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云彩與鳥共舞的水鄉(xiāng)

      2009-03-16 09:57范前江劉乾坤
      旅游 2009年3期
      關鍵詞:投食黑頸鶴大橋

      范前江 劉乾坤

      鳥語者 王高祥

      1971年生于云南會澤,會澤大橋鄉(xiāng)李家灣小學教師,1993年開始進行黑頸鶴的保護工作,15年中拍攝黑頸鶴照片2萬余幅,撰寫日記5萬余字,1998年私人貸款6萬元成立“鶴舞高原”黑頸鶴協(xié)會與宣傳館,對黑頸鶴的人工投食和協(xié)調黑頸鶴與村民的關系,進行了行之有效的嘗試。

      鳥翔天宇,鶴舞高原

      這個地方的確名不見經(jīng)傳。會澤,一個連接著華夏古老文明的高原小縣,縣城整潔而顯得有些龐大,記憶中還沒有見過這樣大的縣級城市。而她懷中的念湖黑頸鶴自然保護區(qū),除了少數(shù)愛鳥者和攝影師知道,幾乎就成了旅游的盲區(qū)。我們也是到達當?shù)夭怕犝f有這么一個好去處。

      當?shù)財z影界的朋友常去大橋鄉(xiāng)采風,我們看了片子確實感到興奮,景好,鳥也多,的確是拍攝的好地方,當下調整了采訪時間,抽出兩天空閑專程前往。

      從會澤縣城去大橋鄉(xiāng)的路是新修好了的水泥路,較為平實,車也不多,一路上田園風光頗為迷人??斓降臅r候,看到一湖清波靜臥群山之懷,坡地上的農作物綠白相間,綠色的是麥苗,白色的是農作物盛開的花。

      水庫離鄉(xiāng)鎮(zhèn)不遠,到的時候約摸17點鐘光景,陽光將樓宇樹木拉出長長的影子,色彩更為濃艷。鄉(xiāng)鎮(zhèn)府派了向導帶我們,這里是觀鳥歸巢的好地方,也是落日余暉揮金描銀的所在。

      一條長長堤壩插入湖中。這條堤壩原來是鄉(xiāng)村公路,前兩天二次增加水壩高度時才逐漸成為伸入湖中的堤壩,在湖面慢慢隱入水下。停車不久,一陣呱呱呱的聲響由遠及近而來,那是烏鴉歸巢的信號。果然,幾群烏鴉就像俯沖的轟炸機襲來一般,降到我們近前的樹上、岸上和湖邊。

      烏鴉洗澡、烏鴉銜石……在黃昏時分居然讓我們看到了這些罕見的情形。大橋鄉(xiāng)的教師王高祥有著十幾年拍鳥經(jīng)驗,帶我繞地里曬著的玉米秸桿,來到湖邊的灌木叢中。這里臨近水邊,他說有可能看到綠頭鴨或是斑頭雁。

      果然,一對綠頭鴨正在岸邊嬉水,我們兩個開始迅速摁動快門,這樣近拍攝飛禽我還是第一次,基本上就是200的長焦就可以,想想以前要用600或800的長頭才能拍到如些飽滿的畫面真是有些欣喜。

      天色越來越暗,鳥越來越多,東一群西一砣降下來。鳥歸巢了,我們也得在夕陽中回到鄉(xiāng)鎮(zhèn)住宿。第二天一早,我們要去看黑頸鶴!

      凌晨6點,王高祥敲門了:“快起來,霧要散了,冬天黑頸鶴一般7:20左右就從棲息地起飛覓食了?!睆泥l(xiāng)政府招待所到李家灣黑頸鶴棲息地,是條土埂路,越野車顛了半天,中途幾次下車步行。7:30,我們趕到李家灣,濃霧彌漫著整個水庫,冬天的云貴高原太陽出來得晚,遠遠能聽到黑頸鶴高亢的鳴叫聲,那叫聲劃破了寂靜的清晨。

      薄霧籠罩著湖面,湖里面密密地立著枯死了的玉米桿,黑頸鶴就隱在其間。黑頸鶴有著相對固定的生活作息時間,一般冬季7:15分左右離開夜宿的岸邊到周邊覓食。果然,太陽剛剛如蛋黃一般在空中隱約可見時,第一隊黑頸鶴撕破了薄霧的紗簾,成一字形向遠方飛去。

