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報》等
蘋果成為致富“金蛋蛋”
《山西科技報》
在土地上栽下“搖錢樹”胡旺興是甘肅省靜寧縣治平鄉(xiāng)雷溝村六組農(nóng)民,1980年剛包產(chǎn)到戶的時候,胡旺興一家5口人吃了上頓愁下頓,秋糧不接夏糧,生活極度貧困,胡旺興還經(jīng)常外出打工,生活仍舊沒有起色。眼看翻身無望,他只好一心在土地上作文章。
1987年,靜寧縣決定進行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發(fā)展果品產(chǎn)業(yè)。該縣從陜西禮泉運來了果樹苗,但胡旺興手頭連買樹苗的錢都沒有,他就在信用社貸了50元,買了200棵樹苗,栽了0.13公頃富士園、0.13公頃秦冠園。
得到果樹管理“真經(jīng)”3年后,秦冠園開始掛果。第一年他就收入了400元。400元,這對于一個農(nóng)民家庭來說,在當時已經(jīng)是個不小的收入,他還了貸款,又栽了0.13公頃富士園。1991年,果園的收入就上了2000元,而當時一個國家干部的年工資也就1000元左右。
胡旺興常說“要得富,種果樹。要想富得快,還得科技來引路?!焙d為了把自家的果園管理好,他經(jīng)常參加縣、鄉(xiāng)組織的果園管理培訓班。1991年,他通過該縣科技部門從甘肅省農(nóng)科院果樹研究所特別請來了果樹研究工程師劉小勇,當起了他家果樹的“師爺”。劉小勇吃住在他家,一邊研究當?shù)氐臍夂颉⑼寥?、水質(zhì)、果質(zhì),一邊指導胡旺興進行果園管理。
3年下來,胡旺興學到了科學管理果園的技術(shù),通過配方施肥、鋪砂拉枝、全員套袋、配方噴葉等管理辦法,使果園連年增產(chǎn)。他的果園早在1999年就建成了甘肅平?jīng)龅貐^(qū)(市)優(yōu)質(zhì)果品樣板園,他也多次被當?shù)乜h委、縣政府評為農(nóng)村致富能手。值得一提的是,他所在的雷溝村和劉河村、大莊村的200公頃果園通過實施起好農(nóng)業(yè)規(guī)范(GAP)認證,實現(xiàn)了直接出口創(chuàng)匯,胡旺興家的果園就在其中。
蘋果園里結(jié)出“致富果”秋天,驅(qū)車駛進靜寧縣,便可看到道路兩旁的果園里綠浪翻滾,瓜果飄香。今年40多歲的胡旺興,臉上也洋溢著豐收在望的喜悅。走進他的家,院落干凈整潔,別致的盆景透著濃濃的農(nóng)家生活情趣,漂亮的二層樓里一應俱全的家用電器讓人眼前一亮,精裝的廚房隔壁還有洗澡間,幾乎完全趕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條件。他用了20年時間,靠著蘋果讓家里的生活產(chǎn)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通過多年的發(fā)展,胡旺興家的果園達到了0.67公頃,掛果0.53公頃,近幾年收入連年上了10萬元。
如今,供給學生、改善生活條件全靠了果品收入。胡旺興也因此有了一個“蘋果大王”的稱號。
王永江種桃“三招”
李建軍馬功
提起遷安上莊鄉(xiāng)東曬甲營村王永江,十里八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種植的0.03公頃大棚“早麗春”油桃,每千克賣出13.6元的高價,收入9300元。他的“三招”就是巧、早、好。
一巧。棚室內(nèi)定植桃樹時。別人每行栽一樣數(shù)量的樹,他卻一行栽4棵,另一行栽5棵。夏剪時,4棵一行的樹剪成人字形,5棵一行的樹剪成倒三角形。這樣,光照充足。果面著色好,長出的果實好看也好吃。剪枝時,他堅持幼樹輕剪,老樹重剪,枝組開心原則。蒙棚前不澆水。以便升溫,待拽草簾子時澆透水,開花后及時疏花疏果。
二早。一般棚戶11月初才開始扣棚,而王永江提前半個月就開始扣棚升溫,因此掛果提前,上市早,價格高??叟锖笏焯鞙y量溫度,每日不斷觀察,及時掌握溫度值,確保以每5天升2℃的標準。
三好。為保證桃個大,顏色鮮亮,口感好。他堅持開花三周后開始施肥,施肥以有機肥為主,一般扣棚時鋪兩車腐熟雞糞,再用水沖施無公害生物肥和沼渣、沼液。一般以鉀肥為主,氮、磷肥適量。為防止落果和裂果,影響桃品質(zhì),他適時小水勤澆,決不大水漫灌。
名不虛傳的務果狀元
《陜西果業(yè)》
雙節(jié)前,果園里卸下了一筐又一筐的蘋果,堆呀堆呀,放在那兒,像一座一座的小山丘兒似得,那蘋果個個晶瑩鮮亮,個大肉脆(90%都是80#以上的果子),呈條紋紅,商品率達到90%以上。濃濃的果香饞的人直流口水。再看看主人的臉上,充滿著豐收的喜悅。您一定著急要問,這家的主人是誰呢?請讓我慢慢地告訴您,他就是2008年省級務果狀元王剛,眼前所見,狀元可真是名不虛傳啊!
王剛家住渭南市臨渭區(qū)豐原鎮(zhèn)西關(guān)村七組,說起務果的事兒,這位精明的務果狀元滔滔不絕,他說:“我能有這么好的收成多虧了合作社呀!自從2005年率先加入?yún)f(xié)會后,后又加入合作社。按協(xié)會的綜合管理技術(shù)作務,改變傳統(tǒng)的修剪技術(shù),優(yōu)化樹形結(jié)構(gòu),用藥用肥都是協(xié)會推薦的”。
“這么大的果子,又這么整齊的色艷,您究竟是怎么施肥的”?
他說:“我去年9月份667平方米施大三元肥6袋,沃田甲2袋,今年3月份追肥,主要是枝桿噴施加涂桿,用氨基酸和斯德考普,氨基酸加金力士涂桿。到了6—7月份用迪米佳復合肥,每個樹2-2.5千克,再用氨麗果沖施肥每樹0.5千克配50千克水施用。
請問今年667平方米產(chǎn)能達到多少千克”?
他自信的說:“看來就是4000千克左右”。
這么多,要不是親眼所見,真讓人難以相信,正在這時,收果子的客商走了過來,我忙問:“果子收多錢”?
“70#以上3元1千克,比其它的多4角錢”。
客商說著,拿起一個蘋果說:“果子真好。這是我近來收的最好的一家”。
“3元1千克對一般果農(nóng)來說,可連想都不敢想啊”!
我轉(zhuǎn)身問主人,就富士,還有其它的品種么?
他說:“前一段還有華冠賣兩塊錢”。
看來您667平方米地收入在1萬元左右呢!
“是呀!”他的臉上充滿自豪。
眼前的一切,讓我感到驚訝,一般果農(nóng),蘋果667平方米產(chǎn)都是500~1500千克,按去年膜袋果價0.75元計算,667平方米收入才是1500~2000元。粗放的管理顯然是多么的落后啊。鐵的事實告訴我們。只有掌握了務果的科學技術(shù),果樹才能有產(chǎn)量,取得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我們才能發(fā)果財,日子才會越過越紅火。務果狀元成功的經(jīng)驗不是說明了這一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