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周恩來實事求是搞調研

      2009-02-13 05:31
      黨史博覽 2009年1期
      關鍵詞:群眾研究

      李 林

      周恩來在黨內最早明確地提出了調查研究問題,并始終不渝地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1929年9月,周恩來在代表中共中央發(fā)出的《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中提出:“關于調查工作應切實去做”,“這個工作做得好,對于了解中國農村實際生活及幫助土地革命策略之決定有重大意義”。次年5月,毛澤東提出“沒有調查,沒有發(fā)言權”,就吸收了這一思想因素。周恩來進行調查研究的方式方法靈活多樣,講究科學而且卓有成效,為后人樹立了調查研究的光輝典范。

      “調查研究要實事求是,不能亂搞?!?/p>

      1961年4月3日,周恩來在第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擴大會議上講話指出:“要加強調查研究工作,加強理論學習?!薄肮庥姓{查研究工作,沒有理論指導也不行。沒有理論指導,就會妨礙我們去進行調查研究。做一件實際工作,做了一年、半年,可能還看不出問題來;調查研究了幾百條,也可能找不到關鍵?!薄氨仨氂民R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我們的武器來進行調查研究,這樣調查研究才能實事求是?!敝芏鱽矶啻螐娬{:“毛澤東同志一向提倡調查研究和實事求是?!薄懊飨墓ぷ鞣椒ㄕ摼褪钦{查研究?!薄耙獙W毛主席好的傳統(tǒng)——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fā)?!薄拔覀兿氯フ{查要堅守毛澤東同志的三條原則: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集中起來,堅持下去;堅持真理,修正錯誤?!?/p>

      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開展調查研究,首要原則就是要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堅持實事求是。周恩來強調:“做調研工作的同志應該具有徹底的唯物主義的精神,尊重客觀事實,服從真理,把自己置于客觀地位,不要受任何框框的限制?!薄罢{查研究要實事求是,不能亂搞?!薄叭绾巫龅綄嵤虑笫牵渴紫纫ㄟ^認真的調查研究?!薄耙獜目陀^存在出發(fā),不能從主觀想象出發(fā)。進行調查研究,必須實事求是?!?/p>

      周恩來在許多報告和指示、電報中,一再強調面向實際、搞好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強調各項工作都要“從目前實際出發(fā)”,“經過最實際的調查研究”,“找出此時此地的特點”,“規(guī)定當時適當?shù)目谔柡筒呗浴?,“?jù)此定出合乎實際的計劃和指示”,要在周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決策、辦事,不能“大概”、“可能”、“想當然”。

      周恩來曾把“注意調研”規(guī)定為自己的修養(yǎng)要則,把了解實際的情形規(guī)定為“每個支部的任務,每個同志的任務”。他要求全黨吸取在某些時期“深入地研究實際情況與群眾觀點非常不夠”,“不懂得中國革命的實際”,因而制定和執(zhí)行錯誤的政策、策略,使革命遭受挫折和失敗的嚴重教訓。1961年3月19日,周恩來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小組會上講話指出:進城以后,特別是這幾年以來,我們調查研究較少,實事求是也差,因而“五風”刮起來就不容易一下子得到糾正。1962年2月3日,他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重申:實事求是,就是要“說真話,鼓真勁,做實事,收實效”。

      在工作中,周恩來把面向群眾、面向實際兩個方面有機聯(lián)系,堅持調查研究要面向群眾,深入群眾,與人民群眾結合,走群眾路線。在黨的歷史上,周恩來第一個明確提出了“群眾路線”的概念,并將其作為領導方法和工作方式來使用。他在《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中,專門論述了紅軍與群眾的關系,并多次使用“群眾路線”的概念,強調:“一切工作都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發(fā)動群眾。”

      周恩來曾說:“黨的路線、政策再好,如果執(zhí)行的業(yè)務部門給阻塞住了,那就是把黨和群眾隔開了”,“必將誤國誤民”。為了克服官僚主義、命令主義的弊病,領導干部必須經常下基層,接觸群眾和實際,搞調查研究。他曾現(xiàn)身說法:“我們在北京坐久了,政治的語言就是‘北京話,沒有地方話;到上海來聽一聽,也學了一些‘上海話,知道了一些地方上所了解的情況。我來了兩天就得到不少知識,坐在北京就得不到?!彼€指出:“坐在北京的人一年總要集中或分散出來一兩個月,兩方面多接觸,對問題就比較容易看得全面一點。如果在中央呆久了,又不接觸群眾和實際,就會比地方容易犯官僚主義?!?/p>

