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奎
【原文】
蘇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作者簡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吳縣(今屬江蘇)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進士。政治上主持慶歷改革,史稱“慶歷新政”,因守舊派阻撓而未果。文章駢散相間,氣勢磅礴,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詞則能突破唐末五代的綺靡風(fēng)氣,開拓了詞的新領(lǐng)域,是蘇軾豪放詞的先聲。
【賞析】
寫這首詞時,范仲淹出任陜西四路宣撫使,主持防御西夏的軍事。在邊關(guān)防務(wù)前線,當(dāng)秋寒肅颯之際,將士們不禁思親念鄉(xiāng),于是有了這首借秋景來抒發(fā)內(nèi)心感受的絕唱。
這首詞上闋寫深秋望遠、惹愁秋色的情景,下闋點出羈旅思鄉(xiāng)、動愁銷魂的感情。
上闋寫景注重對觀察的角度和景物的色彩的描寫。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边@句先寫近景,葉、云、煙襯托出碧、黃、翠諸種顏色。俯仰天地,平視波光,連映寒煙,繪出秋景;“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這句是寫遠景,山、陽、景襯托出天、地、水融會渾成,寓意與境界容納,感情與色彩相隨。
下闋借景抒情,表達客思鄉(xiāng)愁帶給詞人的困擾。抒情實中有虛,虛中有實,言簡意豐。
“黯鄉(xiāng)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边@句話寫出鄉(xiāng)思難眠,每天夜里只有在美好的夢境中才能暫時入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弊髡咴聵仟氁校瑢屏鳒I,飲酒澆愁,愁情不解,反激淚下。
縱觀整首詞,寫景,以麗勝;抒情,以曲勝。鄉(xiāng)魂、旅思、愁腸、相思淚,映襯出觸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離恨,秋景的動人足以反襯出客愁的深長。
總之,全詞意境壯闊,構(gòu)思謹(jǐn)嚴(yán),情景交融,纏綿婉曲。正如歐陽修《六一詩話》中所言:“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之不說意見于言外?!辈焕⑹且皇讓懢笆闱榈慕^唱。
21世紀(jì)中學(xué)生作文·高中教師版2008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