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改的大熔爐下,各式各樣的課堂教學比賽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這種“比”的意識較強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教師們從容不迫地走進課堂,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開始授課,即使有學生打亂了原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要想方設法將其拉回到自己的預設點,從而使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得天衣無縫。在鈴聲響起和再次響起的回合中,師生完成了課前預設的教學情景?;蛟S我們會給這樣的課堂冠以“精彩”、“優(yōu)秀”的美名,可仔細想想,在這樣“完美”的課堂上,學生獨特個性的思維火花在哪里閃現(xiàn)?課堂教學中獨具魅力的人文關懷之美又在哪里體現(xiàn)?難道順暢的教學流程、先進的教學手段和熱鬧的教學氣氛,就是新課程標準下的理想課堂嗎?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下面,我想通過幾個在教學比賽中提煉出的課例談談點滴拙見。
突破預設束縛,變課堂中的生成為預設之計
課堂預設是公開課的必備環(huán)節(jié),也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但并非所有的預設都能如期地在課堂中產(chǎn)生,一旦出現(xiàn)突發(fā)事件,教師要突破預設束縛、勇于接受挑戰(zhàn),讓課堂預設之花結出珍奇之果。
教學片段一
背景介紹:小學優(yōu)質課評比。課題:《我是一位小畫家》
教師用學生比較熟悉的“成績單設計”的情景導入,學生非常高興,因為他們本來就認為期末考試后發(fā)到自己手上的成績單太沒個性,不好看,這一導入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在教師一句“大家想不想試一試”的激發(fā)下,課堂氣氛更是高漲。于是很自然地過渡到表格的設計,教師出示自己設計的成績單,問:“這個成績單設計得好不好?好在哪里?”生:“向日葵設計得有大有小,方向上有左有右,很生動。就是只有向日葵一種植物顯得單調,如果能畫出不同的植物就更好了。再就是用向日葵不夠形象,用書本來設計會更好?!?火花閃現(xiàn))師:“這位同學說得很好,下面我們先來看老師是如何畫向日葵的,好不好?”(回避火花)
課堂反饋:對繪圖中工具的使用這類簡單的知識點,學生掌握根本不存在問題,他們欠缺的正是在設計方面。從學生完成的設計作品看,學生設計的樣式與教師先前給出的設計基本相差不多,只是顏色稍做更改,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設計的學生寥寥無幾。
評議:“用書本來設計會更好”——多么精彩的回答、多么獨特的創(chuàng)意,體現(xiàn)著學生思維的獨特性和靈活性。此時,教師應當捕捉這一火花,順勢用一句話回應——“看來同學有自己的設計對象了,大家能不能把自己的設計對象在繪圖中展現(xiàn)出來呢?”這句話雖不華麗,但無疑是給了學生一顆定心丸:我的想法是對的。學生會更有信心、更好地去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力。就教師自己而言,也可以有足夠的過渡時間去掌握借班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讓自己有時間去思考下一步的課堂預設該怎樣變動。就教學時間分配而言,也能給學生自己思考作品設計的空間和舞臺??芍^抓住了這一火花,就點燃了這節(jié)課的思維焰火。試問,在這種火花的引導下,學生的作品能不百花齊放嗎?
