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豬瘟。大蒜50克左右,明礬3克,雄黃、朱砂各2克,共搗爛加開水過濾,取濾液灌服,連喂3~5天。
2.豬感冒。紫蘇梗、野菊花、薄荷葉各30克,煮水分3次灌服。
3.豬痢疾。方一:馬齒莧、刺莧菜各50克,炒艾葉10克,煮水分3次內(nèi)服;方二:金銀花藤50克,橘子皮30克,大蒜頭20克,煮水分3次內(nèi)服。
4.豬胃腸火。方一:穿心蓮草30克,白毛夏枯草40克,車前草50克,煮水分3次內(nèi)服;方二:金銀花藤、鐵莧菜、魚腥草各40克,煮水分3次內(nèi)服。
5.仔豬便秘。方一:灌服蓖麻油50~200毫升或液體石蠟50~100毫升;方二:豆油或其他植物油50~100毫升(燒開候溫),雞蛋清2~3個(gè),加水灌服。
6.豬疥癬病:方一:煙葉1份加水20份,先浸一晝夜,再用旺火煎煮1小時(shí),濾取汁液擦洗豬體患部:方二:廢柴油或機(jī)油涂搽患部,對(duì)大面積疥癬要分片搽擦。
7.豬破傷風(fēng)。香油250克、蠐螬10個(gè)、蚯蚓20條,油炸后搗碎待溫1次灌服。
8.母豬乳房炎。采集新鮮魚腥草100~150克和鐵馬鞭50~100克,洗凈后加2~3倍清水煎熬,隨后將煎的汁液拌入飼料喂服。
9.小豬副傷寒。取棗樹皮、柿樹皮各20克,大蒜、白礬各10克,水煎后加紅糖50克喂服,每天1次,連續(xù)喂2~3天即愈。
10.豬支氣管炎。方一:白毛夏枯草、桑樹根皮、地耳草各30克,煎水內(nèi)服;方二:魚腥草50克、桑白皮30克、半夏10克,煎水分3次內(nèi)服。(湖北 劉萬(wàn)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