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孟小冬:紅氍毹上的廣陵絕響(上)

      2009-02-12 08:47:48萬伯翱馬思猛
      人物 2009年1期
      關(guān)鍵詞:孟小冬杜月笙

      萬伯翱 馬思猛

      61年前,一出孟小冬的《搜孤救孤》在上海灘唱得萬人空巷,引得川陜平津臺等地的戲迷不惜重金坐飛機(jī)買黃牛票來聽冬皇的戲;唱得50萬元(舊幣)一張的門票竟被黃牛炒到500萬元一張,還買不到;唱得買不到票的戲迷為了收聽實況轉(zhuǎn)播爭相購買無線電(收音機(jī)),竟使上海灘無線電脫銷。孟小冬不愧為京劇舞臺之“冬皇”,她創(chuàng)造了中國京劇史乃至中國戲劇史的奇跡。然而全國解放后,孟小冬的大名卻在中國大陸銷聲匿跡長達(dá)半個世紀(jì),這也是中國京劇史上的一樁咄咄怪事。此雖隔世舊聞,不妨拂去歷史塵埃,供時人飯后茶余以論資耳。

      一 上海灘絕唱

      1947年9月,有“上海灘皇帝”之稱的杜月笙,假陜西水災(zāi)義演暨賀自己60歲生日之名,在上海中國大戲院舉辦了7場賑災(zāi)義演,3場生日堂會。素有“冬皇”美譽的著名京劇女須生孟小冬,于7、8兩日應(yīng)邀在中國大戲院連演兩場《搜孤救孤》。這既是孟小冬告別舞臺的絕唱,也是她師從余叔巖后,交給熱愛她藝術(shù)的觀眾的一份答卷。正因為此,她為這次演出作了十分精心地準(zhǔn)備,其時,著名老生譚富英、麒麟童皆曾登門表示,愿配演公孫,冬皇連稱不敢當(dāng),再三謙謝而罷。劇中公孫杵臼一角,是杜月笙推薦的票友趙培鑫。娘子由梅蘭芳大弟子魏蓮芳出演。屠岸賈由與冬皇合作多年的裘盛戎出演,輕車熟路。安排就緒后,孟小冬與趙培鑫和琴師王瑞芝、鼓師魏惜云等人,每天吊嗓子、排身段,最后在杜公館內(nèi)小戲臺進(jìn)行了15天響排,孟小冬每天都勒上網(wǎng)子,掛上髯口,還穿上青褶子、厚底,和大家一起認(rèn)真排練,終使這出《搜孤救孤》成為當(dāng)代藝術(shù)精品,演出效果空前絕后。

      這次義演和堂會,大牌名角云集一堂,如北方莜翠花、馬富祿、張君秋、芙蓉草、劉斌昆、譚富英、李多奎、閻世善、李少春、馬盛龍等一概到齊,加上原在南方的梅蘭芳、馬連良、麒麟童、章遏云、裘盛戎、葉盛蘭、葉盛長、姜妙香、楊寶森、馬四立、蓋三省、魏連芳等,陣營空前,演出歷時10天。值得一提的是,梅蘭芳在10日之內(nèi)連唱3出堂會大軸、5出義演大軸,僅回避了與孟小冬同臺的兩場賑災(zāi)義演,這更是非比尋常。

      由于孟小冬事先透露這次是她告別舞臺的最后公演,所以未演先轟動,全國各地的戲迷,紛紛坐飛機(jī)買黃牛票來上海聽?wèi)颉D且黄彪y求真是不亞于當(dāng)今足球世界杯的決賽,50萬元(舊幣)一張門票,竟被黃牛炒到500萬元一張,還買不到。以至當(dāng)晚馬連良要看戲,只得在過道加了凳子。而當(dāng)年有幸在現(xiàn)場觀看和通過無線電聆聽的人,眾口一詞評價說“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孟小冬的兩場《搜孤救孤》被譽為“廣陵絕響”。當(dāng)時買不到票的戲迷,為了聆聽演出實況,掀起了搶購無線電的狂潮,上海一些百貨商店的無線電竟然脫銷。

      那天,四大須生之一的馬連良與報人沈葦窗是坐在一個加凳上看完了這出戲的。當(dāng)“定計”一場,趙培鑫之公孫杵臼唱畢坐定,冬皇之程嬰出場,扮相臺風(fēng),瀟灑飄逸,頓時彩聲雷動,冬皇緩步走到臺口,唱“屠賊做事心太狠,三百余口赴幽冥”,嗓音甜潤?quán)诹?,韻味雋永,觀眾的目光全被吸引住,劇場內(nèi)鴉雀無聲。冬皇歌罷,轟然彩聲齊鳴。“定計”一場,公孫杵臼問程嬰出了什么驚天動地之事時,程嬰順手將椅子拉一下,湊過身去,表示怕被外人聽到的意思,這原本是話劇表演才會有的生活細(xì)節(jié)動作,卻被孟小冬獨創(chuàng)地用到了京劇舞臺上,馬連良看到這兒,情不自禁地大聲喊好。

