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話中發(fā)現(xiàn)變化 溝通促進傳播

      2009-03-24 05:30馬建國
      中國記者 2009年2期
      關鍵詞:倫敦英國北京

      馬建國

      剛剛過去的2008年,中國歷經冰雪災害、四川地震、北京奧運會等震驚中外的大事。期間,作為新華社駐倫敦記者,筆者做客英國廣播公司BBC訪談節(jié)目,應邀到愛丁堡大學與英國電視著名主持人和美國《新聞周刊》記者辯論、在泰晤士河畔與英國同行對話,從中發(fā)現(xiàn),日益擴大的中國影響力已使英國媒體不可能忽視中國,而在關注中國的同時,西方媒體卻仍然戴著自己的“有色眼鏡”,但變化也在悄然發(fā)生。

      “中國”成了英國媒體熱點

      不能說英國媒體365天都關注中國,但沒有哪家媒體能夠忽略中國;不能說英國媒體客觀報道了中國進步的每個腳步,但在他們習慣的“質疑”、甚至有些偏見的報道中,中國在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中日益增加的影響確實日益彰顯。

      談到北京奧運會,在驚嘆北京奧運場館建設速度和輝煌,奧運會組織工作井然有序的同時,英國人會發(fā)一些不同的議論,同時也毫不掩飾地嘆息,“中國人把奧運會的標桿抬得過高,四年后的倫敦奧運會無法企及”。

      英國有對中國經濟的正面報道,但即使是所謂客觀、正面的報道,字里行間也總有一些“定語”詞匯或短語,一些“背景”段落,不經意間使讀者把中國經濟與“問題”聯(lián)系起來。

      2008年終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亞洲研究中心一次小型圣誕聚會上,與十多位英國中國問題專家的對話似乎從另外一個角度證實了筆者對英國同行關注中國的判斷。

      他們說,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被英國媒體如此高頻率地報道,盡管其中帶有偏見或讓中國人感到不習慣甚至反感的定語,但“中國”成為高頻詞匯本身就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了中國在全球地位的提高。

      向世人講述中國發(fā)展背后的文化淵源

      8月23日,筆者應邀作為嘉賓與BBC主持人嘉文·艾斯勒、巴基斯坦一家報社的駐倫敦記者、《華盛頓郵報》駐倫敦記者和德國《世界報》駐倫敦記者就北京奧運會等相關話題進行現(xiàn)場討論;10月27日,筆者還應邀專程到愛丁堡大學與英國著名電視主持人林夕(LINGSEYHILSUM)、美國《新聞周刊》駐上海記者鄧肯(DUNCANHEWIT)以“21世紀媒體與發(fā)展中的中國”進行辯論。

      在全球直播的英國BBC電視臺做嘉賓短短半個小時訪談讓我有機會告知英國同行:北京奧運會成功的背后有中國人熱情好客的文化淵源,而西方人拿著放大鏡看所謂中國人權問題、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問題等,這些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則從更大視角有自己的解讀。

      BBC主持人關注的北京奧運話題首先是:北京奧運會巨大成功之后,倫敦奧運會預算只有北京的一半,倫敦能不能與北京競爭?中國人投入多,一方面是中國人熱情的體現(xiàn),一方面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展示。報道不同的國家,了解這個國家的文化特別重要,不然,難免偏頗和走形。

      熱情好客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中國改革開放已經30年,經濟發(fā)展有目共睹。我是1963年出生的,小時候有時就會挨餓。而即使在那個時候,如果在一個窮困的農村某家有親友來訪,哪怕家里恰好沒有雞蛋,他也會到鄰居家借幾個雞蛋給客人吃。這種熱情是中國人對客人的尊重,中國人的待客之道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今天中國人待客已不用再借雞蛋,能夠第一次接待世界各地如此多運動員,中國人花的錢是值得的,也不會浪費。