      “要了解真實情況,就要與老百姓平等相待。”

      周恩來認為,調查研究不是一個簡單地下到基層和群眾中間獲得情況的過程,而是一個貼近群眾,密切黨群和干群關系,傾聽意見的過程。因此,他十分注意同群眾接近的方式。

      周恩來指出:“調查研究不能成災,事前應當有準備,應當寫好提綱;還要自帶糧票,注意節(jié)約?!薄耙私庹鎸嵡闆r,就要與老百姓平等相待?!彼貏e強調,領導干部不能搞特殊化,與群眾區(qū)別對待和隔離起來,要杜絕那種事先安排、前呼后擁的調研方式。在調查中,他總是輕車簡從,不要迎送,反對戒備森嚴。他曾嚴厲批評過那種把眾人攔住為領導車輛讓路的封建官僚做法。他說,到處設卡,連自己的人民群眾都信不過,還談什么為人民服務。

      在調研過程中,周恩來完全把自己融于群眾之中。在工廠、農村、工地上,他常常同工人一起排隊買飯,與農民同吃一鍋飯,和民工一起席地而坐,一口白水一口干糧。周恩來經常采用“直呼其名”的方式,主動拉近與談話對象之間的心理距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的老醫(yī)師董炳昆曾回憶起與周恩來的一次接觸:“總理和大家更是像老熟人一樣親切交談起來。一開始總理就對每個人一一指點,說誰是哪個學校畢業(yè)的,哪里人。這種驚人的記憶力使我們大吃一驚。萬萬想不到日理萬機的國家領導人,天天會見那么多人,竟然將只在醫(yī)院見過幾面的醫(yī)生、護士的姓名記得那么清楚準確。……我想這不單是個記憶力問題,而是反映了總理對人的尊重和對事業(yè)的責任心?!?/p>

      當群眾不敢講真話時,周恩來總是從閑聊入手,營造輕松和諧的氣氛,因勢利導,進行思想溝通和交流。1956年7月,他在上鋼一廠視察時,親自來到職工食堂排隊買飯,和工人一起邊吃邊談。總理和工人之間的距離沒有了,大家像朋友一樣在一起拉家常,從而聽到了群眾的心里話。1964年,周恩來到邯鄲調查紡織女工福利待遇問題,大家誰也不肯講困難。看到大家很拘謹,周恩來便同兩年前見過面的勞動模范李秀芹拉起家常來,從她的婚姻談到她的“菜籃子”、再到她的工資……人們漸漸不再拘束,大家圍繞著福利待遇問題,談了許多情況。

      1958年,周恩來帶領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視察三峽地區(qū),對三峽工程進行調查研究。周恩來一行實地考察,風塵仆仆,又連夜召開三峽工程技術討論會。討論會結束時已是深夜,周恩來不顧勞累,鋪開規(guī)劃和設計圖仔細研究。天亮以后,他的秘書告訴有關負責人說:“總理發(fā)現(xiàn)里面的數(shù)據(jù)有錯誤?!焙蠼洀筒椋C明數(shù)據(jù)確實不對。這種深入細致的工作作風,讓大家十分感動。在調查中,周恩來堅持既聽喜也聽憂,而且還特別注意“求真”,防止“別人把我們封鎖起來”。

      在尊重地方同志意見的同時,周恩來常常采用“突然襲擊”的辦法,到那些事先沒有得到通知安排、沒有做過手腳的地方去調查,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他說:“你要想摸到真實情況,就不要老是圍著別人挑好的地方轉,要多到那些事先沒有得到通知的地方走一走,在那里你才會看到、聽到最為真實的情況?!?/p>

      “一切問題都要到現(xiàn)場去實踐,通過實踐,不斷總結,取得經驗,然后再實踐再總結?!?/p>

      為了解民情民意,掌握真實情況,在處理問題時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管理和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周恩來在工作之余,經常到基層、到有問題的地方去,深入群眾中,開展專題性調查研究。正如他在1964年所說:“一切問題都要到現(xiàn)場去實踐,通過實踐,不斷總結,取得經驗,然后再實踐再總結?!彼幌九乇甲哂谧鎳鞯?,深入社會基層,大江南北處處留下了他的足跡。

