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從
冬天常會看到這樣的景象,松樹的枝頭上堆滿了厚重的冰雪,堅強的松樹這時順從地彎垂下枝條,來適應那沉重的壓力。青松的挺拔與彎下枝條承受冰雪的壓力說明了,松樹有它剛直的一面,又有它堅韌的一面。韌,就是剛中有柔,是適應性強的體現(xiàn)。相反,自命清高的梧桐樹,本來是脆弱的枝條卻要固執(zhí)地反抗冰雪的重壓,不能順從地彎下來,結(jié)果被冰雪的壓力折斷。梧桐樹寧折不彎,沒有松樹那樣聰明。為官做人也是一樣,在許多時候,要學會順從。順從也是為了生存。
作為一個領(lǐng)導干部應該自己有主見,而且也應該有骨氣。堅韌不拔、威武不屈才顯得堂堂正正。但是在條件不利時,或者身處逆境中,應該也學會順從。任何一個人在他的人生之路上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都有屈與忍的時候,都有必須順從別人的時候?!爸兄刮┵t者,能屈能伸是丈夫”。有點抱負的人,暫時的委曲求全是為了將來的施展才華,屈是手段,伸才是目的。順從,是一種“曲徑通幽”的人生態(tài)度。有些時候,迎合別人的意見,不違背、不反抗,是走出困境,贏得主動的生存策略。
作為一個有智慧、有韜略的領(lǐng)導者,最懂得順從的人生哲理。在大勢所趨,靠一個人或幾個人,根本無法改變現(xiàn)狀的情況下,聰明人應該權(quán)衡利弊,審時度勢,做出犧牲,進行忍耐、服從、克制,絕不逞好漢、撞南墻、拿雞蛋往石頭上碰。
順從不是軟弱無能,順從也不是任人擺布,順從要有原則,順從要有尺度,順從要有價值。順從是一種柔,是一種策略,是一種良好的修養(yǎng)。性格柔性強的人,大都能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故能成人所不能成之事。
沉默
在領(lǐng)導工作中,有時需要沉默,運用得好,會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沉默在社會生活中,在人際關(guān)系中,尤其在領(lǐng)導工作中,有著妙不可言的獨特作用。
沉默是金。1945年7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在波茨坦舉行會談。會談休息時,美國總統(tǒng)杜魯門對斯大林進行心理戰(zhàn),說:“美國已研制出一種威力非常大的炸彈?!倍勾罅趾孟穸@沒有聽見。其實,斯大林完全聽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會后,他立即指示加快原子彈的研制工作。斯大林為什么要裝聾作啞呢?因為當時無論說什么話,都不如沉默應對的效果。兩年后,蘇聯(lián)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地位。
人們稱道沉默是金,是因為它與冷靜的思索聯(lián)系在一起,是沉著和鎮(zhèn)定的表現(xiàn),是在特殊環(huán)境中高人一籌的處世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沉默都是“金”,當我們聽到不仁不義之言,遇到憤憤不平之事時,則沉默不得,而要不平則鳴,據(jù)理力爭。只有應當沉默之時沉默,才可稱之為“金”。
抗爭
我們在工作中,如果只知道順從、沉默,性格就會顯得軟弱。性格剛強是立身之本。無剛難以自立,更談不上成就事業(yè)。剛,就要具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頑強拼搏的毅力;貧賤不移,威武不屈,富貴不淫;在工作和斗爭中喜進不喜退,折人而不折于人;既能制怒,也能抑樂;既不怕失敗,有“愈挫愈勇”的品格,又經(jīng)得起勝利,有“既勝若否”的精神;勇于化事,敢于負責,長于決斷等。
抗爭是性格剛強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凡有作為的領(lǐng)導者,一般都有棱角,都有個性,在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時候,都能有理有節(jié)地進行抗爭。
鄧小平同志一生“三起三落”,但矢志不渝,每次“落”的時候,都能盡快順從新的環(huán)境,該進工廠就進工廠,該下田間就下田間。但一遇到適當機會,就站出來為自己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進行抗爭。“文革”初期,鄧小平作為黨內(nèi)第二號“走資派”被打倒,下放到江西勞動鍛煉,待到粉碎林彪反黨集團之后,鄧小平一復出,就著手對鐵路、鋼鐵、軍隊、教育、文化、科技等領(lǐng)域進行全面整頓,取得了偉大的成就。1975年11月,毛澤東提出,由鄧小平主持,中央做出一個肯定“文化大革命”的決議,鄧小平明確表示:“由我主持這個決議不適宜,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敝芏鱽砣ナ篮螅囆∑揭颉坝覂A翻案風”再次被打倒,粉碎“四人幫”后,鄧小平又給中央寫信,明確指出:“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我不出來沒關(guān)系,但天安門事件是革命行動?!?977年2月,鄧小平終于再次復出,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實踐證明:在工作中,只有順從沒有抗爭,只能默默無聞,無所作為,是個窩囊官;但只知抗爭不會順從,也會常常造成被動甚至吃虧。人們追求的最成功的人生哲學,莫過于柔而不弱、剛而不折、方圓并用、剛?cè)峒鎮(zhèn)洹?/p>
(摘自《芝麻官悟語》 王敬瑞著
2005.10 當代中國出版社 定價: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