      最后一場,法場祭奠已畢,屠岸賈欲賞賜千金,程說:“小人不愿領(lǐng)賞,小人家有一子,與孤兒般長般大,今將孤兒出首,唯恐旁人加害我父子,望求大人格外施恩,替小人做主。”屠說:“將此子抱來我看”。程見屠岸賈中計,唱:“背轉(zhuǎn)身來笑盈盈,奸賊中了我的巧計行”,邊唱、邊做、邊走,面上露出得意之色,拔足下場。其身段邊式而文雅、唱做合一、以身入戲,真是妙至毫顛,與普通伶人之浮俗,不能比也。等到最后屠岸賈把孤兒認(rèn)作義子并安排程嬰吃一碗安樂茶飯時,孟小冬站在那里,完全是一付“大事已畢,如喪考妣”的神態(tài),真是表演得細(xì)膩萬分,令人拍案叫絕。

      據(jù)當(dāng)時尚是少年的著名科學(xué)家王選回憶:“那兩天的上海灘是家家打開收音機(jī),戶戶收聽孟小冬的演出實況。這出戲,孟小冬每個腔都唱得讓人回味無窮。”這并非后人杜撰,幸有現(xiàn)場錄音傳世,今又由上海京劇院的當(dāng)代“小孟小冬”王佩瑜錄制了音配像,足以讓人領(lǐng)略一二。難怪四大須生之一的譚富英先生看完戲后連聲稱絕。遇人便說:“小冬把這出《搜孤》給唱絕了,反正我這出戲是收了?!笔樟?,就是再不唱了。馬連良先生此后也再沒有唱過,他雖然沒說什么,但是新中國成立后他把《搜孤救孤》改編成新編歷史劇《趙氏孤兒》,難道不是服氣嗎?

      京劇表演藝術(shù)家譚元壽回憶那天的演出盛況,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這件事情到今天已經(jīng)過去61年了,就還跟昨天的事情一樣,如果不是親眼目睹,那真不敢瞎說,就一出《搜孤救孤》有什么呢?哪個唱老生的沒學(xué)過、沒唱過?可那天,可以這么說,全國的老生,所有參加為杜月笙祝壽演出的人,除了一個人外,凡是有個名的都到齊了,后臺邊幕都站滿了咱們內(nèi)行的人。說句不客氣的話,那個陣勢誰見了也得發(fā)怵,不要說出點錯,就是有一個音唱得差那么一點點,哪個同行能裝糊涂?結(jié)果人家孟先生唱得那叫講究,就那個“白虎大堂”的“虎”字,高聳入云,聲如裂帛,誰聽了能不動情?能不佩服?就這么一出極其平常的戲,讓人家孟小冬先生唱絕了。她唱得非常精練,每句唱腔都很干凈,收音都特別帥氣,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地方,唱到這個程度,在咱們京劇的歷史上真可以說是空前絕后,如果讓我比喻的話,真可以說就跟爆炸了一顆原子彈一樣。

      譚元壽先生所言:“所有參加為杜月笙祝壽演出的人,除了一個人外,凡是有個名的都到齊了?!蹦且粋€沒有親臨現(xiàn)場觀摩的圈內(nèi)人,正是多有不便的梅蘭芳先生,但他仍然對冬皇的演出倍加關(guān)注。事后,據(jù)梅蘭芳的管事姚玉芙說,孟小冬演了兩場《搜孤救孤》,梅先生在家聽了兩次電臺轉(zhuǎn)播……

      孟小冬演完戲之后,觀眾群情亢奮,久久不肯退場,紛紛要求見見便裝的孟小冬,而孟小冬則堅持不肯謝幕。雖經(jīng)眾人勸說,她仍然固執(zhí)己見,最后還是抱病前來助興的杜月笙出來勸說,臺下的觀眾實在太熱情了,如果不出去謝幕,觀眾都不散去。于盛情之下,孟小冬重新戴上高方巾,掛上髯口,款款地走到臺正中,向臺下觀眾雙手合十微微點頭示謝,熱情的觀眾仍不肯散去,后來又應(yīng)觀眾要求再次便裝出場謝幕。《搜孤救孤》一戲經(jīng)孟小冬一唱而紅,成為余派老生精典之作。孟小冬說到做到,從此退出舞臺。