教師反思:當時我也想到這一撞擊的火花,但害怕一旦改變了先前的設計,把這堂課上砸了,心里有負擔。
因此,要想成功地演繹課堂,需要三種勇氣:
1、不畏失敗,敢于嘗試
雖然任何成功都有運氣的成分,但仍要有勇氣去嘗試。這樣,當運氣來臨,你才能夠抓住機遇,否則,你永遠都不會擁有任何機會。
2、遠離恐懼,挑戰(zhàn)困難
當你在教學中因碰到潛在的風險而忐忑不安的時候,不妨多問問自己:你怕失去什么?最壞的下場是什么?你不能接受嗎?只不過是一次評比而已,失敗了又何妨,這次的失敗會讓我下次的成功更精彩。
3、勇于放棄預設獲得的課堂結果
預設的課堂結果完美卻缺少驚喜,或許適當?shù)姆艞墸瑫斋@意想不到的“精彩”。
善待學生,變課堂中的生成為人文教育之機
教師要善待學生,承認學生能力、個性的差異,善于站在他們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善于用學生認識的偏差來正面地引導和教育,讓人文教育之花結出課堂豐實之果。
教學片段二
背景介紹:浙江省示范課。課題:《整理素材資料庫》
教師出示任務:將一個文件夾中的文件各歸其位,并請一名學生上來演示。點名一號學生,一號學生:“老師我不會?!蔽荫R上轉變點名方式,“那你推薦一個同學幫你完成”。(捕捉火花)一號學生推薦二號學生。二號學生:“老師,他在折磨我,我也不會?!睂W生哄堂大笑。我愕然,但很快反應過來,說:“那你也推薦其他同學,看看你能不能折磨到他!”(再次捕捉火花)二號學生推薦了后排的三號學生(班級中操作最好的)。三號學生欣然接受,臉上一副高興的神情,操作完成得既快又好,掌聲自發(fā)響起。
課堂反饋:原先被推薦時,二號學生很是氣呼呼,一副在公眾場合被人戲弄、委屈不服的模樣。當看到三號學生高興又自豪的樣子,意識到別人推薦他不是折磨他,而是認為他的操作能力比自己強,是自己認識的偏差,于是多了開心的笑容,同時三號學生的精湛技術讓他佩服,成為他追趕的目標,整節(jié)課學得認真,主動回頭請教三號學生。
評議:“推薦一個同學幫你完成”,化解了一號學生心中的委屈——老師尊重了我能力的差異,雖然我自己不能完成這項任務,也會找個能完成的學生來幫助我。同時,也給教師一個下這個尷尬場面的臺階,還為優(yōu)秀人選的推薦做了鋪墊。
“那你也推薦其他同學,看看你能不能折磨到他!”這句話融化了二號學生心中的怒氣——老師理解我的反常之舉,我認為是折磨的時候,教師沒有用嚴厲的語言去糾正,而是“傾聽”了我當時的心聲。最讓二號學生意想不到的是:教師讓他用所謂的“折磨”去折磨其他學生。在這種善待之下,無論當時多么不服氣的學生,也不會再有叛逆情緒出現(xiàn)。當他認為的“折磨”成為他人施展才華的時機時,他自己更是頓悟:原來不是別人在戲弄我,而是自己知識儲備不夠。試問,在這種自我覺醒的人文教育下,學生還會用不自愿改進學習態(tài)度回敬教師嗎?
教師心得:當一號學生回答不會時,我心里真是又氣又急。轉念一想,或許他真的不會操作,于是放寬標準,讓他當“伯樂”,為自己尋一匹“千里馬”,可尋到的并非“千里馬”,而是一匹“倔馬”。這兩個小插曲搞得我當時陣腳全亂,真有點兒慌,覺得自己那天的運氣真是背到家了,索性拋開顧慮,借學生的話放手一搏,或許還能起死回生。事實證明我是正確的,我贏得了學生的信賴,更增添了我拋開教案放手一搏的信心。
因此,要想成功地駕馭課堂,教師需要以下四種品質:
1、平視學生,寬容學生的不足
不要用自己的水平和認知去衡量學生,要把學生放在零起點去考慮問題,要承認學生能力的差異、領悟的盲點,寬容地對待學生的不足。
2、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
要善于根據(jù)學生課堂上的反應投石問路,分析原因,不用那種命令式的口吻對待學生,重視學生的感受。
3、指點學生,點撥學生的誤區(qū)
在教學中,師生要進行情感的交流,不要用強硬方式告訴學生對錯,要充滿耐心地進行點撥,讓他自己明白認識的偏差在哪里,進行更為有效的自我教育。
4、善待自己,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
在教學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不如人意的事情,不要一碰壁就喪失信心,自己把自己“打入死牢”,要善待自己,接受瞬間的挫折,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以積極的態(tài)度迎接各種困境。
活用教具,變課堂中的生成為學生展示之臺
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具已成為提高教學效益,進行高密度、大容量教學的必備手段。但并不是每一個45分鐘都必須有多媒體的參與,要活用教具,讓學生展示溢滿新意。
教學片段三
