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 家
既然自來水、燃氣、燃油和污水等液、氣態(tài)物資在一定壓力下通過地下管道可以實現大規(guī)模持續(xù)運送,那么城市和鄉(xiāng)鎮(zhèn),跨地區(qū)甚至跨國的日常消費品和其它貨物是否可以采取類似方式,把貨物包裝在類似彈丸之類的容器內,然后在一定壓力下通過管道,從始發(fā)地快速遠程運送到目的地,從而節(jié)約船舶、卡車和火車等運輸這一環(huán)節(jié),由此可以緩解地面海陸空交通運輸壓力、減少廢氣排放、強化環(huán)境保護、提高貨運效率和效益。這個貌似簡單不過,無需高科技投入,通過地下管道輸送貨物的開發(fā)研究工程目前在德國、荷蘭、比利時和法國等一些西歐發(fā)達國家十分盛行。
100年前的技術
據歐美等發(fā)達國家媒體報道,一些西歐國家目前越來越認真地在研究規(guī)劃和投資開發(fā)其消費品和其它貨物的自動地下輸送管道網絡,并且將其稱為僅次于公路、鐵路、航空和水運之后的人類社會第五大運輸模式。在不少人看來不可思議的這個所謂第五大運輸模式其實是綜合各種優(yōu)勢和成熟技術和高科技兩者結合和互補的產物;載有貨物的膠囊丸可以如同子彈那樣在地下管道內強大壓力下連續(xù)超速前進,這種地下管道彈丸載體運送方式必將進一步推動物流產業(yè)的大發(fā)展;目前管道輸送模式僅僅適用于燃氣、自來水、石油和其它液態(tài)或者氣態(tài)物質。
早在19世紀中葉,郵件和小包裹運輸網絡在歐洲國家和世界各地城市中已經相當普遍,有不少郵局和商店就使用被稱為壓縮空氣動力郵電網絡的管道專門用來輸送和收發(fā)郵件和小包裹,到20世紀法國巴黎和德國柏林各自已經擁有長達400公里的壓縮空氣動力郵電城市網絡,不少貨運管道直接平行鋪設在地下污水溝道內,不少管道是雙向運送貨物,在壓縮空氣壓力下接連輸送,直至2002年,捷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格的一些城市商店,商場和辦公大樓中還可以看到這些古色古香的專門用來快遞郵件和小包裹的壓縮空氣動力系統(tǒng),后來徹底毀于當年發(fā)生的洪澇災害;美國許多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還在使用專門用來快遞郵件和小包裹的壓縮空氣動力管道系統(tǒng),直至進入20世紀50年代,由于美國汽車工業(yè)迅速發(fā)展和其它新型通訊技術的成功開發(fā),這些管道系統(tǒng)才全部由汽車貨運取代。該系統(tǒng)的功能方式通常是把貨物包裝在一個靈巧容器內,然后采用空氣壓力把這個宛如彈丸的靈巧容器沿著管道內壁像接力賽地似的彈射到目的地,據一些西歐國家專家現場測算,其時速可以達到35公里(25英里),遠遠超過當時通過其它機械和人力搬運速度。壓縮空氣動力管道輸送技術十分古老,或者算是技術較成熟的一種,但是當代社會采用這種成熟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空氣動力學、物流學、材料學等高科技相結合方式地下管道輸送貨物方式畢竟是一種新技術開發(fā)。
進入20世紀60年代,許多國家又開始十分起勁地開發(fā)研制貨物輸送地下管道網絡,不過其直徑明顯擴大,以便大幅度提高管道系統(tǒng)貨物運量、效率和效益,這些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法國和德國等等。原本正在徹底淘汰的這種管道貨物輸送系統(tǒng)模式所以能夠再度復興,其原因就是現在的路面交通越來越擁塞,促使人們終于發(fā)現速度快和效率高的卡車貨運不僅要耗費價格越來越不菲的大量燃料油,而且還要排放廢氣,造成空氣污染等等;為了讓汽車暢通的街道公路不斷延伸和拓寬,寶貴的城市土地被大量用于筑路。使貨運汽車在交通道路擁塞的城市中遞送郵件包裹的平均速度竟然低于19世紀壓縮空氣動力管路的郵電系統(tǒng),而前者在石油價格飆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法律法規(guī)越來越嚴峻和成本控制地位不斷提高的現代社會中暴露的弊端也越來越多。但是啟用于19世紀建造的這種壓縮空氣動力貨運管道系統(tǒng)的缺點就是需要分段空氣加壓,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其輸送路程受到限制,于是專家們在原來的管道貨運系統(tǒng)基礎上采用能源利用率更高超的電動系統(tǒng)代替相對落后的空氣壓力系統(tǒng),快速推動貨運載體在管道內快速移動,從理論上講,在技術方面猶如現代化無人駕駛電氣火車那樣的電動管道貨物輸送系統(tǒng)可以無限制延伸,而且密封在管道內的貨物輸送速度可以大幅度提高,如果再與皮帶輸送和自動貨物揀選等設備配套,其地下貨運管道自動化功能和高超效率可以進一步擴大。
連通歐洲三大港口
