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亞民
形式概說
高考作文要想出奇制勝,拿到高分,就必須具備拿手“絕活”,能使用自己最擅長的文體,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高考作文的文體要求,目前常見的有三種類型。第一類是完全開放,即沒有任何限制的“文體不限”。第二類是有一定限制的開放,即半開放。如有的省市高考作文明確要求“除詩歌以外,文體不限”。有的還加上 “不要寫成劇本”。第三類是規(guī)定文體。不管是哪種要求,我們在具體寫作時,頭腦里還得有清晰的文體概念。“不限”不等于沒有文體要求,千萬不能步入了體裁選擇的誤區(qū)。
對于寫作水平一般的考生來說,首選文體應該是記敘文,因為記敘文形式靈活,可表現(xiàn)豐富內(nèi)容,發(fā)揮余地大,容易生動感人。議論文主要靠論理上的深刻透辟取勝,如果你的理性思維能力較強,可以考慮。散文最能體現(xiàn)考生的文化底蘊和才情,如果你具有豐富知識和深厚功底,可以選擇此文體。此外,還可以把適合我們寫作的文藝文(如小說、童話、寓言、戲劇、詩歌等)和應用文(如日記、書信、對話錄、廣告、演講、辯論、節(jié)目主持實錄、實驗報告、新聞報道、啟事等)選擇一兩個主攻一下。應用文體在近幾年的高考中也頗受一些考生的青睞,出現(xiàn)了大量的佳作,這是我們要注意的。
選好文體一般有三個前提條件: 一要諳熟各種文體,加強文體修養(yǎng),這是靈活選用文體的前提。二是在考場上面臨文體選擇時,要審準題目,弄清題目自身的文體傾向。三是在考場上面臨文體選擇時,我們還要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特長,來選擇最適合自己寫作的文體。
當然,在文體選擇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我們應根據(jù)考試要求選擇文體。考前一定要看清楚試卷要求,到底什么文體能寫,什么文體不能寫。
其次是要根據(jù)試題特點選擇適當?shù)奈捏w。高考作文要“舍難求易”。如果一道作文題文體不限,肯定各種文體都能寫,但是總有某種文體寫出來會順手、容易,這就要求考生在考場上作分析。
再次是要重視看提示語。在緊張的高考考場上,你完全可以巧妙地運用提示句當中的內(nèi)容。
最后還要考慮自己有沒有相關材料。不同文體對材料的要求不同。例如,如果考生想寫成記敘文時,應考慮有沒有富有情感內(nèi)涵的生活素材;如果想寫成議論文,應考慮有沒有相關的理論論據(jù)和事實論據(jù);如果想寫成說明文,應考慮有沒有相關的知識儲備;如果想寫成散文,應考慮有沒有相關的情感見聞;雜文對語言的要求較高,應考慮你有沒有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幽默語言。想寫成小小說,應考慮有沒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
另外,還要提醒大家,一旦選定了某種文體,在具體寫作的過程中,自文章的開頭直到結尾,依然要保持清醒的文體意識,即按照文體的規(guī)范要求來寫。
本期話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財富是什么?詩人說,財富是靈感,為了創(chuàng)作美文,就要真實地體驗生活。冒險家說,財富是勇敢,為了戰(zhàn)勝自我,就要敢于征服大自然。企業(yè)家說,財富是誠信,為了提高效益,就要保證產(chǎn)品的質量??茖W家說,財富是創(chuàng)新,為了造福人類,就要創(chuàng)造奇跡。
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財富,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財富。請以“你眼中的財富”為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構思訓練
這道題中的“財富”不僅僅指物質金錢,也指一切有價值的東西?!柏敻弧奔瓤梢允怯行蔚奈镔|財富,也可以是無形的精神財富。寫這篇作文時,如果注意打開自己的思路,從多角度多方面去考慮,那么文章可以寫的內(nèi)容就很多。