背景介紹:教壇新秀評比課堂教學。課題:《飛天之夢》
教師播放一段視頻導入新課,學生紛紛叫嚷:“老師,沒聲音?!?導火線)在學生的催促下,教師調試了幾下音響設備,還是沒有聲音,確認是音響壞了。于是面帶微笑,不慌不忙地拋出了問題:“既然沒聲音,那下面就由我來播報這段視頻,看看你們聽后能記住多少?!?撞擊火花)學生一下子很興奮,注意力馬上集中到教師身上。等教師播報完內容時,教師問學生記住了多少內容。學生只零星地講出幾點。“看來這一課我們一定要學了。在演示文稿中,如果在視頻播放的同時,有一個簡要內容提示的表格,是不是更有助于我們了解視頻的內容?那么就讓我們進入今天的課堂——《飛天之夢》,老師希望在課堂結束前5分鐘誕生一位在我之上的視頻播報員,可以嗎?”(點燃火花)
課堂反饋:學生很認真地設計自己的內容提示表格,處處要求完美。在完成當前任務后的多余時間里頻頻進行視頻與臺詞的互練,時時檢驗臺詞跟視頻是否一致。
評議:通過前面幾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對這個視頻已經(jīng)很熟悉,而且都是有聲音播放的。但今天有聲的視頻變成“啞巴”,大大撞擊了學生的定勢思維。學生的直覺馬上意識到——音響壞了,哈哈,這節(jié)課,老師要出丑了。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個意外調動了學生想看“熱鬧”的心態(tài)。在這種心態(tài)的驅使下,課前分散的注意力立即集中在這個興奮點上。教師沒有給學生預想的結果,而是逆勢而上——沒聲音,難不倒我,我來配音。于是,教師用自己的聲音配合視頻再次播放,在學生面前“秀”了一把,以自己的專業(yè)魅力贏得了人氣。當教師向學生下戰(zhàn)書時,學生個個斗志昂揚,課堂氣氛空前高漲。
教師心得:這節(jié)課的設計必須要用到多媒體,而當時音響又真壞了,如果等音響修好,只會浪費時間。于是索性臨時更改教案——自己配音播放。沒想到?jīng)]有音響的教學模式能收到這么好的效果。音響的關閉讓學生體會了從有聲到無聲的刺激,集中了注意力。自己的普通話配音秀,又贏得了人氣。挑戰(zhàn)任務——課堂結束前5分鐘配音秀,激發(fā)了學生挑戰(zhàn)教師的斗志,成了貫穿課堂始終的預設線。
因此,要想成功地編排課堂,需要以下三種活用:
1、全面考慮教案,課間靈活變動
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但課堂是時時生成的動態(tài)過程,是隨外界各個因素變化而變化的,不變的教案總會與多變的課堂相沖突。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環(huán)境、教學主體等諸多因素考慮并設計教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靈活變動教案,順應時時生成的課堂需求。
2、利用自身資源,發(fā)揮教學特長
每位教師都有自身良好的教學資源,如有的教師以情感人,能渲染濃厚的教學氛圍;有的教師能唱能跳,善于用語言之外的動作感染學生;有的教師看似平凡,但能在平淡中引發(fā)幽默,讓學生在會心一笑中感悟。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自身資源,在實際教學中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去演繹課堂。
3、巧用媒體,發(fā)揮媒體優(yōu)勢
多媒體的介入,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抽象的概念和知識變得通俗易懂,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時省時、高效。但媒體刺激過度、過長則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使多媒體在課堂上的應用失去它應有的價值。因此多媒體應選擇在最有利于學生掌握吸收教學要點之時,當用則用,不用則棄,不要為了“裝飾”課堂而用多媒體,使用不當,反而造成課堂的公式化。
“不去認真預設,那是不負責任;不善實時生成,那是不夠優(yōu)秀?!边@是葉瀾教授的至理名言,無疑也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課堂教學評比中的優(yōu)秀,不是看預設的結果,而是看生成的成果。因此,我想用一句話與教育同行共勉:請拋開你的顧慮、增強你的信心、善待你的學生、變通你的教案、挖掘你的潛能、活用你的教具,讓課堂隨時、隨處進發(fā)的精彩火花“秀”出優(yōu)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