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秋艷
在地理教學中,充分利用地圖,把所教的知識、內(nèi)容逐一落實在地圖上。通過讀圖、析圖、練圖,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地理問題,總結地理規(guī)律,掌握地理知識。既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死記硬背、圖文分家、地物分家的現(xiàn)象,又活躍了課堂氣氛,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鞏固了所學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力、思維推斷力和想象力。
讀圖
給學生創(chuàng)造讀圖的條件教師應給學生留出讀圖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讀圖、觀察圖、分析圖,從圖中學知識、找規(guī)律、得結論,用地圖進行歸納、概括、總結,通過對地圖的閱讀,記憶點(如城鎮(zhèn)、礦山等)、線(如交通線、分界線)、面(如工業(yè)區(qū)、農(nóng)業(yè)區(qū))、帶(如氣候帶、自然帶)等等。如講區(qū)域地理時,大量直觀的概念及分布知識(如經(jīng)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陸地輪廓等)均可以通過學生自己讀圖而得出結論。學生的觀察代替教師的講解,印象更深刻,思路更明確,記憶更扎實,效果更好。
要對學生讀圖加以引導啟發(fā)在教學中僅僅讓學生自己讀圖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教師適當引導,引導學生分辨主次,逐項觀察,講清讀圖的步驟、目的,給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有目的、有計劃、系統(tǒng)地、精確而全面地進行讀圖。如在教中國地形概況時,引到學生看掛圖中國地形圖,逐次提問:1)我國西部棕色和白色地區(qū)的海拔、高原及高原以東、以北分布的幾條大山脈;2)由第一階梯向東、向北的海拔、高原、盆地,東至哪些山脈,海拔高度發(fā)生了什么變化;3)從地勢第二階梯翻越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向東,地圖上顏色的變化、海拔、地形的變化。然后結合中國地勢階梯狀分布示意圖,在地圖上找出規(guī)律,得出“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地形多種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的特點,推理出這種地勢使我國東部深受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流影響,降水豐富,也對河流的流向產(chǎn)生了影響,從而使“大河向東流”。這樣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
析圖
析圖就是通過教師對地圖的講解分析,找規(guī)律、抓重點,圖文結合,使文字知識落實在圖上,圖上知識轉換成文字敘述,從而達到強化教學、鞏固和深化知識的目的。
找出規(guī)律地理課中的地圖看起來似乎內(nèi)容繁瑣,雜亂無章,實際上是一件件事物的簡單疊加。教師要善于找出規(guī)律,層層分析。
抓住重點地理課中的每幅圖,其上面的內(nèi)容都有主次之分,教師要善于辨清主次,排除次要信息的干擾,抓住每幅圖的核心和主旨,從而使每幅圖的主體形象更加鮮明、生動。
善于聯(lián)想在地理教學中,根據(jù)地圖的特征,聯(lián)想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把抽象的地圖形象化、擬人化,讓學生記得容易、學得輕松。如世界地理中,阿富汗像一片枯葉,朝鮮像白兔,伊朗像草帽……通過對地圖的這種聯(lián)想、分析,學生記圖、繪圖變得簡單可行。
析圖的最佳方式就是教師邊講邊畫。教師在課堂上用彩色粉筆徒手作圖,邊講邊繪,使每一知識點一出現(xiàn)便在圖上落實,圖文融合。這種形式變化靈活,可加可減,能更加鮮明生動的揭示地理事物的變化、發(fā)展過程,使學生的視聽感官處在同步活動中。譬如在講區(qū)域地理時,首先勾畫地理輪廓,然后用不同色彩的粉筆邊講邊畫出山脈、河流、湖泊、海洋、城市。講到礦產(chǎn),用不同的符號;講到農(nóng)產(chǎn),畫出不同的代表圖案;講動物,用粉筆畫出不同的動物。這樣一來既形象又好記。教師的動作、不同的色彩圖案強烈作用于學生的感官,產(chǎn)生深刻的印象。
練圖
練圖主要是指圍繞地圖進行的填地圖冊、記地圖筆記、仿繪地圖、補繪地圖、繪制地圖等練習。通過多次勾繪山脈、河流、行政區(qū)等圖,學生對這些區(qū)域的輪廓、海陸位置關系、海岸線狀況、區(qū)域間的位置等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在大腦皮層中留下深刻的痕跡,形成清晰而準確的地圖表象。學生習慣以圖記文,圖文順利轉化,大大提高了學習地理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學生練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指導學生做填充圖冊中的填圖題,并復印、描圖等。如在講世界海陸分布時,七大洲的輪廓及大洲與大洋的相對位置是學習的重點。在引導學生練圖時,可先讓他們做填充圖冊上的相關內(nèi)容,然后再反復描圖,填上名稱。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有了初步印象。其次讓學生仿繪地圖、記地圖筆記等。教師以板圖示范,學生在下面繪草圖,或者仿照地圖冊進行繪圖,通過眼、手、腦的同步運動,幫助學生樹立起地理知識的空間概念,在頭腦中形成地圖表象。最后就是讓學生記憶繪圖練習,這是練圖的較高層次(一般不要求全部學生做到)。學生自繪地圖,把大腦中的地圖表象提取出來,像教師板圖一樣。如前面所說的繪制海陸分布圖,學生在填圖、描圖、仿繪地圖的基礎上,憑借大腦中的地圖表象先畫出東西兩半球及重要緯線赤道、回歸線等,然后再將七大洲的輪廓及大致位置繪于圖上。這樣世界海陸輪廓及分布就牢牢扎根于學生的頭腦中。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新軍屯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