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杰 李忠玉
[摘 要] Partnering模式是項目管理中的一種較新的管理方法,本文重點分析Partnering模式中的相關術語。
[關鍵詞] Partnering模式 Partnering協(xié)議 工程管理模式 Partnering模式的起源及研究背景
Partnering模式是項目管理中的一種較新的管理方法,它首先在美國出現(xiàn)。在最近的十幾年中,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以及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將Partnering模式運用到工程項目中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從1991年到2004年間,很多關于在建筑行業(yè)中運用Partnering模式的研究成果,都發(fā)表在這一領域的頂級期刊上。現(xiàn)在,國內開始有更多的學者關注Partnering模式。為了有利于讀者的更好地理解Partnering模式,本文重點分析和論述Partnering模式中的相關術語。
一、Partnering模式的翻譯方法
學者對于Partnering的譯法很多,香港房屋委員會將其譯為伙伴關系;臺灣有的學者將其譯為合作管理;在美國學者埃德?里格斯比著的Partner Shift: How to Profit from the Partnering Trend中,譯者將其譯為合作伙伴。在大陸,有學者將其翻譯為合伙、聯(lián)合、伙伴式項目管理模式、合伙式管理、合作伙伴關系,合作管理等。由注冊咨詢工程公司(投資)考試教材編寫委員會編寫的《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中將其譯為協(xié)作等等,鄒薔認為對Partnering的理解,要注意其詞性。Partnering在英語中是動名詞,所以翻譯成中文時不能與作為英文名詞Partner和Partnership相混淆。Partner的基本含義是伙伴、合伙人,Partnership的基本含義是伙伴關系、合伙關系。僅從這個角度來看,相對而言,將Partnering翻譯成“合作管理”顯得較為貼切,這恰恰與臺灣學者的翻譯相一致。為了保持其內涵的準確性,本文將直接沿用其英文而不進行中英文對譯。
二、Partnering模式的定義
迄今為止,關于 Partnering不同的組織和學者從各自不同的角度對 Partnering模式進行定義。美國建筑業(yè)協(xié)會(CII)對Partnering模式定義如下:Partnering模式是兩個及兩個以上組織,為了滿足特定的商業(yè)利益所達成的長期約定,目的是使彼此的資源能發(fā)揮更大的效益。這種關系建立在信任、追求共同目標和理解各組織的期望和價值觀的基礎之上,是一種基于信任,對共同目標的不遺余力,及對每個參與伙伴式項目管理成員的個別期望和價值理解的建設模式。
三、Partnering協(xié)議
Partnering協(xié)議的英文原文為Partnering Charter,其中Charter的含義有憲章、協(xié)議等,一般是由多方共同簽署的文件,這是與Agreement的重要區(qū)別。
首先,一般合同(如施工合同)往往是業(yè)主和施工方之間的協(xié)議,僅需要雙方協(xié)商和經談判后簽署。相比較Partnering協(xié)議并不僅僅是業(yè)主與施工單位雙方之間的協(xié)議,而需要建設工程參與各方共同簽署,包括業(yè)主、總承包商、主要的分包商、設計單位、咨詢單位、主要的材料設備供應單位等。
實質上Partnering協(xié)議與工程合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文件。在工程合同簽訂后,建設工程參與各方經過討論協(xié)商后才會簽署Partnering協(xié)議。Partnering協(xié)議主要確定了參與各方在建設工程上的共同目標、任務分工和行為規(guī)范。但是該協(xié)議并不改變參與各方在有關合同規(guī)定范圍內的義務關系。
其次,一般合同(如施工合同)往往是由當事人一方(通常是業(yè)主)提出合同文本,然后經過談判簽訂。該合同文本可以采用成熟的標準文本,也可以自行起草或委托咨詢單位起草。Partnering協(xié)議沒有確定的起草方,必須經過參與各方的充分討論后確定該協(xié)議的內容,經參與各方一致同意后共同簽署。由于業(yè)主在建設工程中處于主導和核心地位,所以通常是由業(yè)主在建設工程策劃階段或設計階段開始前就提出采用Partnering模式的建議,但可能到施工階段開始前才簽訂Partnering協(xié)議。
再次,一般合同(如施工合同)簽署時當事方必須一次全部到位,而Partnering協(xié)議的參與者未必一次性全部到位,例如,最初Partnering協(xié)議的簽署方可能不包括材料設備供應單位。
最后,如施工合同往往有成熟的標準合同文本,如《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文本》。由于Partnering模式出現(xiàn)的時間還不長,應用范圍也比較有限,因而到目前為止尚沒有標準、統(tǒng)一的Partnering協(xié)議的格式,其內容往往也因具體的建設工程和參與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Partnering協(xié)議一般都是圍繞建設工程的質量、進度、成本三大目標以及工程變更管理、爭議和索賠管理等問題做出相應的規(guī)定。
總之,隨著人們對Partnering模式的了解,在我國的工程建設中應用得將會越來越多。
參考文獻:
[1]王洪兵 曲海英:Partnering模式的研究[J].市場周刊,2004,7
[2]魏 :Partnering模式:一種新型工程管理模式[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