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蘭
—個胡潤百富榜的“受害者”、—個讓財經(jīng)記者興奮不已的采訪對象;端起酒杯,他是縱情恣意、對酒當歌的狂者;收起笑容,他是曾經(jīng)太平洋建設、如今華佗論箭的精神首領。他的身份還有農(nóng)村代課教師、中國最大的“包工頭”、黃段子的發(fā)布者、不折不扣的大孝子、口才絕佳的演講家、辯證法的合理闡釋者等等。關于嚴介和,我們到底知道多少?
他出生那年父親44歲,因此,家里人一直叫他“四四”。父親的管教極嚴,但并沒有束縛住他狂放的天性,少年時,街坊鄰居還愛叫他的諢號“二胡”——蘇北方言敢想敢做的意思。
他的名字叫做嚴介和。他曾經(jīng)用自己的名字來解釋太平洋建設的企業(yè)文化:“嚴”與“和”.做人是嚴的,處人是和的;大事是嚴的,小事是和的;嚴是做人的脊梁,和是做事的錦囊。嚴中和,和中嚴,嚴嚴和和,和和嚴嚴,始終有一個平衡點就是介。
嚴介和的所有身份中,演講家的身份最為公眾肯定。不知多少市委書記、部委官員、中小企業(yè)家都為他折服,形容其“所到之處、掌聲一片”一點不夸張。在這個男性日益軟化、精美、脂粉的時代,嚴介和這個出生于蘇北的漢子倒是矯矯然有一種偉丈夫氣,粗糙,直接,勇猛,彪悍。在他之前,很少有企業(yè)家像他這樣,打通了任督二脈,各種時代,各種話題,信口拈來,毫無疆界。當然,信口無疆帶給嚴介和的除了風光還有無窮無盡的麻煩。
盡管有一口很難糾正的蘇北普通話,卻絲毫都無法掩飾他口才的精彩。大段大段的演講引經(jīng)據(jù)典,還有深具原創(chuàng)精神的“嚴氏語錄”,從歷史到現(xiàn)實,從文化到哲學都極鋪陳、極囂張。可貴的是,在演講中嚴介和有時會來那么一兩旬即興的小感觸,點出頗帶意味的小情懷,極克制、極簡單,甚至還帶一點羞澀。這情懷,就如同花紋繁復、顏色濃重中的一點點素白,破紙而出,讓你透過層層迷霧依然能真切地感受到坐在你對面這個男人的真與癡。
從“大佬”到“教父”
嚴介和現(xiàn)在偏安在北京香山腳下的中央黨校專心做中小企業(yè)的“教父”,除了依然保留的太平洋建設集團首席顧問之外,嚴介和現(xiàn)如今對外的身份是華佗CEO論箭組委會主席、首席專家。
嚴介和對外打出的口號是為中國中小企業(yè)切脈問診、開出精藥良方,現(xiàn)場手術、現(xiàn)場解答。華佗CEO論箭的嘉賓陣容就包括: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中國中小企業(yè)協(xié)會會長李子彬,中國企業(yè)聯(lián)合會、中國企業(yè)家協(xié)會執(zhí)行副會長馮并,蒙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牛根生,慧聰網(wǎng)CEO郭凡生,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于丹等等,那是一大串耀眼的名字。也正因為這支“全明星”的專家團隊囊括中國政界、商界、學界頭面人物,所以華佗論箭的門票價格自然不菲。2008年8月的門票據(jù)說是40000元,而10月的費用更高達50000元。
從一個國家控股、民企參股集團的董事局主席到現(xiàn)在先治病再收錢的咨詢公司老總,從原來的“大佬”到現(xiàn)在所謂的中小企業(yè)“教父”。
這個小眼睛男人似乎就變身為馬龍·白蘭度飾演的教父維多·科里昂。他們同樣口齒不清,身上同樣有一種毫不掩飾的強大力量,同樣流傳著不可一世的征服欲望,販賣著他們的價值觀和夢想。“大佬”與“教父”相對而言,嚴介和毫不諱言,“當然是喜歡做教父了”,因為“大佬僅僅是總量,教父才是質(zhì)量。大佬是有形的,教父往往是無形的。一個企業(yè)、一個人如果能從總量走向質(zhì)量,那么他是幸福的;能從有形的財富走向無形的財富,那么他是高貴的。其實我在做大佬時也并沒有純粹為了錢而奮斗,我不是那種人”。
記者:你現(xiàn)在正在做的事情,華佗CEO論箭和華洋集團未來的商學院建設是你從年輕的時候就很想做的,是嗎?
