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三步曲
文/培娟
目前,投資理財可謂炙手可熱,每個人都躍躍欲試,想在資本市場中淘到金。那什么是真正的理財呢?所謂理財就是追求長期而穩(wěn)定的收益,但是其實一個綜合的理財首先應該更加關注的是資金的安全。家庭的理財首要的一點是保證財務的安全,只有做到財務安全,才能進而滿足其他的。這種需求在安全的基礎上,我們才能追求財務的自由,從而才能享受真正生活的快樂。所以,我們說理財的真正意義是完善理財規(guī)劃,而不是簡單地賺更多的錢。
最基本的家庭理財包括三個步驟。
第一步,設定財富的目標。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目標的設定,一切的投資都是盲從的。我們首先把目標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比如短期目標是還銀行賬單、繳納保險費等;中期目標是買房、買車、子女的教育費用等;父母贍養(yǎng)、進行創(chuàng)業(yè)、攢夠足夠的退休費等這些可算作長期的目標。你必ed98767ab61df8012801063dea70d4253eb85c1192e883cf27e3af21c98583dd須有非常明確的目標設定——到底有多少計劃要去實施,然后優(yōu)先等級是什么,預期的時間是什么,預計的費用要花費多少,這個錢放在什么地方?應該運用什么樣的工具?這些問題都要清楚。
第二步,建立保障體系。建立更完善的保障體系,購買保險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其實,這指的是市場的風險,而理財應對的風險不是市場風險而是人生風險。從現(xiàn)在到未來,我們所有的生活費、子女教育費、住房貸款,合計起來幾十年來總的支出可能有幾百萬,當我們自己發(fā)生人生風險的時候,整個家庭可以獲得的收入可能就會大幅減少,如果保障體系有缺口,唯一能幫助我們的就是保險額度。建立完善的保障體系是理財規(guī)劃當中至關重要的一步,一定要放在投資的前面去做,這樣你的投資才能是合理的,才能是有效的,才能是沒有風險的。
第三步,從理財的角度來講,投資是放在保障之后的。隨著今年的市場火爆,很多人心態(tài)非常浮躁,拼命想一夜暴富。我們要堅持長期投資,相信復利的力量,不妄想一夜暴富,長期投資可以降低風險。當然,投資還需要做一些準備,但是不投資更有風險。正確的理念和專業(yè)的知識都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避免錯誤地運作,我們可以交給專業(yè)的機構和專家。
理財應避免5大誤區(qū)
目前,隨著中國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創(chuàng)新能力的增強,新的理財產品不斷出現(xiàn),廣大金融服務消費者投資理財,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觀念,避免走入誤區(qū)。從銀監(jiān)會的角度,至少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1、銀行理財≠儲蓄存款
雖然銀行理財產品相對股票、基金更為保守(穩(wěn)健),但本質上是金融投資產品,并不是儲蓄存款。是投資就必然有風險,理財產品購買者要承擔“買者自負”的風險。即使是保證收益的理財產品,也可能存在著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這與銀行傳統(tǒng)的儲蓄業(yè)務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2、 預期收益≠實際收益
大多數理財產品的收益情況與所投資標的的市場表現(xiàn)掛鉤,理財產品說明書上的預期收益通常是在過往經驗數據基礎上預測得出,最高預期收益更是在理想狀態(tài)下的結果,由于金融市場變化莫測,理財期滿最終實現(xiàn)的收益,很可能與預期收益有偏差。
3、 口頭宣傳≠合同約定
理財產品的責任和義務在產品購買合同中約定。對于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的理財產品,不要光聽銷售人員的口頭宣傳就草率做出購買決定,即便產品說明書及理財合同的條文很難理解,也請務必仔細閱讀,對于沒有把握的,請咨詢相關專業(yè)人員。
4、 別人說好≠適合自己
理財產品千差萬別,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高風險的產品可能帶來高回報,會受到風險承受能力強的人的追捧,但對于那些抗風險能力差的人,這樣的產品并不適合,不應該只看到別人的高收益,而忽視了遭受損失的嚴重后果。投資者應正確評估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5、 投資理財≠投機發(fā)財
投資理財是一種長期的、理性的、專業(yè)化的投資行為。不能投資過多集中于單一產品,導致風險過于集中;更不能聽信無風險、高收益、“一夜暴富”的神話,往往會落入非法金融機構的陷阱“血本無歸”。
廣大金融服務消費者在選擇投資產品之前,一定要克服“暴富”心理,不要盲從,至少要樹立四個方面的觀念:一是要做好充分準備,進行充分的信息分析,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二是要選擇投資自己熟悉、具備風險承受力的產品;三是要善于借助外力,適時咨詢真正合格的金融專家,提供決策參考;四是要建立有效的投資組合,選擇合法的金融機構,投資合法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