寫時可以從這樣幾方面入手:一是以小見大,擷取生活中的小浪花,盡量選擇生活中的“凡人小事”來寫,通過這些看似平常的材料折射深刻的主題。二是力求選材立意的個性化。三是打破常規(guī),以巧取勝。比如我們可以反彈琵琶,取反意,立正意。如《為懶惰叫好》、《我放棄,我富有》。
要注意強化文體色彩。寫成記敘文,可從對財富的認識出發(fā),結合自己的成長經(jīng)歷說明我的財富是父母的關愛。寫成議論文,可從人們對財富的認識入手,闡述財富的真正內(nèi)涵。寫成訪談錄,可虛擬記者身份,采訪各行各業(yè)人士,記錄各行各業(yè)人士對“財富”發(fā)表的看法,表現(xiàn)身份、職業(yè)等對人們思想認識的影響。總之,不管寫成什么文體,都要符合那種文體的格式要求。
腳印是什么?大家都應該清楚,如果說“腳印就是走路的人留下的或深或淺的痕跡”,相信沒有人反對;但是如果說腳印是一種財富,也許有人要持懷疑的態(tài)度了。
告訴你,腳印就是一種財富,千真萬確。
一
腳印是先行者留下的財富。
我們都不是第一個走路的人。我們的面前已布滿先行者的腳印。它們有的深,有的淺;有的輕快,有的深重。細細品味,閱讀這些腳印,我們走起路來可以輕松些,就可以少走些彎路,就可以快些到達理想的彼岸。
不是嗎?不是沿著孫中山這位革命先行者的腳印,中國革命的事業(yè)哪能風起云涌巨浪滔天?不是沿著但丁、達·芬奇這些文藝先行者的腳印,歐洲怎么能掀起文藝復興的浪潮,沖破中世紀神學的桎梏?不是沿著法拉第這位科學先行者的腳印,人類哪能走進電氣時代創(chuàng)造輝煌燦爛的文明?
多留心觀察一下先行者們的腳印吧,那是不可多得的珍寶?!扒笆虏煌?,后事之師”,“前車之鑒”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二
腳印是我們正在創(chuàng)造的財富。
我們每天在走路,每天都在“制造”不少腳印,又有多少人能停下來審視一下自己創(chuàng)造的這些財富呢?
人們往往就是如此,匆匆忙忙地往前趕,一下子不小心走進了死胡同,又匆匆忙忙地退出來,再不小心又走進一條死胡同!其實,只要我們留心看著自己的腳印,不就可以不再走進死胡同了嗎?生活上、學習上、工作上都是如此,靜下心來想想,我們有多少錯誤不是重復再犯的呢?“吃一塹長一智”的智者,正是一位有心的趕路人,他們有時會停下來,整理一下思緒,凝視一陣自己留下的腳印,再輕松地往前走去。
不少人嗟嘆自己的財富微薄,其實你的腳印就是一份豐厚的財富——如果你懂得利用,它或許不能保證不再犯錯誤,但它可以幫助你不再犯同一錯誤。
三
腳印是我們將要留給后人的財富。
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先生如是說。不難想象,腳印多的就是大路,腳印少的就成了小路。
人們總是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的后人。其實最好的東西應該是腳印。當我們用畢生的精力,用腳印走出一條康莊大道時,我們當然可以自豪地對后人說,這條路是我走出來的,你可以沿著它一直走下去。但也有人用畢生的精力,卻總在一些羊腸小道上留下腳印,這些小道泥濘,甚至讓人一步三滑,卻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財富。因為你可以對后人說,我這一輩子沒干什么,只是證明了我走的這幾條路都不行,你可千萬別往這幾條路上走。
不管你留下的腳印是在大道上還是在小路上,對后人來說都是財富。當然,留在大道上的腳印顯得更為寶貴些。因此,我們走好每一步,不僅為自己,也為我們的后代。
天空沒有鳥的翅膀,但我已飛過。這是無形的腳印,無形的財富。
地上有我的腳印,我確實已走過。這是有形的腳印,有形的資產(chǎn)。
腳印是一種財富。
精彩評析
本文在表現(xiàn)形式上,一是三個小標題分別論述了三個小論點,層次分明;二是采取了層遞式的論證方法,使得說理透徹,令人信服。在材料的安排上,作者從腳印與財富之間的關系入手,巧妙地展開話題。進而表達出文章的內(nèi)涵:奮斗的歷史——腳印也是一種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