嚴介和:我始終沒有放棄過教育。未來肯定要合作教育,這是一個愿望,是小時候就有的愿望。
記者:因為我們看中國的企業(yè)家有很多,包括俞敏洪、馬云都是做教育出身,你覺得老師的這種身份與企業(yè)家之間的跨度有多大?
嚴介和:還是有很大區(qū)別。我是從教育又回到教育,經(jīng)過了政、宮、商、學。在社會各個層面里,政治經(jīng)濟、人文社會的這種摸爬滾打再回到教育,可能現(xiàn)在要比過去做教育時皮實得多,豐潤得多,要有底氣。
“教父”前傳
嚴介和1960年出生在大運河旁的江蘇淮安楚州區(qū),這里與周恩來總理的故居僅一墻之隔。嚴家屬于典型的書香門第,家教極嚴。嚴介和的父親在舊社會是老私塾,母親是楚州城里人。老兩口人很正派,在前后三四個村子1000多戶中很受愛戴。嚴家大院是典型的蘇北四合院,有著寬敞的堂屋、飛檐的設計。
《四書》、《五經(jīng)》、《中庸》、《大學》這幾本經(jīng)典是小時候嚴介和的父親要他熟讀并且背得滾瓜爛熟的。當老師也好、做老板也罷,中庸、低調(diào)之道在中國永遠是行得通、走得暢的。嚴介和深諳此中道理,據(jù)說在胡潤百富榜之前,他甚至為了避風頭,在2004年中國十大經(jīng)濟人物評選的過程中,主動要求組委會把自己的排名從第一降下來。
上世紀70年代中葉,高中畢業(yè)的嚴介和通過家人疏通關系,在江蘇淮安一所中學做代課教師?!捌鋵?,做一名權(quán)威的講師才是我的正道。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教書育人?!眹澜楹投嗄旰笠廊挥泄亲永锢^承下來的、根深蒂固的“教師情結(jié)”。
然而,由于當時的體制,代課老師每個月拿到手只有幾十元錢的工資,讓嚴介和瞇著小眼睛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關于財富的思索。即便是轉(zhuǎn)正了,也只有一個月幾百塊的工資,不劃算,這位高中代課教師顯然不滿意這個數(shù)字。
“幾個月后。我就動起了其他心思?!?0年代末他與3個同村伙伴決定下海搞“副業(yè)”。第一個項目是為磚瓦廠土坯提供防雨設備——草簾。他用賺的幾萬元錢給嚴家在村里建起了最好的房子,買了第一臺彩電。
以1986年承包水泥制品廠為標志,嚴介和正式從教師徹底變身為商人。他相繼承包了建材廠、建筑站,注冊淮安騰達貿(mào)易公司、淮安輝宏建材公司,風生水起地搞起了建材銷售部,賣水泥、鋼材、木材等。
嚴介和蘇北人性格中的精明和大氣在商海的試水階段逐漸顯露出來?!氨绕饋?,浙江商人是豺狗動物,豺狼與狗,江蘇商人是貓科動物;豺狼與狗都是成群結(jié)隊在一起干,而貓很少在一起玩?!?/p>
他如是分析蘇浙兩地的企業(yè)家之間的區(qū)別:“江蘇商人是農(nóng)民文化,浙江商人是漁民文化。江蘇商人從長計議.浙江商人急功近利。浙江商人比江蘇商人勇敢,而江蘇商人比浙江商人內(nèi)斂。浙江商人開放,江蘇商人保守。因此,浙江出團隊,江蘇出領袖。一個簡單的例子,正部級以上的干部,1/5以上都是江蘇人,浙江1/20都不到。大清朝一共出了100個狀元,江蘇就有49個,半個中國啊。中國第一個民營企業(yè)家就出在江蘇通州(現(xiàn)在的南通),清朝最后一個狀
元是張窖。最紅頂?shù)纳倘嗽瓏腋敝飨瘶s毅仁也出身江蘇?!?/p>
記者:在您看來,商人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人?