      一位戲曲演員受到觀眾如此厚愛,她所演的一出戲至今還在被后人津津樂道,這在中國戲曲史上恐怕是空前絕后的了。令人遺憾的是,這股“冬皇”熱風(fēng)沒有能繼續(xù)刮下去,而是倏忽間消失了,且消失得無影無蹤。孟小冬的一曲“廣陵絕響”和她的坎坷人生,為后人留下了許多遐想的空間。

      二 滬上遇知音

      1907年12月9日即農(nóng)歷丁未年十一月十六日,上海天氣冷得異常,寒風(fēng)刺骨,天空還不時飄著雪花,行人個個緊縮著肩膀。中午時分,在民國路(今人民路)同慶街觀盛里(今觀津里)一條弄堂中的普通閣樓里,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這個剛降生的嬰兒不是別人,正是日后紅遍大江南北,被菊壇譽為“冬皇”的一代名伶——孟小冬。

      相傳民間有“臘月羊,守空房”的說法,為了回避這不祥之兆,父母改稱小冬生于1908年。然而這在中國流傳深遠(yuǎn)的命學(xué)說法,讓這位菊壇一代宗師還是終未能逃過這不幸的一劫,在自己的戲劇人生中,演繹了一出“冬皇悲歌”。

      孟小冬乳名若蘭,本名令輝,因生于冬天故取藝名筱冬,后改小冬,晚年自署“凝暉閣主”。原籍山東濟(jì)南府。

      那年頭,伶人生活艱難,他們大多居無定所,為賣藝求生而漂泊四海,每到一處都要倚靠地方權(quán)貴捧場,才能搭臺唱戲,受到權(quán)貴們的層層盤剝和歧視,人們稱呼這些以唱戲賣藝為生的伶人為“戲子”。出身梨園世家的孟小冬自然別無選擇地走上了伶人之路,也同樣免不了飽嘗伶人的屈辱和心酸。5歲那年,其父孟祥群就開始教她練功,每日清早就帶她到上海古城墻上吊嗓子、練功,教她學(xué)習(xí)老生唱段,以便日后跟著父親跑碼頭。孟小冬天生聰慧、相貌秀麗端莊,頗有男生氣質(zhì)。7歲那年隨父赴無錫演出,即登臺扮演娃娃生。

      1916年,9歲的孟小冬首次在上海登臺演出堂會戲《烏盆記》。這是孟小冬在京劇舞臺上的首次亮相,據(jù)《申報》1939年1月24日缺水生的文章稱:“回憶她初次登臺,顯露色相時,年只9歲。那時滬上聞人關(guān)炯之先生,尚在職會審公堂。適為四十壽誕,親友特為之假座哈同花園祝壽,并集雅歌集與久記社諸票友登臺演戲。她客串《烏盆記》,由馮叔鸞飾張別古,頗覺牡丹綠葉。一曲方罷,彩聲四起,內(nèi)行均稱為童伶中之杰出人才。”

      為了養(yǎng)家糊口,不滿12歲的孟小冬就代父挑起沉重的家庭負(fù)擔(dān),擔(dān)當(dāng)戲班的主角兒,在江浙一帶跑碼頭,并于半年之內(nèi)兩下無錫,連演130場,在無錫首唱成名。

      1919年11月24日,孟小冬應(yīng)邀到上?!按笫澜纭笨痛筝S《逍遙津》,當(dāng)天就賣了滿堂。老板黃楚九大喜,立即正式聘請孟小冬到“大世界”搭班。12月1日,小冬正式加盟上海大世界游樂場乾坤大京班,與她同臺合作的有著名演員李春來、露蘭春、粉菊花等。

      12月13日,是上海灘一個平常的夜晚,小冬飾演壓軸《擊鼓罵曹》的禰衡,當(dāng)她一段西皮快板“縱然將我的頭割下,落一個罵賊的名兒揚天涯?!背魟偮?,臺下一片喝彩聲。這時,觀眾之中一位30歲上下、梳寸頭、面目清秀、蒼白、身著長衫的男子,當(dāng)即吩咐手下準(zhǔn)備花籃,《罵曹》剛落幕,便迫不及待地放棄“大軸”戲不看,趕到后臺向孟小冬獻(xiàn)花籃。此人就是后來有“上海灘皇帝”之稱的杜月笙。

