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新
生活中,尤其是老年朋友們,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yàn):找一個物件,這物件明明就在自己手里,卻還要東找西翻。成語謂之“騎馬找馬”。其實(shí),有些人追求幸福,就走入了這樣的“怪圈”,“抱著幸福找幸?!?。
時下,有不少人對自己的工作或生活,表示不滿足或不滿意。若因此而積極進(jìn)取、努力奮斗,也是好事。但把這種不滿轉(zhuǎn)化為抱怨與牢騷,則是不良心態(tài)的宣泄。生活中常有一些“吃奶還罵娘”的人:自己明明已經(jīng)得到了很多,卻絲毫也不感到幸福和快樂。殊不知,這種心態(tài)會使幸福無處容身。
幸福,是一種感覺,一種心境。錢鐘書《論快樂》中說得好:“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并非全因澡洗得干凈,花開得好,飯菜符合你的口味,主要因?yàn)槟阈纳蠜]有掛礙,輕松的靈魂可以專注肉體的感覺,來欣賞,來審定?!?/p>
感覺之道在于心境輕松,輕松的前提則是心無掛礙。就如練氣功,講究“全身放松,眉心舒展,面帶微笑”。只有這樣,才能“氣”行無阻,達(dá)到舒泰的境界。同理,我們只有以樂觀輕松的心境面對生活,才能感覺到源源不斷的幸福,而抱怨與牢騷,無疑會使這一切化為烏有。
有人說,人生當(dāng)時時有危機(jī)感,而我卻認(rèn)為,人生不妨?xí)r時存有幸運(yùn)感。人生斯世,已屬不易,佛家叫“緣”,本身就是一種幸運(yùn)。泰戈?duì)栒f:“我求索得不到的,得到了不求索的?!边@“不求索的”即幸福;杜牧云:“睫在眉前常不見。”這“睫”即幸福:“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驀然回首”的所見即為幸福。由此也可以體味出,幸福是多么地容易被人們忽略。
把握現(xiàn)在,體悟當(dāng)前,不錯過人生中每一事,每一物,則“天天是吉目,夜夜是春宵”。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心境,原本就如此簡單。朋友,請牢記這個“幸福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