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霞
一、引語導趣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知識的傳授,師生感情的交流,主要靠語言來進行。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根據(jù)課文內容,恰當?shù)匾酶挥姓芾淼拿裕怪饶捴巳丝谟职l(fā)人深省,增強語言的表現(xiàn)力、說服力和感召力。
例如在將授魯迅的《故鄉(xiāng)》一文時,對于楊二嫂的貪婪、刻薄,我引用了莎士比亞詛咒金錢的名言:“金子,黃黃的,發(fā)光的,寶貴的金子,只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隊的,卑賤的變成尊貴的,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p>
不僅拓展了課文內容,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正確理解,也是對當今社會出現(xiàn)的拜金主義思想的抨擊,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學習中受到教育。
二、設疑引趣
在課堂上設疑市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啟發(fā)性教學的核心。有疑才能引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激發(fā)他們探索問題的熱情,使思維不斷深入。
在講授《七根火柴》一文時,可開篇設疑:在紅軍長征的艱難歷程中,作者為什么選擇這個題材?為什么只有“七根”火柴?為什么又寫了一名無名戰(zhàn)士?為什么不寫部隊首長和紅軍領導人?那樣不是更感人嗎?你同意這個觀點嗎?這樣,于無疑處設疑,相機而問,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競相發(fā)言,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三、直觀生趣
從認識的角度來看,形象感知比文字更具直接性有效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實際心理出發(fā),結
合課文內容,力求采用形象直觀的演示、圖畫、影視等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一些可以感知的具體對象,給學生鮮明生動的形象感覺,激發(fā)學生新的探求活動。
如教學《狼》一文,可以出示“晚歸”、“遇狼”、“喂狼”、“劈狼”等幻燈片。教學《孔乙己》時,可以放映教學片《孔乙己》,利用形象直觀的展示拉近課文時代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使文字描述和形象展示融為一體,入耳入目入心。
四、想像致趣
想像致趣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由再現(xiàn)形象進入文章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探求文章意蘊。
如學習李清照《醉花陰》時可讓學生由“薄霧”、“濃云”、“西風”、“黃昏”感知詞人所處環(huán)境,再由“瑞腦”、“金獸”、“把酒”想像詞人生活,進而體會女詞人的“銷魂”、“人比黃花瘦”的凄涼心境。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的激趣藝術是多種多樣的,但每一次激趣都必須建立在激發(fā)學生認識事物的內部動因上,樹立學生的自尊自信,驅動學生的知、情、意、行,從而達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江蘇省通州市姜灶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