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子伍
晚風(fēng)隨著中秋節(jié)的明月徐徐吹來,我站在陽臺上默默地等待月亮掛在樹梢上歌唱。今晚的月亮?xí)趁牡爻霈F(xiàn)在東邊的天際,皎潔的月光,使我想起兒時的童謠:八月十五月兒明,爸媽忙著做米餅,菱角、鴨梨加月餅,月亮仙子你愛誰?對著冉冉升起的明月,我默唱著兒時的童謠。沿著時光的隧道,我似乎又回到了躺在老家梨樹下的藤椅上聽月亮唱歌的夜晚……
那個年代,過節(jié)處處充滿著歡樂的氣息。年年的八月十五,那是僅次于過年的重要節(jié)日。家家戶戶都備有野菱、長藕、鴨梨、花生和一摞摞米餅,還有那用計劃才買到的僅有兩三塊紅綠絲夾心的月餅。
到了八月十五那一天,在月亮升起來之前,家家戶戶門前的院子里,都會擺著一張大大的方桌,上面擺滿了一盤盤野菱、花生。最招引孩子們的還是那一摞摞“米餅塔”尖上的一兩塊月餅,因為敬過月神后,孩子們就可嘗到一年才有一次的月餅。方桌上,一定有一盆清澈的水,那盈盈的滿月升空以后,盆里的水面上就會浮現(xiàn)另一輪月亮。據(jù)說,那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象征著日子過得吉祥、圓滿。
當我坐在自家院里老梨樹下,端詳著東邊天際漸漸升起的月亮?xí)r,孩子們的童謠穿過晚風(fēng),穿過月光,隱約而縹緲,像從天際中傳來,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熱鬧。我知道,此時,灶膛里的火被父親燒得旺旺的,灶臺上的母親忙著在鍋里貼米餅,他們流露出孩子似的喜悅的心情,不停地喊我們的乳名,要我們端米餅上桌,生怕在敬月神上落后于別人家。
我和弟弟早早地端來滿滿一盆清亮的水,小心地放在桌中央,在水盆四周我們認真地摞起“米餅塔”,只等父親拿來僅有的兩塊月餅加封“米餅塔”尖。坐在梨樹下,聽那或遠或近的童謠聲,不自覺地也哼唱起來,心情被月光照亮得清澈如水。
月亮的傳說在敬神后,被奶奶演說得惟妙惟肖,好像一部美麗的童話。隨著我們咀嚼月餅的聲音,那一輪帶暈的月亮,開始升上了天空?;蛟S,等待了很久的吳剛,還有那月桂樹下的玉兔,也在等著嫦娥仙子舒展那寬廣的衣袖……
我注視著漸漸升高的月亮,望著她漸漸脫去那層霧靄一樣的面紗,露出晶瑩透亮的臉龐。我曾在一本童話書里看過,月亮在最美麗的時候會唱出美妙的歌聲。我想,今晚的月亮一定有著和我一樣的好心情,她定會把動聽的歌聲灑落在我家的梨樹下,我等待著月亮唱歌的時刻來臨……
許多年過去后,當我對著澄凈如玉的月亮輕唱起《月亮代表我的心》,頓感一種特殊的親切,仿佛回到孩提時代。
如今,月亮依舊每年中秋照臨我家高樓上的陽臺,可迷茫的塵世早已令我失去童年時澄靜的心情,等待月亮唱歌的心情也早已隨著歲月逐漸磨滅。已經(jīng)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過對月亮的渴望,但在今天晚上,我忽然有一種強烈的渴望,想尋找到兒時那個聽月亮唱歌的夜晚。就我一個人,默默地等待漸漸升高的月亮,等她送來吉祥、圓滿,為我沉寂多年的心靈送來美妙的歌聲。
只是,我無法預(yù)知,童年時曾在天上發(fā)出過美妙歌聲的月亮,會不會在今晚,繼續(xù)唱出那令人沉醉的歌聲。因為我的5周歲大的兒子,他寧愿哼唱“我愛你,愛著你,就像老鼠愛大米……”、“親愛的,你慢慢飛,小心前面帶刺的玫瑰……”也不愿聽我哼唱半句童年的歌謠:八月十五月兒明,爸媽忙著做米餅,菱角、鴨梨加月餅,月亮仙子你愛誰?
■
閱讀演練
1.本文的行文線索是什么?
2.月亮唱歌的夜晚是怎樣一種美妙的境界?
3.怎樣理解“我想,今晚的月亮一定有著和我一樣的好心情,她定會把動聽的歌聲灑落在我家的梨樹下”這句話?
4.作者“已經(jīng)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過對月亮的渴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在本文最后一段里,作者為什么對月亮?xí)粫诮裢砝^續(xù)唱出那沉醉的歌聲表示懷疑?
6.本文的開頭和結(jié)尾有什么妙處?
參考答案
1.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的月亮。
2.孩子們端詳著從東邊天際漸漸升起的月亮,唱著動聽的童謠。那童謠穿過晚風(fēng),穿過月亮,隱約而縹緲,像從天際中傳來,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熱鬧。
3.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語言充滿兒童的天真、兒童的情趣。
4.迷茫的塵世,浮躁的心境,使之失去了童年時澄靜的心情。
5.因為時代變了,環(huán)境變了,從前那種映著特定時代影子的童謠也遠離了孩子們,取而代之的是“老鼠愛大米”之類的流行歌曲。
6.以童謠開頭并結(jié)尾,使得文章首尾照應(yīng),主題突出,渾然一體。
(擬題 向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