      1958年至1961年,周恩來曾三赴三門峽水利工程現(xiàn)場調研,下到工地向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們了解具體施工情況,并親自主持召開現(xiàn)場會,詳細聽取各方面意見,還與水電部、沿黃晉陜豫三省、黃河水利委員會、三門峽工程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商討解決黃河泥沙的問題。由于缺乏經驗,三門峽水利工程建成蓄水后,庫區(qū)的淤積程度嚴重超出預計。周恩來一面主動承擔責任,一面總結教訓,認真謀劃可行的補救方案。在他主持下,批準實施“兩洞四管”的改建方案,挽救了一座接近失敗的水利工程。

      1961年5月,周恩來到邯鄲農村就公共食堂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在武安縣伯延村,他走訪了幾十戶貧下中農家庭,了解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視察集體食堂,查看社員伙食,并與群眾同吃玉米面糊,召開社隊干部、社員代表、農技人員等參加的座談會。當時社員群眾最關心食堂問題,但都不敢說食堂不好。村民張二廷率直地向周恩來說了真話,反映了食堂存在的問題以及一些干部的作風問題。周恩來很贊賞,主動與張二廷交朋友,親自到張家看望,在炕沿上與他促膝交談。經過多方面調查了解,周恩來認為不宜繼續(xù)實行大食堂供給制,如實地向中央作了匯報,提出人民公社存在的四個主要問題。后來中央和國務院在農村政策上改變了前期的做法,滿足農村群眾的要求,解決食堂問題,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在遇到重大事故和突發(fā)災難時,不管是天寒地凍還是炎夏酷暑,周恩來總是不辭辛勞,甚至不顧個人安危,一定要到出事現(xiàn)場去仔細了解情況,與干部群眾一起解決問題,應對災難。周恩來對革命老區(qū)等相對落后地區(qū)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和社會發(fā)展格外惦念,經常到這些地區(qū)去調研,誠懇地與當?shù)馗刹咳罕娨黄鹕逃懓l(fā)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以期盡快促進當?shù)亟洕鐣陌l(fā)展。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臺地區(qū)發(fā)生強烈地震。次日,周恩來就冒著余震的危險趕往災區(qū)。他直奔震中地帶,在余震不斷的情況下,履險如夷,從容鎮(zhèn)定地穿行在狹窄的街巷中,走進一個個窩棚,向干部和群眾詳細詢問受災的情況,親切慰問群眾,鼓舞大家的斗志。3月22日,邢臺再次發(fā)生強烈地震。4月1日,他又乘直升機飛赴災區(qū),在一天內連續(xù)奔赴四個受災縣,七次在萬人群眾大會上講話。在巨鹿縣何家寨公社,他讓群眾背著風,自己頂著六七級大風,迎著漫天風沙站在大木箱上給群眾講話,鼓勵大家團結起來,發(fā)展生產,重建家園。從早到晚,他一口飯也沒顧得上吃,一刻不停地走村串戶。回到住地后,他在戰(zhàn)士營房里吃了點家常烙餅和炒白菜,又連夜開始新的工作。

      1973年6月,周恩來陪越南外賓參觀延安。趁此機會,他考察了延安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民生產生活情況。在同延安地區(qū)黨政負責人談話時,他得知群眾的生活仍十分困苦,難過得流下眼淚。當晚,周恩來主持召開陜西省省地黨政負責人會議,痛心地說:“沒有想到,延安人民的生活還這樣苦?!薄拔沂强偫?,全國當家的,這個家沒管好,有責任呀。我對不起延安人民?!彼J真地同大家一起研究發(fā)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改變延安落后面貌的措施?;鼐┖?,他又找來一些老干部,發(fā)起成立首都支援延安辦公室,動員各方面力量,幫助延安發(fā)展經濟和文化,使延安加快了發(fā)展的步伐。

      “對于重大問題,我們主要領導干部,一定要親自出馬?!?/p>

      周恩來公務繁忙,不可能長時間深入基層,事事都作直接調查。很多時候,他通過召開會議來集中聽取各方的意見,進行調查研究,從中了解問題。在重大問題的決策時,特別是出現(xiàn)爭論時,周恩來經常召集各種會議,反復討論研究,從中進行比較和鑒別,把最好的意見和方案集中起來。他認為在會上多聽取各種意見,可以集思廣益,對問題獲得比較全面的了解。在召開座談會或討論會時,他總是讓大家暢所欲言,充分發(fā)表意見,積極參加討論,仔細研究如何解決問題;不滿足于看書面材料,而是利用會上會下一切機會,向來自現(xiàn)場、來自基層的人進行調查,非常具體,非常深入。