現在的德國,荷蘭和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在投資開發(fā)其地下物流網絡的時候,正在將集裝箱化運輸原理用于貨物的自動地下輸送管道網絡,其規(guī)劃就是通過地下自動化貨運輸送管道把世界排名榜中前十名內三大歐洲港口,即像德國漢堡、荷蘭鹿特丹和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鏈接起來,以便大幅度減輕這三大歐洲港口集裝箱運輸道路交通擁塞,如果不采用集裝箱化地下管道運輸模式,到2020年,按照目前這三大歐洲港口的港口道路基礎設施功能,則這三大港口通往歐洲腹地的道路交通將擁塞到癱瘓的地步。于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大學率先設計和推出其地下物流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以通過地下無人駕駛管道,在港口碼頭、集裝箱堆場、配送中心、儲運場地和大型客戶之間快速傳送20英尺和40英尺規(guī)格的集裝箱,因此該系統(tǒng)的另外一個名字是地下集裝箱輸送管道;據歐洲媒體透露,目前長度為21公里的該地下集裝箱運送管道主要由電動傳送帶和電子信息網絡等設備組成,全自動遙控,每天24小時輪軸運營,目前日均傳送40英尺集裝箱5500只,今后還可以增加。
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所設計規(guī)劃的地下貨物自動輸送管道名叫“貨運膠囊丸工程”(the CargoCap project),其最大特色就是設計精巧,管道直徑為1.6米,所謂膠囊丸貨運載體全部按照歐洲通用的托盤尺寸制造,貨物可以直接通過皮帶盤或鏟車配載到彈丸式車廂內,管道運營效率高,初步規(guī)劃該自動貨物輸送管道網絡長度為150公里,整個地下管道貨運網絡不追求龐大的載運量,全部由無人電動機車在管道中全自動牽引飛速行駛。如果說比利時的地下貨運管道還在繼續(xù)規(guī)劃設計,那么德國的地下貨運管道已經進入試車階段;據說德國投資開發(fā)的地下貨運管道網絡的貨物“膠囊丸”載體均配備雙套,甚至三套電動機,一旦其中一臺發(fā)生故障,另外一臺立即頂提上去,牽動貨物載體繼續(xù)前進,如果再壞掉一臺,還有第三臺電機自動頂上,因此運營穩(wěn)定,在地下管道內連續(xù)行駛的保險系數大。德國研制的全自動貨運地下管道系統(tǒng)方案與荷蘭十分類似,而荷蘭的全自動貨運地下管道系統(tǒng)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葉就開始運營,可謂捷足先登,目前荷蘭和德國的地下貨運管道每750米設立一個站點,收發(fā)貨物,每一個地下管道樞紐站負責向1000–5000家客戶收發(fā)貨物,這些客戶包括商店、工廠、大賣場、倉庫、車站、機場、港口碼頭等等,服務對象還包括網絡購物消費者、郵件包裹收發(fā)人等等,服務覆蓋面擴大到全國各大城市。
投資與建高速公路差不多
目前全自動地下貨運管道,在規(guī)劃設計和建筑技術方面已經沒有多大的問題,關鍵是其初期投資總額十分龐大。荷蘭交通運輸部門測算,其地下物流基礎設施全國性網絡投資總額將超過600億歐元,而且這是十年前的估算,現在可能要超過1000億歐元,但是必須指出,高速公路交通網絡的投資總額與地下物流基礎設施不相上下,而地下物流基礎設施基本上不占用城市地面,一旦建成,將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德國魯爾大學霍爾蓋·貝克曼博士(Dr.Holger Beckmann)于2007年指出,自動化地下貨物運輸是在城市地下排污水管道系統(tǒng)概念基礎上發(fā)展起來,早在1843年就有一些德國城市建筑規(guī)劃專家提出了這樣的設想;他們認為,幾乎全部鋪設在地下的給排污水系統(tǒng)可以連接各家各戶,通往四面八方,為什么不可以讓貨物通過縱橫交叉的地下管道系統(tǒng)運到各地?如今世界各地交通運輸網絡的老大難問題就是道路交通擁塞頻繁發(fā)生。聯(lián)邦德國道路交通擁塞頻繁,目前造成的年均經濟損失達到1000億歐元,如果再不創(chuàng)新改革現有的交通運輸網絡模式,預計到2020年德國因道路交通擁塞經濟損失總額將翻番。
霍爾蓋·貝克曼博士初步核算,由于無需大規(guī)模深挖地下溝道,只要采用目前城市地下污水管道開挖的先進技術,在路線上每擱大約1-2公里設立一個豎井,把特殊材料制成的管路放入豎井,然后在電腦控制機械推動下,從豎井用推壓機械沿著水平方把管路向前頂進到前面一個豎井,然后再從該豎井繼續(xù)向前推進管路,管路鋪設均在地下悄悄進行,地下膠囊式貨運管道其直徑大約1.6米,甚至小于德國城市普遍采用的直徑2.8米的地下污水管道,建設來回雙向地下貨運管道的造價為每公里300萬歐元,而在德國魯爾那樣稠密城市地區(qū)建筑一條同樣長度的地面公路造價1300–1500萬歐元,還不包括環(huán)境生態(tài)保護和其它社會資源管理費用;而建筑地鐵和輕軌建筑費用則更加昂貴。
至少在德國,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地面交通運輸貨物可以轉到地下管道。目前反對彈丸式貨運地下管道規(guī)劃的人并不多,主要是來自現有的卡車運輸公司,公路收費站和鐵路運輸公司,他們可能擔心,一旦變成現實,膠囊彈丸式貨運地下管道會搶走他們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