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根洪
瀏覽《帝國的回憶》一書時,本人就發(fā)現(xiàn)了“貴人”李鴻章幾個頗可玩味的生活細節(jié)。
李鴻章乘坐的郵輪抵達紐約港后,受到皇家式的接待,美國東部陸軍司令盧杰將軍代表總統(tǒng)主持了歡迎儀式,接著賓主雙方開始閑聊。交談中李鴻章突然問威爾遜將軍:“你在美國很富有嗎?”李鴻章是此前“清美之間舉行公務(wù)會談時”認識威爾遜的,如今老將軍已退役。
這個問題顯然讓美國佬威爾遜顯得有些困惑不解,旁邊有人幫他回答:“他很富有?!崩钣趾芸斓貑柋R杰將軍:“你呢?”
將軍的臉刷地一下紅了,并回答說:“我不富?!?/p>
這時李鴻章李大人就講了句大出洋相的老實話:“為什么呢?退役將軍反而比現(xiàn)役的將軍富有?”
看來,李鴻章總督大人是將“現(xiàn)役”與“退役”等同于中國官員的“在位”與“下臺”了?!霸谖弧庇腥朔畛?,有人進貢,自然“富有”;“下臺”人走茶涼,混個溫飽就該滿足!
李的這句大實話自非一時說漏了嘴。這篇報道還寫過一個細節(jié):李在赴美的郵輪中惟一感興趣的就是向旅客發(fā)問。
那么,他問些什么呢?
李對每個人都問這樣三個問題,即:你是做什么的?你能掙多少?你住的地方離紐約有多遠?
看來李鴻章為人確比那些嘴上不談名利、背后蠅營狗茍的清朝官員來得坦蕩、通達,幾個問題明了直接,沒有故作姿態(tài)。但作為一名大國的重臣,整天感興趣的不過是“做什么”、“掙多少”,似乎又有點太“那個”了。但是回頭想起報道中提到的那頓晚餐,本人倒馬上理解了李大人為何念念不忘“做什么”、“掙多少”的苦衷了。
一百多年前,著裝奇特、拖根長辮的清朝官員,對美國人來說自是新奇如外星人。李鴻章到紐約當天的晚餐,也被“狗仔隊”搞得一清二楚:有燕窩湯、烤雞、魚翅和米飯,還有一杯低度的葡萄酒。
報道緊接著寫了記者與李鴻章隨員的幾句對話。這位隨員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李身體很好。因已七十四歲,他們都很注意李的飲食。
記者問:“你所說的適量飲食對一位清國的政治家意味著什么呢?”
這位發(fā)言人說:“是指魚翅、燕窩、烤雞和米飯。他每頓飯幾乎都這么吃,他的生活極為簡單?!?/p>
這位隨員說的最后一句足以讓一百多年前的中國民眾氣死。
我也終于明白,李鴻章要想拖根大辮子風(fēng)風(fēng)光光地接受洋人的歡迎,要想天天魚翅、燕窩“極為簡單”地生活,還真得時時處處牽掛自己“做什么”、“掙多少”呢。
如此說來,李鴻章倒也表里如一,自個兒內(nèi)心深處念叨的東西,也變著法兒希望別人留意。只是不知那些金發(fā)碧眼的老外能否明白李總督的苦心。
(吳順國摘自《雜文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