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丹
在鋼琴學習中,由于起點、教學方法及學琴目的不同,容易導致一些教師、學生在教學理念、練習方法上有失偏頗。常表現(xiàn)為在鋼琴學習上急于求成、馬馬虎虎、甚至在基本奏法、技術(shù)準備等諸方面不求甚解而誤入歧途。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的繼續(xù)發(fā)展,有必要在教學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用恰當?shù)氖侄谓鉀Q問題。
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針對學生在鋼琴學習中常出現(xiàn)的問題,從現(xiàn)象到原因,再到修正措施等加以貫連,旨在幫助琴童走出鋼琴學習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舍不得慢練,“快就是好”
現(xiàn)象一: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彈琴時,盲目求快,一首作品下來停頓數(shù)次,彈奏不清,模糊一片。
原因:對彈奏速度的認識模糊,聽覺差,手指功底沒跟上。
修正辦法:學會慢練,尤其在視譜最初階段,要有將每個音力度彈到底的清晰彈奏。在慢練時,注意單手旋律的句子、停頓及旋律走向,在雙手合成時,注意和聲、伴奏織體的進行。
現(xiàn)象二:處理作品時,遇到漸強或強就快彈,誤以為強就是快。
原因:對強和快的概念混淆不清。
修正辦法:分清強與快的概念上的區(qū)別,在強奏時伴有力度的驅(qū)使,但仍要保持原有的速度。
現(xiàn)象三:好彈就快彈,不好彈就放慢。
原因:節(jié)奏不穩(wěn),大腦控制及自我約束力差;
修正辦法:加強局部的難點練習,可用慢練、變奏練、疊加練等強化練習直至將難點彈奏得熟練順暢為止,再進行全曲的完整彈奏。
誤區(qū)二奏法不規(guī)范,“一句到底”
在鋼琴彈奏中能識別與分清并會做“斷、連、跳、頓、句”是對學生在練習中最基本的要求。斷,是斷奏,是在沒有連線標注下的音與音之間的斷開彈奏;連,是指連奏,是在有連線下或標有l(wèi)egato時的音與音之間連貫彈奏;跳,多是在音符的上方標有跳音記號(·)或標有staccato時的短促而輕快的彈奏(一般縮短原音符時值的一半);頓,是在音符的上方標有向下的三角符號(“▲”一般為奏原音符時值的四分之一)。當然,這些只是理論上的計算,重要的還是看作品的需要和正確的表達;句子的劃分猶如文章中的標點符號及聲樂演唱中的呼吸般貫穿彈奏始終。找出音樂的停頓、句子、段落,并通過抬手表現(xiàn)出來,是十分重要的。而一些學生彈奏時,往往忽略這一點的原因在于:
(一)對所彈作品分析不夠。
修正辦法:養(yǎng)成練習之前分析作品的好習慣。這種分析不一定要從專業(yè)的“作品分析”的角度,但至少要先分清旋律的奏法標記、句子以及作品的段落與層次;
(二)不明確各種奏法的標記和表現(xiàn)手法。
修正辦法:正確區(qū)分和演練常用的基本奏法,即“斷、連、跳、頓、句”;
(三)忽略或不會準確地分句和表達。
修正辦法:按照樂譜分句的常見形式,一般有5種抬手提示和可能,如斷線抬手(即兩音之間連線斷開并形成距離)、休止抬手、段落抬手(細雙線)、反復記號抬手和同音抬手等。
誤區(qū)三盲目拔高,“急于求成”
進入能獨立識譜階段后,一些音樂感覺好或進度較快的學生,往往容易忽視循序漸進的階段練習,認為自己可以自學了,于是超前自學,急于考級,盲目拔高,其結(jié)果往往適得其反。由于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和老師的正確指導,很多識譜及彈奏上的問題、錯誤百出,這樣勢必造成知識面窄,彈奏技術(shù)單一。其主要表現(xiàn)為:
(一)在五線譜上標注簡譜;
修正辦法:遵循傳統(tǒng)教材,由淺入深,由低到高,(對個別曲目在技術(shù)相同的前提下可以考慮跳過)。
(二)跳躍選擇課程。
修正辦法:增加練習作品的密度,強化扎實的功底,注重平時基本功的積累;
(三)忽視小品彈奏,一味求大。
修正辦法:多彈精典小品以拓寬視野,多練、多聽、多看。
誤區(qū)四心中無數(shù),粗糙彈奏
在檢查作業(yè)時,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學生,彈奏多次停斷、指法濫用、錯音連篇。老師懊惱,學生頓足。其根本原因是學生在練習時心不在焉,盲目背奏、養(yǎng)成了粗糙彈奏的“惡習”。
如何應對粗糙彈奏?在鋼琴學習中,應該說奏法、句法、指法是貫穿始終的。關(guān)于奏法和句法的劃分,前面已提到過,而指法的準確和科學的自行設(shè)計更不能忽視。
修正辦法:
1.要注重對一首作品的第一次識譜的準確無誤,“什么音?用幾指?怎么彈?”這對以后的彈奏興趣的培養(yǎng)、彈奏的準確與熟練都非常重要。
2.要在練琴時做到心中有數(shù),“要用心、要動腦”每個音符的位置、長短、指法與相應聲部的配合,聲部進出等,都要看在眼里,記在心上。
3.要將平日練習、回課與考試區(qū)別對待。平日必須做到不放過一個錯音,要慢練、細摳,而回課或考試時則要做到完整、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