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依詩
提到羅嘉良、伊能靜與陳慧珊的搭檔陣容,大多數(shù)觀眾首先聯(lián)想到的可能是香港無線劇集或者臺灣偶像劇。但如今,這3位演員聯(lián)袂出現(xiàn)在2009年最熱門的國防軍事題材電視劇《狼煙》中。
這部標準的主旋律力作由曾創(chuàng)作過《DA師》的軍旅作家王維、稽道青編劇。而在國內電視界首開先河的是,《狼煙》首次啟用了港臺演員來飾演當代軍人。劇中男一號師長高達由香港演員羅嘉良飾演。這位“TVB一哥”和“香港視帝”能否把握中國當代軍人的氣質和神韻,他所塑造的師長形象能否使人信服?自從開播以來,該劇就不斷受到質疑。
其實,關于港臺明星參演大陸主旋律影視劇的爭議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香港女星溫碧霞在影片《燃燒的港灣》中以抗日女性形象出現(xiàn),在當時引起了轟動。1998年,香港巨星張國榮出演了葉大鷹執(zhí)導的《紅色戀人》,在片中以地下黨員的身份出現(xiàn),當時就引發(fā)了一輪關于“港臺演員是否適合紅色影視作品”的大討論。
進入21世紀,越來越多的港臺明星進軍大陸,嘗試出演革命題材劇集。先是“紫霞仙子”朱茵扎起辮子在《逐日英雄》里出演抗日英雄,她曾說過:“我以前對這段歷史的了解僅限于上學時的課本?!倍辔臉吩谘荨多囆∑?928》前,連“租界”為何物都不知道;魏駿杰出演《紅色記憶》后曾被網友調侃:“從沒見過這么細皮嫩肉的地下黨”;2007年,溫兆倫出現(xiàn)在革命題材劇集《愛在戰(zhàn)火紛飛時》中,雖然是軍旅打扮,但走路姿勢奇怪,戴帽子系皮帶都毫無章法。
由此看來,用港臺藝人演主旋律題材作品,力爭明星效應,這種考慮本也無可厚非,可他們那養(yǎng)尊處優(yōu)的氣質、毫無歷史積淀的出身背景、已被根深蒂固了的時尚形象,還有那致命的“普通話”,令內地觀眾集體產生了違和感,下意識地不買賬恐怕在所難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