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先驅(qū)經(jīng)濟(jì)》2月4日文章,原題:韓中日購物三國志,日本吝嗇派vs中國心情派 由于韓元急劇貶值,外國游客來韓國可以一邊觀光一邊以低廉的價格買到所需要的東西,因此日本和中國游客紛紛前來韓國遠(yuǎn)征購物。去年訪問韓國的外國人有689萬,其中相當(dāng)一部分來自鄰國日本和中國。首爾市中心上演了中日韓購物三國志,明洞、南大門市場和東大門市場等主要購物中心擠滿前來購物的日本和中國游客。韓國人、日本人和中國人購物傾向各不相同。
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人,日本游客選擇東西時,在一一問清楚價格和質(zhì)量之后,以便宜的東西為中心,只購買少量必需品,大部分日本游客都屬于這種“吝嗇鬼型”。記者在一家購物中心看到一名日本游客手里拿著一件羊毛衫看來看去,非常專注。售貨員介紹了20分鐘,但這名日本游客最后還是放下東西出了門。
如果說日本人購物多“吝嗇鬼型”,中國人則是“心情型”購物最多。商戶介紹說,中國游客對店員友好的待客方式感到很親切,一般不會過分在意喜歡的商品價格。4日,10多名中國游客結(jié)伴來到一家購物中心1樓的女性服飾店。店員對這些中國游客大加稱贊,親切介紹了產(chǎn)品的優(yōu)缺點(diǎn)。結(jié)果中國游客進(jìn)店不到5分鐘就買下2.2萬韓元的東西,并且沒砍價,最后還大笑著走出商店大門。店員表示:“中國人很在乎東西好不好,如果待客真誠,讓中國人心情舒暢,他們就不會太在意價格,這是接待中國客人時的銷售秘訣”?!? (作者黃惠真,張尹珠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