      “孟大小姐,阿拉杜月笙這廂有禮了!”杜月笙雙手抱拳,念著韻白,深深一躬,接著又用他那浦東味的上海話說:“恭喜孟大小姐演出成功!”他著實是被孟小冬的天賦和藝術(shù)魅力所折服,并斷定這個小囡將來定成大器。此時的杜月笙已經(jīng)暗下決心,一定要幫襯這位上海小囡走向京劇藝術(shù)的輝煌。

      正在卸裝的孟小冬,雖平日不茍言笑,也被這位杜老板滑稽的舉止和他那雙特有的標(biāo)志——大煽風(fēng)耳,逗得撲哧樂了,師父仇月祥趕忙上前引小冬見禮,在父親的敦促下,小冬起立接過花籃,向杜月笙雙手合十還禮。這是孟小冬初次見到杜月笙,十二三歲的她做夢也想不到,就是這位年長她19歲的杜月笙,從此將像影子一樣影響、伴隨、幫助、支持著她走向輝煌而坎坷的一生;杜月笙這個在中國大陸很不光彩的名字,卻在孟小冬的藝術(shù)生涯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

      三 戲迷杜月笙

      在孟小冬的舞臺生涯中,有兩位直接影響她藝術(shù)生命的無可回避的男人,這兩個男人都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位就是在新中國政治舞臺上被勾成大白臉的青幫頭子杜月笙,另一位則是像其所飾演的梁紅玉、穆桂英等角色一樣,享受著愛國愛家、德藝雙馨光環(huán)的京劇藝術(shù)大師梅蘭芳。如上所述,杜月笙早在孟小冬12歲時就在她面前亮相了,那么這位可謂影響了孟小冬一生的人,在許多人筆下被鎖定遺臭萬年的大白臉究竟是怎樣的人物呢?我們不妨撥開歷史的霧霾重新審視一下杜月笙其人。

      杜月笙是近代上海青幫中最著名的人物,名鏞,號月笙,1888年出生于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橋南杜家宅。14歲到上海十六鋪鴻元盛水果行當(dāng)學(xué)徒,日夕與流氓、歹徒為伍,嗜賭成性,后轉(zhuǎn)到潘源盛水果店當(dāng)?shù)陠T,其間拜小東門一帶青幫流氓頭子陳世昌為老頭子。由于陳世昌等人的關(guān)系,杜月笙獲得機(jī)會進(jìn)入黃金榮公館。他辦事機(jī)靈果斷,勤勤懇懇、善解人意,很快獲得當(dāng)時法租界華探頭目、黑社會頭面人物黃金榮和夫人葉桂生的賞識,成為其親信,由傭差上升為鴉片提運,并負(fù)責(zé)經(jīng)營法租界三大賭場之一——公興俱樂部。

      杜月笙發(fā)跡后,一改原來的流氓習(xí)氣。平時端端正正地穿著長衫布鞋,一副文質(zhì)彬彬的模樣。他十分注意結(jié)交社會上各種人物,從政要、文人墨客到幫會骨干,無所不有。許多文化界大名鼎鼎的人物如章太炎、章士釗、楊度、江一平、鄭毓秀、秦聯(lián)奎、陳群、楊云史、楊千里等,都是他的座上客,連同名震天下的大教育家黃炎培和新中國首任郵電部部長朱學(xué)范也是他的好友。文化的熏陶,使杜月笙的整個氣質(zhì)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曾任《文匯報》社長兼總編的徐鑄成回憶他年輕時第一次見到杜月笙的情景時說,他原本以為此人定會是青面獠牙,見了面才知道原來是位言談舉止都很斯文的瘦削老人。

      全國解放后,在大陸的報刊、書籍中,人們也常看到有關(guān)舊上海青幫頭目杜月笙的文字,大多述及他的種種劣跡,間或提到杜講義氣,有骨氣,在抗戰(zhàn)中作了一些貢獻(xiàn)。也許這就是劣跡斑斑的杜月笙被湮滅掉的另一面吧。

      杜月笙酷愛京劇,他懂戲,尊重藝人,一生好旋,在伶界以樂于捧角而出名。因此當(dāng)時伶界人士無不對他尊敬愛重,存有一份特別親切的感情,凡是到過上海的伶人不曾受過杜月笙幫忙者很少。孟小冬上世紀(jì)20年代首次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的《擊鼓罵曹》、《逍遙津》、《徐策跑城》、《武家坡》、《奇冤報》、《捉放曹》等唱片,就是在杜月笙的推薦幫助下灌制的。這些孟小冬早期充滿“海派”味道的唱片,已成為了十分珍貴的京劇文化遺產(chǎn)。