      倫敦奧運會預算已經從最初的24億英鎊提高到93億英鎊(當時匯率大約是1英鎊兌換14元人民幣)。英國仍有不少人為倫敦奧運會的錢發(fā)愁。

      在與BBC一位編輯聊天中,我告訴對方,中國改革開放30年之后,不要說北京市民和全中國的國民,就連居住在海外的華人都把北京奧運會當成自己老家的大事。北京奧運會漂亮的“水立方建筑”所花費的1億多美元就來自中國大陸以外華人的捐助,這里面有多年居住在英國、美國,中國香港、臺灣,法國、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南非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華人的錢。

      與英國電視“名嘴”PK

      愛丁堡大學組織的主題為“中國:與世界對話”講演實際上是筆者在古色古香的愛丁堡大學總部大廳與英、美兩位同行在200多蘇格蘭學者和市民面前的更具學術性的智力PK。

      英國電視“名嘴”林夕是BBC獲獎記者,曾在北京常駐兩年多,而鄧肯則作為BBC記者在北京和上海常駐多年,現(xiàn)在是美國《新聞周刊》駐上海記者。與這些“中國通”討論媒體與中國這個話題,某些西方同行抓住中國某些技術性失誤或連中國政府自己都正在力圖改變的不足之處不放,而筆者則從文化角度講述中西文化的差異,讓聽眾從中華5000年文化中了解中國何以在改革開放30年內發(fā)生如此地覆天翻的變化,一躍成為GDP全球第四的經濟大國。

      鄧肯說,包括他在內的“老外”,特別是多數(shù)當過記者或仍然在當記者的“老外”,習慣于“看問題”,習慣于用懷疑的眼光看問題,在他們的眼里,問題才是新聞,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的發(fā)展是驚人的,中國高層顯然注意到了西方記者對中國的報道和評論。

      筆者的回答是,市場經濟是一個民主經濟,民主在中國有自己的形式,中國的民主、法制也正在發(fā)生著可喜的變化,中國政府正在大力推進的“以人為本”的人與社會、經濟與環(huán)境、中國與世界和諧發(fā)展為核心的科學發(fā)展觀也正是中國高層對包括西方媒體在內的世界人民關注的問題的一個最好回答和行動。

      像世界任何國家一樣中國也有問題。有位黑人青年向我提問關于出口非洲時一些廉價劣質商品問題。

      對此,我回答說,中國是個大國,是個有講面子文化的古國。中國人不想讓任何劣質產品走到國外,那樣太沒面子了。但中國是個大國,出口官員幾乎不可能對所有商品都檢驗到位,還有非法出境的產品。除了管理問題外,市場經濟中,有些唯利是圖者也會把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運到別的市場。正如有的比喻所言,中國要開放,要打開窗戶透透新鮮空氣,期間就可能會飛進蒼蠅、蚊子。這些劣質商品可能就是那些蒼蠅和蚊子。

      如此回答在會場引起一片掌聲。林夕女士也站起來與筆者擁抱,對我們成功的辯論會道賀,并開玩笑說,我們進行了一個“和諧的辯論”。

      猜你喜歡
      倫敦英國北京
      英國的環(huán)保
      北京,離幸福通勤還有多遠?
      北京春暖花開
      北京的河
      歐盟同意英國“脫歐”再次延期申請
      淘氣大偵探暴走倫敦
      北京,北京
      去往倫敦
      英國圣誕節(jié)
      倫敦暢游記(一)
      个旧市| 嘉鱼县| 襄城县| 梁平县| 教育| 大邑县| 抚松县| 泰来县| 大姚县| 永德县| 禹州市| 龙井市| 新巴尔虎左旗| 永安市| 台州市| 蒲城县| 叶城县| 海原县| 长岛县| 阿巴嘎旗| 甘泉县| 怀安县| 临安市| 于田县| 长兴县| 永昌县| 朝阳区| 北海市| 高平市| 许昌市| 双城市| 贵阳市| 闻喜县| 久治县| 红桥区| 普宁市| 宜州市| 大理市| 漾濞| 吉林市| 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