      1963年5月1日,周恩來得悉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萬噸貨輪“躍進號”不幸在首航日本途中沉沒,當即指示海軍迅速派軍艦前往營救。當時還不清楚沉沒原因,外電議論紛紛,被救回來的船員也眾說不一。周恩來決定先查明情況再作處理。他指示新華社待情況弄清后再發(fā)表正式聲明,并立即成立專門小組調查此事。周恩來先后四次主持召開專家、船員會議,向事件親歷者、專家、技術人員和有關負責人反復調查了解情況。5月12日,周恩來在上海聽取東海艦隊和上海海難救助打撈局關于出海調查準備工作的匯報后指出:“我們在調查‘躍進號沉沒的原因時,一定要實事求是,要有科學態(tài)度。”他并向東海艦隊領導人提出:“對于重大問題,我們主要領導干部,一定要親自出馬。這要成為一條規(guī)矩?!焙蠼浾{查發(fā)現(xiàn),“躍進號”出航前班子組建倉促,試航訓練的時間很短,對航線、海域、暗流等情況不熟悉,很可能是偏離航線造成觸礁沉沒。為進一步摸清事實真相,取得物證,周恩來決定派人出海進行現(xiàn)場調查。出海編隊克服重重困難,拍下了現(xiàn)場有關照片,取回了航海日志和其他實物,以確鑿的物證證明“躍進號”是偏離航向觸礁沉沒的。新華社隨即發(fā)表聲明,平息了外國的猜測和議論,外電轉而贊揚中國的務實態(tài)度。

      在1970年2月的全國棉花生產會議上,周恩來把30個糧棉高產典型的代表請上臺去,一個個詢問,對每個典型都作了詳盡、周密的調查。有些地區(qū)報典型材料的數(shù)字不準確,有的單位領導不能準確地回答問題,周恩來都給予嚴肅的批評。通過周密細致的調查,弄清了情況,發(fā)現(xiàn)了問題,作出了有針對性、切合實際的指示,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遇到事情先不要武斷地下結論,通過召開當事人和有關部門參加的會議,充分調研,掌握盡可能多的情況,然后再作結論,尋求符合問題實際的解決方案。這種科學的工作方式和決策方法,避免了節(jié)外生枝,使不少問題得以迎刃而解。

      “爭論只要不妨礙工作,有利于工作,就應當提倡、鼓勵?!?/p>

      周恩來歷來重視科學技術,尊重知識和人才。在調查研究時,除了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外,他還十分重視向專家、學者咨詢,要求做到“領導干部、專家、群眾三結合,既要提倡敢想敢說敢做的革命精神,又要提倡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每當工作涉及專業(yè)性的技術問題時,他就找有關的專家、學者或有實踐經驗的同志征求意見;尤其對于一些“反意見”,也給予特別的對待和尊重。在很長時間里,黨內普遍強調算“政治賬”,周恩來則強調管經濟就要算賬,熟悉各種統(tǒng)計數(shù)字,開會總要請“二排議員”(業(yè)務專家、助手),聽專家意見。

      人民大會堂設計方案的確定,就是周恩來依靠專家、兼收并蓄、集思廣益決策思想和方略的體現(xiàn)。而在設計和修建密云水庫的過程中,為確保水庫工程質量,周恩來一再強調要尊重和發(fā)揮科技工程人員的作用,要充分討論,詳細論證,并特別要求設計負責人——清華大學的張光斗教授對設計上的重大問題一定要親自鑒定或簽署意見。后來,他還向密云水庫領導提出,要尊重張教授的意見,要請張教授常駐工地,設計圖紙必須經張教授鑒定和簽字。在施工過程中,專門設置了質量檢查站,并派由教授、講師和應屆大學畢業(yè)生近百人組成的設計代表組常駐工地。周恩來每次聽取水庫工程建設情況匯報時,都要征求設計組的意見。在建設過程中,工程師馮寅提出了用混凝土防滲墻的辦法,來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大壩地基沙礫石覆蓋層漏水的難題,周恩來稱贊了馮寅敢于創(chuàng)新的設計指導思想,指出可以先做試驗。施工隊經過摸索、消化、試驗,掌握了科學的技術再投入正式施工,順利完成了水庫的建設。