      車上還客客氣氣的,到了李家灣,王高祥就變了個人,一會跟攝影師說不要太喧嘩,一會又喊我們注意腳步聲,說黑頸鶴“喳喳”地鬧,表達著不滿呢,可護犢子了。果然,第二隊第三隊……陸續(xù)起飛,叫聲沒了,黑頸鶴走了,我們就這樣近距離地看到了它們美妙的影子。

      王高祥說,現(xiàn)在的季節(jié)黑頸鶴有些怕生人,它們剛剛從北方遷來這里,等它們熟悉了環(huán)境之后,可以走到50米左右的地方拍攝。

      陽光終于完全撩開了紗簾,那些玉米秸桿中藏著好多的鳥——有麻鴨、鴛鴦、白鸛。我們沿著岸邊的田埂且行且走,村莊靜謐,映在湖水中,天淺淺泛藍,水中的樹影富有韻律地在水波中搖來晃去,風欲靜而影不止。房舍前后,田地旁邊,水面與天空,是成百上千的鳥群,在陽光下展示著婀娜的身形和亮麗的色彩。

      這片水鄉(xiāng),是云彩與鳥共舞的天堂!

      愛鳥的攝影師

      王高祥是云南會澤人,生于1971年。人近中年的他對于鳥卻有著孩童般的純真感情,只要說到鳥,他便是熱情如火,并積極投入愛鳥護鳥的行動中。拍鳥,成了他教書以外的職業(yè)。

      我們知道,攝影是一種高消費的愛好,拍鳥就更是高消費,長焦的鏡頭不是一般人有能力購買的。作為會澤大橋鄉(xiāng)李家灣的一位小學教師,他的全年收入都不夠購買一支專業(yè)的長焦鏡頭。當我在他的鳥類宣傳館里見到那么多好圖片時,不由得問他,這些圖片是怎樣拍攝的?借機生蛋。這個回答有點黑色幽默了,一個愛鳥的環(huán)保人士為了收集資料,沒錢購置器材,就靠朋友的相機一直拍攝了10年。

      起初王高祥只是為了記錄黑頸鶴的遷徙、覓食、家庭以及生存狀態(tài)。黑頸鶴很敏感,一般人走到離它們100米的位置,就機警地飛走了,所以運氣跟時間特別重要。這么多年來他養(yǎng)成一個習慣,上班也帶著相機,路上看到有黑頸鶴,架起來就拍了,沒課時也愛到水庫邊轉悠,經(jīng)常野外一蹲就是幾個小時,他喜歡它們吃飽喝足后慢慢拍,這時候黑頸鶴狀態(tài)最舒展,昂著頭,引頸高歌,舉手投足高雅之極。

      王高祥第一次拍黑頸鶴是1993年,當時他有個“海鷗”相機,散步時看到黑頸鶴,就拍了幾張,洗出來一看,7寸的照片上只有芝麻大一個白點。他不服氣,看準黑頸鶴在哪里棲息,在附近找棵大樹,拿來木板,抱來茅草,就在樹上搭個窩隱身。他心想,這下你跑不掉了吧?沒想到黑頸鶴一眼就看穿了,前后搭了兩次窩,都失敗了。

      1996年,縣文化館的王良忠老師借給了王高祥個相機,后來拍的一幅照片參加“云南旅游攝影大賽”,得了銅獎,獎品是一個尼康FM2,這是他的第一個專業(yè)相機。2003年,他又參加“會澤攝影大賽”,得了4000元獎金,花2800元買了一個尼康F80,剩下的全部買了膠片。算起來就買過這兩個相機,這么多年來,他幾乎是靠借相機為生的。

      宣傳館門口有個啟事,說如果有社會捐贈,王高祥愿意永久轉讓一部分照片的版權,對此,他說這也是無奈之舉。黑頸鶴如果找不到食物,就會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甚至死亡。這十多年他拍了2萬多張黑頸鶴照片,撰寫日記5萬余字,如果有雜志或者研究機構需要,他說愿意連版權一起轉讓一部分,圖片我以后還能拍,心疼總比黑頸鶴餓肚子強。