      為了學(xué)戲,杜月笙還專門請?zhí)旖虻聞倏瓢喑隹频拿鐒俅航虘?,此公在梨園界得“戲包袱”美譽,人稱苗二爺。杜月笙以師尊之,以禮相待,虛心向苗二爺學(xué)戲,一次杜票演《連環(huán)套》飾黃天霸,在臺上不時地忘詞兒。于是撿場的苗勝春捧著茶壺趕緊走過去給杜飲場,趁此就在杜的耳邊提詞兒;臺下捧場的則趁勢高聲叫好和熱烈鼓掌,這樣,其忘詞的窘相就遮掩過去了。滿頭是汗的杜月笙下臺松了口氣說:“唱一場戲賽過生一場病,實在太累了,我真是苦中作樂?!?/p>

      據(jù)當(dāng)年看過杜月笙演出的戲人回憶,杜演戲十分認(rèn)真賣力,他平時說浦東方言,唱戲也脫不了滿口鄉(xiāng)音。他演《打嚴(yán)嵩》中鄒應(yīng)龍,那大段“忽聽萬歲宣應(yīng)龍,在朝房來了我保國臣”的西皮流水,咬字吐音,南腔北調(diào)。當(dāng)時唱獨角戲的滑稽藝人王無能就編了一段《杜月笙打嚴(yán)嵩》,把杜月笙帶浦東腔調(diào)的京劇《打嚴(yán)嵩》編成了滑稽戲,模仿得惟妙惟肖,大受聽眾歡迎。此事傳到杜月笙的耳朵里,他便差人請王無能來杜府演這個節(jié)目。王無能心驚膽戰(zhàn),又不敢不到,無奈之下,硬著頭皮當(dāng)著杜月笙的面表演了一回《杜派打嚴(yán)嵩》。唱完,他又有意加了一句奉承話“我唱的是杜派,杜先生已經(jīng)自成一派了?!倍旁麦峡吹煤荛_心,聽得也舒服。不但未加怪罪,還少有地開懷大笑,連連說道:“蠻像,蠻像?!背鍪仲p給王無能200塊現(xiàn)大洋。

      杜月笙在三、四十年代辦過多次堂會,南北名伶大腕云集,尤其是梅蘭芳從未缺席過,更令杜氏頗感自豪的是梅還陪他合演過一次《坐宮》。但意味深長的是他卻從未邀請過孟小冬出演自家堂會,其中緣由無外乎一份心靈深處對孟的格外敬重。1947年,人到中年的孟小冬息影舞臺后正式入住杜門,其婚姻這般令人意想不到的酸楚結(jié)局,完全有悖杜月笙28年來幫助孟小冬的初衷。這兩位本不是情人的有情人,終于在人生的無奈中相憐相惜走到了一起。這是“冬皇”以身相許對杜月笙的知恩回報嗎?此舉天下又有幾人能夠真正理解呢?而杜月笙在其臨終前幾月以殘身抱病與孟小冬在香港的家中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孟小冬乃杜月笙夫人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杜家和社會承認(rèn)。這就是一個曾被完全演繹成打打殺殺十惡不赦的青幫頭子杜月笙一生中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許多年來,不乏低級趣味的文人在杜撰杜月笙傳記時,以臉譜化的手法把孟杜關(guān)系歪曲、丑化、庸俗化,這種行徑實在令人唏噓。

      猜你喜歡
      孟小冬杜月笙
      別人存錢,我存交情
      成大器者,不要怕被人利用
      只存交情不存錢
      杜月笙之子杜維善回憶:孟小冬與張大千
      杜月笙的斂財絕招
      北廣人物(2018年14期)2018-06-27 06:57:26
      孟小冬刪戲
      只存交情不存錢
      特別文摘(2017年21期)2018-01-13 18:34:10
      梨園幾度冬
      火花(2016年11期)2016-12-13 05:40:50
      孟小冬情歸杜月笙
      愛你(2014年7期)2014-08-09 10:47:25
      那年那月那情
      意林(2009年3期)2009-05-14 16:48:33
      杭州市| 诏安县| 昂仁县| 汪清县| 监利县| 瑞安市| 辽宁省| 仪征市| 恭城| 宁安市| 伊吾县| 江陵县| 曲阜市| 阜新市| 芒康县| 孙吴县| 玉溪市| 乌兰浩特市| 沧源| 武城县| 大荔县| 凌海市| 南澳县| 昌黎县| 玉山县| 从江县| 镇沅| 绥滨县| 女性| 安义县| 武山县| 长岭县| 章丘市| 唐海县| 公安县| 台东县| 河西区| 同江市| 天全县| 天柱县| 南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