      周恩來尊重各方面專家、學者的觀點,鼓勵有益的爭論,從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人,更不以勢壓人,不以權力、官銜壓制和抹殺正確意見。在三峽及葛洲壩工程決策中,存在“兩派之爭”。他認為:“爭論是必要的,不爭論哪會有這樣多的材料回答各方面提出的問題”;“爭論只要不妨礙工作,有利于工作,就應當提倡、鼓勵”;“在今后的工作中,還允許有反對意見。三峽是千年大計,對問題只談一面,很容易走到片面。為三峽搞得更好,還是可以爭論的,因為這樣才能有利于工作”。他多次強調,“敢提意見就好”,“總得有對立面,沒有對立面危險得很”,“共產黨員就是要堅持真理”,“不尊重科學,不堅持真理,這是黨性問題”。周恩來知道林一山有不同意見,每次開工程研討會都讓工作人員通知他參加,在會上還特意請他談看法,會后又讓他把意見寫成書面材料附在報告后面一并送毛澤東參閱。得益于周恩來鼓勵民主論爭的良好作風,“兩派之爭”一直持續(xù)了30多年,先后掀起幾次高潮,直到工程最終上馬。林一山回憶道:“周總理不僅工作作風深入細致,而且特別講民主。他再三強調要聽取不同意見、反面意見,甚至動機不純的意見。在他看來,在我們的體制下,必須發(fā)揚民主,以便從不同的意見中吸取好的東西,真正做到集思廣益,眾志成城。”

      在科學技術日益發(fā)展和經濟社會情況異常復雜的現(xiàn)代社會,一個人要樣樣精通是非常困難的,但作為一個領導者,卻常常需要對各種專門性問題進行決策,這是對領導者的基本要求。周恩來能出色地做到這一點,除了他具有驚人的理解力、記憶力和分析判斷能力外,更重要的是他重視廣泛聽取各方面專家的意見,不閉目塞聽,做到“謙虛一些,謹慎一些”,避免盲目拍板;善于集中大家的正確主張,汲取眾人的知識、智慧,作出符合客觀實際的決定。

      “對上訪者確有困難事情,應予負責解決,一竿子到底?!?/p>

      周恩來極為關心和重視對人民信訪的處理。他認為,信訪工作是反映人民群眾呼聲的直接途徑,可以保持領導機關同人民群眾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是領導人同廣大人民群眾聲息相通的一條紐帶和重要渠道。在他親自關切下,各級政府逐步設立了專門機構,配備了干部,并制訂了各種制度,人民信訪工作成為政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周恩來不僅經常批閱大量群眾來信和來訪的接見報告,還指示信訪部門,應該將群眾來信反映的問題匯總,編寫簡報轉發(fā)有關部門,使他們能及時了解情況,改進工作,以便更好地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問題。

      在“共產風”、“浮夸風”盛行的年代里,許多地方的群眾、回鄉(xiāng)探親的機關干部不斷給周恩來和國務院寫信,有的還不遠千里來京上訪,反映各地對糧食產量估計過高,征購過頭糧,使群眾生活受到很大影響,有的地方還發(fā)生了浮腫病甚至餓死人等嚴重現(xiàn)象。1959年上半年,信訪室給周恩來寫了綜合報告,反映了幾個省嚴重缺糧的情況。周恩來很快主持召集有關省匯報情況,共同研究措施。各地都采取有力措施,中央有關部門對這些地方進行支援,緩解了群眾的生活困難。

      在國民經濟調整期間,許多職工積極響應號召,回到農村支援農業(yè)生產,但有的地方對這些職工沒有妥善安置。這些職工不斷給周恩來寫信。1964年5月,根據(jù)周恩來的指示,信訪室會同勞動部等部門,組成兩個工作組到來信較多的省蹲點,向他寫了調查報告。在此基礎上,周恩來又指示召集有關五省負責人座談會,進一步交流安置工作經驗,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1974年,周恩來在處理一個來訪案件時,針對某些國家機關不關心群眾疾苦,不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現(xiàn)象指出:“我們各級機關官僚主義不負責任的習氣甚深,各有關部門應開會檢查這類性質的錯誤,并規(guī)定若干措施。對上訪者確有困難事情,應予負責解決,一竿子到底。必須追究基層落實情況,務使受害者來信證明得到解決為止?!?/p>

