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德馨
中外教育史表明,凡是成功的教師,無不以人格之光照亮學生的心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蘇格拉底、孔子等都是如此。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fā)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崩硐氲娜烁窬哂谐绺叩膬r值,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滲透力。教師的人格魅力是由其理想信念、學識水平、知識能力、個性情趣、品德修養(yǎng)等綜合素質熔鑄而成的,是吸引學生的主要源泉。
那么,在新時期,高職教師該如何完善自己,塑造高尚人格,讓自身的人格魅力在教育實踐中散發(fā)光芒呢?
一、教師要修其身,鍛造高尚人格
羅曼·羅蘭說艤“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里蚲先得自己心里有陽光。”同樣,要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教師自身要具有人格魅力。
首先,一個品德高尚的教師應該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熱愛教育、獻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斷提高個人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將自己的生命融于人類和民族的發(fā)展進程,不斷磨練意志。其次,教師要具有修身意識,正人者必先正己。教師要處處嚴于律己,要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風范,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夠做到。以求真、至善、達美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事事為人師表,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要以積極向上的處世態(tài)度、豁達樂觀的胸懷、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業(yè)精神、堅強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感染學生、教化學生,時刻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對學生心靈的震撼。
二、教師要加強科學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
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老師提出:要“做一個有智慧、有人格魅力的教師,過一種有尊嚴的教育生活?!?/p>
首先,教師要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是一個教師在課堂上人格魅力的最直接呈現(xiàn),也是影響學生業(yè)務素質的最直接因素。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他們的不學無術,如果教師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專業(yè),就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因此,教師要增強理論深度,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等教育理論,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樹立終身學習的自覺性,要密切關注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變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識拓寬教學內容,將科學理論與教育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中摸索、總結教育的規(guī)律與教育的藝術,提升人生品位。
三、教師要真切關愛學生,理解尊重學生
愛學生,就要尊重信任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幫助學生樹立自尊、自信,教會學生自愛與愛人。教師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情感的滲透和激勵,既做學生學業(yè)上的嚴師,又做生活中的益友,行動上接近學生,心理上貼近學生,教學上就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和說服力。教師在課余時間應盡可能多地和學生接觸,經常到學生宿舍轉一轉,找學生聊一聊,了解他們在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并給予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尊重學生還應體現(xiàn)在公平對待學生上,教師待人接物要出于公心,對待權貴子弟不偏愛,對待貧寒學生能同情。這樣,才能用無聲的行動代替有聲的命令,學生才會信服,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的形象才是可親可敬的,教師的人格魅力才能激勵學生。
四、教師要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
新時期教育要求沖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由被動向自主轉變。教師應當根據自身對教材的理解和具體教學活動的特點使教學目標具體化,從而將抽象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即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準備和實施教學過程要加進自己的主觀改造,內化成自身的素質,并根據學生的基礎和差異靈活地進行處理,允許學生對已有的結論和標準答案提出質疑,從而在師生的相互思想碰撞中產生新的結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魅力還體現(xiàn)在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上。語言準確生動,清楚明白,表達得體,使學生愿聽并能引起共鳴,此時的語言就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五、教師要強化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師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從容面對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困難和挫折。教育工作是復雜的,對于每一位教師來說,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失敗,這就需要成熟的理智感、正確的挫折觀、積極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以及合理地情緒排泄的方式。教師只有通過控制和掌握學生的情緒、情感,才能為成功的教育創(chuàng)造健康的環(huán)境。
高職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以深刻的教育思想、高度嫻熟的教學技巧,出神入化地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邀游,激勵學生超過自己;還要在教育實踐中用自己的品德熏陶學生的品德,用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用自己的人格影響學生的人格,用自己的靈魂塑造學生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