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偉 范林肅
“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是一種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樹立學生自信心,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健康和諧成長的現代教育思想和素質教育思想。
一、愛是實施“成功體驗”的基礎
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只有跟學生做好溝通,搭建起相互信任的橋梁,才能心靈相通。學生有話才敢跟老師講,才肯跟老師講,才樂于跟老師講。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班級工作中,處事公正,尊重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皼]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支撐教育的基石”。在我擔任班主任的二十多年時間里,我總是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既然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總是難免的,這就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視角看待孩子、審視孩子,從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選擇合適的方式方法,予以正確的引導。
二、開放、民主、和諧的課堂是“成功體驗”的主陣地
“成功體驗”總是體現在課內外點點滴滴的小事上,而課堂又是其間的主陣地。
首先,“寬嚴有度”是教師建立威信的基礎。寬容不是放縱,嚴謹不是專橫。作為教師,在課堂上對自己所說的話,對自己所提出的要求,對正常的課堂常規(guī)、秩序要求,都要有章有法,綱舉目張,讓學生有章可循,有序可遵。要求學生做到的,有布置有檢查,有獎有懲。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說到就能做到者”,從而在學生中樹立威信。
其次,要在課堂上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臺,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新課程改革倡導樹立新型的大課程觀、學生成材觀、教師觀、師生觀,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改“先教后學”為“先學后教”的教學方式,重視課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全面落實,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打造“民主、和諧、高效”的課堂,真正實現“我的課堂我做主”“我的學習我做主”的終極個性發(fā)展目標。因此,我注重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他們對課堂學習的興趣,包括搜集信息、處理信息、應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體現在外在形式上就是鼓勵學生大膽地說,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敢于辯論,積極動腦思考,積極探究解決,不懂的地方敢于請教,合作小組之間優(yōu)劣互補,共同提高,形成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民主、和諧、探究的良好課堂氣氛。這樣的方法與策略,使課堂成為了“活”的課堂、“靈動”的課堂、“建構生成”的課堂。學生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思考者、人人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真正地成為了學生自己的課堂,享受的課堂。
第三,實行“小組合作互助”,實現班級、團隊“成功”。為了實現班級的整體提升,在班級管理、課堂教學上,我還合理搭建了“小組團隊”。方法是:對學習、衛(wèi)生、紀律、文明、路隊5項進行了量化分解,確立了權重分值,合理、均衡地組建小組,選擇充滿活力的、富于責任感的優(yōu)秀學生做小組長,帶領自己的小組與別的小組比賽。對在單項表現突出的“小組團隊”予以小紅星、小紅旗獎勵,這極大地鼓舞了各小組的積極性,為了爭紅星、奪紅旗,各小組出謀劃策,爭先恐后,紛紛激勵、帶動、幫助、提醒自己小組的隊員,共同努力,實現“小組”的創(chuàng)優(yōu)保先,帶動和促進了班級各項工作的整體提升。
三、創(chuàng)設不同情境,為學生的個性特長展示提供“成功體驗”的平臺
“成功體驗”不僅僅體現在課堂上,更貫穿于學習、生活、活動各個方面。
一方面教師要做到善于識人知人,“人盡其才”,充分挖掘展示學生的個性特長。前面講到“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要真正把學生的長處挖掘出來,讓其在某一方面感受“成功體驗”,還是離不了老師的仔細留心,體察入微,因時設境,合理引導。小學生畢竟年齡小,還缺乏明鑒是非的能力,再加上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學生獨生子女多,往往拿自己長處比別人的短處,做事先考慮自己,所以,老師的主導作用,尤其是為某些學生量身定做的活動、提供的舞臺仍是讓不同學生體驗成功的主要手段。如讓喜歡讀課外書的同學講故事,讓作文好的同學朗讀自己的范文,讓繪畫突出的學生辦黑板報、辦小報,讓體育特長的學生當體育委員,讓普通話好的同學領讀課文,讓體格壯的同學管理班里的飲水機……例如,我班學生朱健濤學習成績不太好,但熱愛勞動,我讓他主管班級衛(wèi)生。他把班里的衛(wèi)生管理得井井有條。我及時表揚,他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傊?要讓學生感受到在自己的小組里,在自己的班級里,在自己的學校里,自己還是對別人有用的人,而不是一無是處,可有可無的人。
二是要結合不同的實踐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如母親節(jié),鼓勵班里的孩子給自己的母親獻上一束花、送上一張賀卡、寫上一句暖心的話……這無疑會迎來父母的贊美,讓孩子體驗到成長的樂趣。藝術節(jié),讓學生上臺表演節(jié)目,享受展示的成功樂趣。春游踏青,感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樂趣?!懊刻熳鲆患覄帐隆?體味勞動的樂趣……
“讓成功伴隨學生成長”實施以來,班級的面貌變化是明顯的。學生喜歡上了自己的老師、自己的同學、自己的班級、自己的學校。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了,動起來了;課堂變得開放了、和諧了、效率高了。班級的各項工作帶起來了,學生家長也愿意把孩子送到班里了,社會上對學校的認同程度也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