      不時有人給他打電話,說想來拍黑頸鶴,王高祥猶豫了很久,最后還是回絕了。他有他的難處,一方面,希望更多的人來關注黑頸鶴,以籌集過冬的投食費用;而人一旦來了,攝影師為了追求更好的角度與距離,勢必又會打擾黑頸鶴的生活。

      這是一位對鳥充滿情感的民間環(huán)保人士。1998年他私人貸款6萬元成立“鶴舞高原”黑頸鶴協(xié)會與宣傳館,對黑頸鶴的人工投食和協(xié)調黑頸鶴與村民的關系,進行了行之有效的嘗試。

      人鶴爭食,人鶴爭地

      1994年3月31日成立大橋省級黑頸鶴自然保護區(qū),2006年2月26日正式更名為大橋鄉(xiāng)國家級黑頸鶴自然保護區(qū),保護面積12910.64公頃。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世界惟一一種高原鶴類,與大熊貓、金絲猴并稱為中國“三大國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和《國際鳥類紅皮書》都將其定為全球亟需拯救的鳥類。2002年公布全球黑頸鶴數(shù)量為7000余只。黑頸鶴的繁衍、生存離不開濕地。王高祥告訴我們,每年有一千多只黑頸鶴到這里過冬,這是不小的數(shù)量。但眾多的飛禽到來,肯定會誘發(fā)新的矛盾,那就是農作物和水產養(yǎng)殖會成為這些鳥的食物,趕還是不趕,打還是不打?

      1993年,王高祥從宣威師范畢業(yè),分配到大橋鄉(xiāng)李家灣小學教書,那一年他才22歲。他所在的小學很偏僻,現(xiàn)在一到下雨天,汽車還開不進去。學校門口有個躍進水庫,每年,一群群黑頸鶴11月初翩翩飛來,第二年4月才離開,加上家門口就是黑頸鶴的棲息地,黃昏能聽到它們歸巢時嘹亮的鳴叫聲。后來,由于黑頸鶴一年多似一年,跟村民的矛盾也就日益凸現(xiàn)出來——人鶴爭食,人鶴爭地。大橋鄉(xiāng)海拔2500余米,種不了經(jīng)濟作物,農民只能種些小麥、土豆、苞谷、蕎麥,基本上靠天吃飯,年平均收入只有679元。11月初,地里的土豆還沒收,黑頸鶴找不到吃的,只有到地里刨食土豆,這卻是農民一家?guī)卓诘目诩Z。另外,外地人常常過來偷獵。1995年一個上午,王高祥在教室上課,老鄉(xiāng)告訴他兩個鄰村年輕人提著獵槍來打黑頸鶴,他從學校一路小跑,沖上去就把子彈收繳了,年輕人被嚇著了,小聲問他:你是公安局的便衣么?

      黑頸鶴以綠色植物的根、芽為主食,越冬季節(jié)也吃地里的土豆、玉米、蕎麥,農民看見黑頸鶴在地里刨食,以為它們要吃冬小麥的種子,其實冤枉黑頸鶴了。灰鶴、斑頭雁才有偷嘴的愛好,尤其是斑頭雁,一群一群飛出去,落在剛發(fā)出嫩芽的麥地里,一吃一大片。他就把這個道理跟農民講,說得多了,他們都能理解。其實村里人對黑頸鶴很友好,把它們視作吉祥的化身,畢竟祖祖輩輩一起生活幾百年了,現(xiàn)在農民看到黑頸鶴在地里刨食,也只是揮揮手趕走,不會傷害它們。

      黑頸鶴生活離不開濕地。2005年,躍進水庫水位上升了2米,原來13.5平方千米的水域面積增加到20平方千米,村里低洼的耕地、樹木、河流、道路被淹沒。水位一漲,黑頸鶴只有重新尋找覓食地與棲息地,在天上盤旋很久,也不敢下來。新的棲息地往往離村子很近,加上農村狗多,逢年過節(jié)又愛放鞭炮,都讓敏感的黑頸鶴草木皆兵。去年有個村民說看到幾只黑頸鶴晚上沒有飛回水庫,破天荒地在山上過夜,他不信,因為這根本違背自然規(guī)律了,結果果然在山上找到8只孤獨的黑頸鶴,可見黑頸鶴確實被“逼上梁山”了。

