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吳儀直爽的性格,使她個人的一切透明度很高,唯獨留下了一個大問號:“感情如此豐富細(xì)膩的人,為什么始終獨身?”她的回答很簡單:“生活沒有賦予我這個機會,既然已經(jīng)這樣安排了,就不必勉強,一切順其自然吧?!?/p>
年輕的時候,吳儀喜愛充滿革命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的蘇聯(lián)文學(xué)。一本《遠離莫斯科的地方》不僅使她毅然選擇了石油專業(yè),而且在她心中留下了像特曼諾夫那樣的白馬王子。后來她說:“可能我把生活過于理想化了,其實白馬王子在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p>
就這樣,年輕時過于理想化的愛情觀和繁忙的工作,令吳儀一直沒有尋找到愛情的溫馨港灣。吳儀常說自己是一個“快樂的單身漢”。她性格開朗、興趣廣泛。在北京市的幾次釣魚大賽都拿了冠軍,惹得那些男同事說:“這魚看見吳儀漂亮,專往她那里游。”
祖籍湖北黃梅的吳儀,1938年深秋出生于武漢一個普通知識分子家庭,家里人丁單薄,上面只有一個大她8歲的哥哥。父母早逝,吳儀幾乎是哥哥一手帶大的。少年時代她和哥哥四處遷徙,一度寄居在重慶的親戚家,之后跟隨哥哥去了蘭州,并在那里進入蘭州女中(現(xiàn)蘭州27中)讀書。
蘭州女中老校長曾回憶,那時的女生多留長辮,吳儀卻把頭發(fā)剪得短短的,像個男孩子?!鞍嗷ㄅ挪簧纤?我都沒有注意過她穿不穿裙子?!眳莾x北京石油學(xué)院的大學(xué)同學(xué)回憶道,“她瘦,皮包骨?!蹦菚r吳儀是班長,當(dāng)時班上有將近40個人,只有8個女生?!八恢笔嵌贪l(fā)?!眳莾x的大學(xué)輔導(dǎo)員說,“大學(xué)時候的吳儀,一直被人叫做‘假小子”。
1988年,吳儀在電視臺作為北京市副市長候選人亮相時,便穿著夾克,戴著黑方框眼鏡。吳儀后來承認(rèn),她和一般女士在愛好上有一些不同:“我不像別的女同志那樣喜歡逛商場?!钡?吳儀愛美的天性卻和別的女性沒有什么區(qū)別。1991年,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儀和99位正副女市長聚集杭州,成立中國女市長聯(lián)誼會。當(dāng)天晚上,53歲的吳儀在出席晚宴時,冷不丁穿出一襲漂亮的旗袍,頓時點亮了以中性著裝為主的晚宴。
媒體曾這樣描述吳儀的儀表衣著:“她出現(xiàn)在任何公眾場合,總是衣著典雅,花白的頭發(fā)梳得一絲不茍。”
“國家強大,是實干出來的,不是空想出來的?!彼龑τ诂F(xiàn)實主義的履行便是崇尚實干。她形容自己第一是肯干,第二是干一行,學(xué)一行,愛一行。她常說:“人前的瀟灑是用人后的艱辛勞動換來的。”
1967年的北京東方紅煉油廠(后改名為燕山石油化工公司),所在地連個村莊都沒有。不滿30歲的吳儀以技術(shù)員的身份,坐著一輛212吉普車來到這里。她打眼放炮,開著推土機拓荒,她在機器轟鳴的減壓車間里當(dāng)過司泵工,在一次事故中,她被氣浪彈飛了出去。后采,吳儀回憶道:“一葉孤舟在人生的汪洋大海里漂浮,要善于找到自己心理上的平衡點。一旦找到了,別人就不能動搖我。我比較頑強,要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不能讓輿論左右我。一個單身的女人,沒有這一條,很難堅持下去?!?/p>
從青年時期開始,吳儀的身上便充滿著理想主義色彩。年輕時的吳儀,是一個“文學(xué)青年”。尤其對蘇聯(lián)文學(xué)情有獨鐘,以至于一部關(guān)于石油工人鋪設(shè)西伯利亞輸油管線的小說《遠離莫斯科的地方》,決定了她對專業(yè)的選擇,一輩子干石油工業(yè)。隨后,蘇聯(lián)電影《曙光照耀著莫斯科》里那位精明強干的女廠長,又成為她刻意追求的楷模。
理想主義甚至影響到了她的婚姻。吳儀一直未婚,她曾這樣解釋,說自己當(dāng)年看蘇聯(lián)小說太多了,把愛情過于理想化,因而錯過了婚姻?!吧顩]有賦予我這個機會,既然已經(jīng)這樣安排了,就不必勉強,一切順其自然吧。”吳儀說。
(七子摘自《生活潮》2009年第5期圖/周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