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一路 陳曉龍/評
越過城東的一座橋,在我的記憶中,有一片開闊的菜地。夏天,一畦新綠尤其綠得熱烈。而現(xiàn)在,是一片花園,所謂花園,是人居的小區(qū)而已。幾年前,我曾在這里觀察過菜地里的蟲。人在這里定居,想必蟲只好向城市的反方向逃逸了。
夏天,我很想去拜訪一只蟲。我不是法布爾,也寫不出《昆蟲記》??墒?,我記住了《昆蟲記》里的一句話:“接受我們質(zhì)詢的并不是動物本身,卻恰恰是我們自己的眼光?!睂⒛抗馔渡涞较x的生活,我將獲得一份悠然的閑適。
跟隨飛鳥,我抵達(dá)了目的地。崎嶇的小路上,我看見了一群螞蟻。它們正以磅礴的氣勢,推動一只蟲的巨大的軀殼。艱難而壯闊的行進(jìn)場面,讓人想起建筑金字塔和古長城的遠(yuǎn)古民工。螞蟻也是忙碌的,仿佛舍去忙碌,生活就會單調(diào)。
菜地的邊緣,蟲們從一個巢穴向四周散開,像水潑出去,匆匆地奔走,仿佛心中也有與世隔絕的想象之旅。蟲到夏天總能活出蓬勃的生機(jī),雖然造化賦予它們的時間短暫,它們也能在短暫中活出充實。
兩只蟲相遇了,這種蟲通體透亮,有長長的觸角。它們停下來,用觸角相碰,互相探索、撞擊,迸發(fā)出火花,親密而友愛,互相點燃對方。短暫的溝通達(dá)成約定,兩只蟲轉(zhuǎn)過身,朝著一個方向奔走;一只蟲走到土疙瘩旁邊,土疙瘩對它來說,猶如山一般高聳,它有些膽怯,也有些躊躇。終于,它爬了上去,它戰(zhàn)勝了自己。一只屎殼郎爬上了牛糞的頂部,它也會抬頭傲視良久,發(fā)“一覽眾山小”的感慨。
天空無盡地高遠(yuǎn),綠菜地延伸到視線的盡頭。沒有一種生命比蟲子更卑微和渺小,然而,我們看不到蟲子的悲觀和厭世。它們快樂的身影,像一陣火熱的風(fēng),掠過短暫的夏天,留給大地蓬勃的記憶。
長久地觀察蟲子,我卻不能深入到任何一只蟲子的內(nèi)心,不知道它們的歡欣與悲愴。天邊翻滾著烏云,蟲子們聚集到一只菜葉下面,它們佇立著,轉(zhuǎn)動觸覺……生命是脆弱的,一陣狂風(fēng),一陣暴雨,都可能成為滅頂之災(zāi)。它們小心翼翼地保護(hù)著自己。生命,正如法布爾所言,應(yīng)“當(dāng)作一種義務(wù),一種只要最后期限未到我們就必須全力而盡的義務(wù)”。
秋風(fēng)起時,行將匿跡。熱烈而短暫的生命,存活得蓬勃而有生機(jī),忙碌、快樂、自由、團(tuán)結(jié)、友愛、互助,一塊注入了生命的、能歡能悲的蛋白質(zhì),其價值超過了無邊無際的原始物質(zhì)材料。
或許,生活不必去追尋那些繁復(fù)的意義,像蟲子這樣,單純,并且快樂,這是我們今生的至簡大道。感謝這些蟲子,攪碎了我一個季節(jié)的憂傷之夢,并讓我在夏天午后的一塊菜地樂不思?xì)w。
【簡評】“世界上沒有比大自然更崇高的東西了”。在自然面前,人類有時是混沌懵懂的頑童,有時是聆聽教誨的學(xué)生。夏天,去拜訪一只蟲,我們“將獲得一份悠然的閑適”,“單純,并且快樂”。是啊,人類與自然打交道的過程其實也是不斷認(rèn)識自我的過程,當(dāng)人類征服自然的力量越來越強(qiáng)大的時候,人類更需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人類應(yīng)當(dāng)牢記哲人的告誡:“大自然完全能夠滿足我們的需要,卻無法滿足我們的貪婪?!?/p>
[作者單位:廣東順德倫教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