      1998年王高祥成立了一個黑頸鶴保護協(xié)會。當時學校房子也緊張,他到銀行貸款6萬元修了棟樓房,上面做宣傳館,下面住家,宣傳資料以平時的攝影作品為主,他請人做了一些展板,又找了幾本黑頸鶴的書回來,此外還準備了一些科普讀物。因為都是私人貸款,有時幾個月都還不上一次,10年了,現(xiàn)在才還了1萬多。

      協(xié)會成員全是他的學生,外地游客來了,一般也會來轉轉。協(xié)會活動主要分為三部分:講座、觀鳥活動與投食。課外活動時間他把學生帶到宣傳館,給他們講每年黑頸鶴帶著子女,從遠方飛來尋找自己的家園;有時用相機讓他們近距離觀察黑頸鶴,學生都覺得新鮮,回去跟父母說,父母一聽,娃娃都懂這些道理了,自然也很支持。

      協(xié)會運作主要還是靠他的工資,社會捐贈蠻有限的。協(xié)會最大的一筆開支是投食。黑頸鶴剛從青藏高原飛過來,體力消耗很大,加之環(huán)境變化,常常找不到食物。幾年前,一只黑頸鶴由于找不著吃的,直接栽到一戶農家院子里;此外,碰到下雪、冰凝天氣,大雪裹地,河流結冰,也要人工投食。平時一般不投食,發(fā)現(xiàn)農民投食。王高祥還會批評他們,黑頸鶴畢竟是野生動物,長期投食會令其失去野性。

      一年投食需要大約3000元左右。他的學生也在盡自己可能幫助黑頸鶴,可因為家里窮,他們經(jīng)常自己連肚子都填不飽,隨時面臨輟學的危險。學校有9個班,每個班有個紙箱,學生會自發(fā)從家里帶點苞谷、土豆丟進去。他說,我跟他們說,每次不要超過一把,幾個苞谷粒都成,而且一定要給家里說,讓家長知道你是用來干什么。下雪天我們抱著箱子去投食,學生都很高興,這樣就培養(yǎng)了對黑頸鶴的感情。我把孩子們的故事寫成了文章—《云南會澤濕地水禽保護與青少年環(huán)保教育》,2003年獲得了“福特汽車環(huán)保獎”,也算給孩子們一個肯定與鼓勵。

      去年全國人民在電視上看到湖南遭遇冰雪災害。其實滇東北冰凝天氣也很嚴重,河流凍得結結實實,黑頸鶴根本找不到吃的。好在宜賓一個熱心人捐了1000元,他又拿了1000多,買了幾千斤苞谷,前后投了3次食。給黑頸鶴投食很有講究,一般只喂苞谷,大冬天土豆放到野外,黑頸鶴如果找不著,幾天就凍壞了,白白浪費。另外,斑頭雁也常常來偷嘴,所以事先要了解黑頸鶴的覓食習慣與地點,有的放矢。

      寒假最容易出現(xiàn)冰凝、雨雪天氣,保護區(qū)根本離不開人。王高祥十多年沒回老家過新年了,最近幾年都是把老人接到李家灣來,那時他女兒也放寒假,跟媽媽從縣城回來了。

      猜你喜歡
      投食黑頸鶴大橋
      許愿池
      相關論
      逃跑的大橋
      數(shù)鴨子
      歸來吧!精靈(連載六)
      歸來吧!精靈(連載四)
      投食
      神奇的黑頸鶴
      港珠澳大橋通行全攻略
      布拖县| 吉隆县| 罗源县| 久治县| 本溪市| 织金县| 金溪县| 千阳县| 宜宾县| 洞口县| 周宁县| 广宁县| 江陵县| 乳山市| 文成县| 大同市| 金塔县| 襄城县| 石家庄市| 夏邑县| 广东省| 哈密市| 邵武市| 瓦房店市| 玉山县| 雷波县| 麻江县| 普定县| 武强县| 玉龙| 怀来县| 贵德县| 达州市| 玉门市| 怀宁县| 夏津县| 利川市| 肇庆市| 汽车| 汉阴县|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