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棚室栽培的茄子,其結(jié)果初期正值低溫弱光期(12月初至翌年2月中旬),容易出現(xiàn)各種生理性障礙,其成因和相應(yīng)的防止措施如下:
1.嫩葉黃化。幼葉呈鮮黃白色,葉尖殘留綠色,中下部葉片上出現(xiàn)鐵銹色條斑。原因:多肥,高濕,土壤偏酸或錳素營養(yǎng)過剩,抑制鐵素吸收等,易導(dǎo)致新葉黃化。防治措施:發(fā)病后,葉面上噴硫酸亞鐵500倍液(勿過量);田間施入氫氧化鎂和石灰,調(diào)整土壤酸堿度;補充鉀素以平衡營養(yǎng),滿足或促進(jìn)鐵素供應(yīng)。
2.花蕾不開放。子房不膨大,花蕾緊縮不開放,影響授粉受精而成僵果。其原因是:在寒冷季節(jié),田間缺水,空氣濕潤,土壤pH值在7.5以上,土壤中硼的有效性降低;田間有過量石灰鈣,誘發(fā)植株缺硼,均可造成花蕾長時期不開放。防治措施:葉面上噴硼砂700倍液或氨基酸多肽授粉劑。
3.果實僵裂。果實僵硬而不膨大,海綿組織緊密,皮色無光澤,有花白條紋,澆水后成裂果,長不大,品質(zhì)差。茄皮木栓化后遇晴天澆水會裂果。原因:低溫弱光和高溫強光期,正值果實膨大期,對氮、鉀、硼吸收量增多,磷相對需要量較少,如磷肥投入量過大,影響鉀、硼吸收,會使果實籽多肉少而僵化。防治措施:磷肥主要施在定植時的幼苗根下,后期每次每667平方米(1畝)施純磷2~3公斤;結(jié)果期主要施入鉀肥。
4.落葉掉果。低溫期植株下部葉片黃化脫落,高濕期幼果軟化自落。原因:溫度過低,氮、磷肥施入過量而使土壤濃度大,植株均會因長期營養(yǎng)不平衡而老化,是缺鋅引起的植株赤霉素合成量降低的后遺癥。葉柄與莖稈、果柄與果實連接處因缺乏生長素形成離層后脫落。防治措施:老化秧葉面噴硫酸鋅700倍液,或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鋅1公斤,也可在葉面上噴綠浪等含鋅多的營養(yǎng)液防落促長。(山東省東平縣農(nóng)業(yè)局 王鳳英 郵編:2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