嚴介和:商人呢,容易被別人傷害,但是不要去傷害別人,我認為就是一個合格的商人。不要形成商人傷人,就是處處讓別人受傷的人。假冒偽劣,坑蒙拐騙,以次充好,短斤少兩,處處讓別人受傷,這種商人是卑鄙的。
記者:那么商人最重要的準則,你覺得是什么?
嚴介和:商人最重要的準則,第一是精明,不是誠信。誠信的人多了,都能做商人嗎?精明,是最重要的.是狼性,狼性就是精明嘛。沒有這個精明,還談什么誠信?第二個就是厚道。就是我講的一流的商人,精明加厚道,二流的商人精明加精明,三流的商人厚道加厚道。既不精明也不厚道,那就不入流了。精明背后的厚道,那是大智慧,那叫大智若愚,叫難得糊涂。
深深太平洋底深深傷心
真正把嚴介和推向2005年胡潤百富榜榜眼位置的買賣是基建。
熟悉基建的人都知道BT模式(BT是Build-Transfer的縮寫,意為“建設一移交”),企業(yè)先墊資建設,再移交政府,最后由政府短期內(nèi)分期付款。這也正是嚴介和個人財富以幾何級數(shù)裂變般暴增的終極原因。
當時,大多數(shù)工程隊都忙著到處拉蓋樓的生意,嚴介和卻盯上了由政府一手操辦的基礎設施建設。從后來的創(chuàng)收效果不難看出,嚴介和的眼光敏銳之處在于,他看出這種項目的競爭者少,而且資金有保證。
嚴介和第一次采用BT模式運作基建項目是1996年。當時,位于經(jīng)濟欠發(fā)達蘇北地區(qū)的宿遷市政府希望修建一條東西走向的市府大道,但市財政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錢來,市長跑過來跟嚴介和商量,項目就由嚴介和墊資上馬。
自此開始,他大規(guī)模地復制自己墊資為地方政府興建暫時無力興建的基礎設施項目,以此為主要業(yè)務開展模式.并且從中嘗到甜頭。很快,嚴介和開始承接千億之多的工程訂單。截至2005年,他手里已握有2700億訂單,這個數(shù)字相當于中部地區(qū)20個城市GDP。那時候他甚至宣稱,在2008年自己退休前,太平洋的訂單要突破5000個億。
那時候,距離2002年白手起家的嚴介和注冊成立太平洋不過短短3年時間,這個由嚴介和一人稱帝的太平洋王朝瞬間就拔地而起。
資金鏈一直是此類商業(yè)模式中最為關鍵的要素。幾乎所有人都會在對2700億嘖嘖稱奇的同時,也為嚴介和的資金鏈捏一把汗:“這得需要多少啟動資金,他哪來那么多資金?”
他洋洋得意地把自己比喻成“手握木偶線的大師”,讓木偶舞蹈起來的那根線是:政府能夠按時還款??墒怯幸惶?,線斷了。
記者:現(xiàn)在我們再去看2006年的那一場危機,你曾經(jīng)說過是胡潤百富榜害了你,你現(xiàn)在覺得這個危機到底是一個財務危機,還是一個信用危機,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嚴介和:不存在信用危機,太平洋信用一直都是非常好的。就像2006年的那場危機,不是我們不守信用,而是銀行不守信用,之后它連委托契都燒了,合同委托契都燒了。我們沒有準備嗎?都說太平洋資金鏈斷裂,多虧太平洋這個企業(yè)是自主的,盈利比較好。生產(chǎn)質(zhì)量比較好,變應能力比較強,所以沒倒。如果是個流動型的企業(yè),資金鏈一斷,就不存在了。
遲來不如早來,就在太平洋最紅火的時候,年富力強的時候,經(jīng)得起2006年這場18級的毀滅性的地震,我覺得急流勇退對個人來說還是成功的,特別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