      周恩來還注意從來信來訪中了解政策、方針在各地執(zhí)行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和調整,或者通知各地,提醒他們注意檢查糾正。在他的關心和指導下,人民信訪工作不斷改進,發(fā)揮著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橋梁作用,成為同人民聲息相通的渠道之一。

      “要了解情況,就得學習,就得調查?!?/p>

      周恩來是我國外事調研工作的卓越奠基人。他指出,外交工作要大力提倡調查研究,以保證外交政策的準確性和對外工作的針對性。新中國外交部一成立,周恩來就把調查研究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對外交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要求很嚴格。周恩來以身作則,抓外事調研一絲不茍。在日理萬機的情況下,他堅持不懈地親自看材料,聽匯報,探討外事問題。他經常教導外交人員要多活動,多調查研究,并且特別要求大使們自己動手寫調研報告。在1966年2月的駐外使節(jié)會議上,他語重心長地說:要對駐在國的社會情況、經濟情況認真地進行調查研究,拿出像樣的東西。

      周恩來親自抓中緬邊界問題調查研究的態(tài)度和方法,是從事外事調研的典范。為解決復雜、敏感的中緬邊界問題,周恩來及早準備,先在黨內醞釀,統(tǒng)一國內認識,培養(yǎng)勘察隊伍,及時指導各項工作。通過系統(tǒng)周密的深度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研究涉及的歷史、外交、國際法等問題,設想各種方案,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周恩來根據(jù)和平外交政策,從兩國關系大局考慮,確定了互諒互讓、友好協(xié)商的方針,提出了一個既考慮歷史背景,又考慮當前實際情況,公平合理、切實可行的解決邊界問題的方案。1961年10月13日,中緬兩國簽訂邊界議定書。這是新中國同鄰國解決的第一個邊界問題。

      周恩來還把出國訪問和廣泛結交各國朋友當做獲得見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利用一切機會進行調查研究,了解有關國家的情況,特別注意向當?shù)嘏笥蚜私馇闆r,虛心請教。他多次指示我國駐外使節(jié)們要盡可能多地參觀各國的先進工業(yè)設施,了解其工業(yè)技術的特長,介紹給國內。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來訪問非洲諸國期間,一再強調非洲國家有很多長處值得我們學習,花了很多精力進行調查研究。當時我國正在進行石油大會戰(zhàn),周恩來一路上特別留意參觀當?shù)氐臒捰蛷S。他看到摩洛哥一家煉油廠設備先進,管理得很好,回國后就派石油部的總工程師專程前往考察。

      周恩來常說,來訪的客人是“送上門來的老師”,“要了解情況,就得學習,就得調查”。1970年7月,日本農村青年友好訪華團來訪,原本并沒有安排周恩來接見。但當他得知該團成員絕大多數(shù)是來自農村的基層工作者時,決定接見該團。他說:放著這么多人,主動送上門來,你們不調查研究,怎么做工作?今天我把其他工作都放下,反正天也塌不下來。我舍不得這個機會,見他們一次,專干這個事,作調查嘛!周恩來同外賓進行了長達4個小時的談話,對日本農村的情況作了詳盡了解。周恩來這種嚴肅認真、虛心求教的態(tài)度,不僅使在場的中國同志深受教育,也打動了外賓。訪華團團長常山回國后,專門找到從事農村研究的專家,重新收集了大批材料,并在再次訪華時向我國有關部門作了詳細介紹?!?

      猜你喜歡
      群眾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云治理”要貼近群眾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多讓群眾咧嘴笑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zhí)著追求
      府谷县| 冷水江市| 察雅县| 龙里县| 西林县| 潮安县| 华安县| 鄂温| 宜州市| 永春县| 黄梅县| 和田县| 洪洞县| 谷城县| 阿图什市| 秦皇岛市| 玛沁县| 泊头市| 马鞍山市| 班玛县| 沧源| 呼伦贝尔市| 托里县| 凌海市| 安远县| 肃宁县| 商南县| 商丘市| 子洲县| 隆安县| 云林县| 民丰县| 武山县| 大厂| 镇雄县| 北碚区| 钟山县| 昔阳县| 昌平区| 镇远县|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