更多的是成就別人,成就別人的過程也是得到。
作為咨詢公司的高級人才經(jīng)紀人,蘇之安每天要接觸不同層面的人,面對不同需求的客戶,進行的也都是與“心”相關(guān)的工作。在她看來,“心”與“心”的交流是最難的同時也是最簡單的。難在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想法和訴求,要想達到每個人都滿意,從心理上接受自己的工作并不是易事;但“心”與“心”的交流又很簡單,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首先拿出自己的“誠心”,堅持一貫的“誠信”,那么換得別人心理上的認可也并非難事。如此說來,最難琢磨的是人心,最有效地溝通途徑亦是人心。
面對競爭,蘇之安有足夠的勇氣和膽量去挑戰(zhàn),但卻不愿去“爭”,處事達觀的她始終能夠保持一種平和豁達的心態(tài),面對任何事情都不悲觀、不樂觀。
蘇之安執(zhí)著地相信,當你不爭的時候其實也從未失去過任何東西。
與職場上太多的精英談論過人生,蘇之安感到,快樂的人并沒有幾個。她慶幸于自己能夠一直擁有一顆快樂無比的心。蘇之安說:“開心的秘訣就是打開自己的心門。把要求留給自己,對別人常懷感恩。感謝職場上幫助過我的人,也感謝那些曾經(jīng)刁難過我的人?!?/p>
由于服務的對象是形形色色,不同層次的人,蘇之安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客戶的刁難。對此,蘇之安并沒有太多的抱怨和不解,總是能夠抱著“一切本來如此”的態(tài)度坦然接受。因為她知道,在這個社會里,每個人都那么無助,很多人連自己的“心”都控制不住,又怎么能奢望去控制別人的“心”?所以,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把要求留給自己,首先把握好自己的尺度,不必太過強求,因為蘇之安明白,一切求來的東西其實都不屬于自己。
蘇之安是個心懷感恩的女人,尤其是在職場上,她說,一個人的成功需要具備很多品質(zhì),一顆感恩的心是必不可少的。在她看來,這個“感恩”是用心體會之后的有感而發(fā),并不是一句“謝謝”就能夠完全表達的。
對工作中的每一位同事,蘇之安都會心存感激。因為在她心里,任何成就的取得都不會單憑自己的能力就能完成,正是因為有身邊同事、客戶的一起努力,才真正能成就一件事;
對于那些曾經(jīng)刁難過自己的客戶,蘇之安同樣心懷感恩。因為,她知道,“一切本來如此”,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每個客戶都有自己的苦衷,對自己的刁難也許當時心理上難以接受,但事過之后發(fā)現(xiàn),那種刁難歷練之后的成長反而會讓自己收獲更多。
問及蘇之安對自己將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她淡然一笑,舉了一個很形象的例子:“我是一個不喜歡給自己訂立明確目標的人,這就如同穿針引線,緊盯針眼之際,持線的手難免會有些顫抖,所以,太過明確的目標反而會產(chǎn)生適得其反的效果——目標性顫抖。我們要做的就是放松一點,多給自己和別人一點時間和空間。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周圍的人能夠開心快樂,只要始終能夠保持一顆快樂的心,又何必要為邁向快樂的腳步上禁錮那么多‘目標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