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兵
青山村的李大根,干了二十多年的木匠,手藝好得遠(yuǎn)近聞名。這一年,他扔下斧頭,當(dāng)上了村主任,隔三差五地去鄉(xiāng)里開開會,在村里的廣播里講講話,日子過得愜意得很。
李大根有位妹夫,叫馬小墩,也住在青山村。這馬小墩一向很尊重李大根,遇事喜歡跟李大根商量,找李大根幫忙。自從李大根當(dāng)上村主任后,馬小墩就對他更信服了。
這一天,李大根路過妹妹家的門口,被馬小墩給攔住了,說有事請他幫忙。李大根不自覺地將腰桿一挺:“啥事?”卻見馬小墩拍拍自家的大門,道:“哥,這兩天,這門不知怎么,老是關(guān)不嚴(yán),您給整整吧?!崩畲蟾挍]說,扳過那門板掃了兩眼。到底是多年的木匠,就在那眨眼之間,李大根已看出了毛病所在。只見他拿起一把榔頭,在門板上隨手敲了一下,再關(guān)上一試,嘿,竟不見一絲縫隙。這時,忽聽一陣喝彩聲響起。他回頭一看,原來,不知何時,身后來了幾個看熱鬧的鄰居。李大根一愣,緊接著,臉忽然紅到了耳根。
這事過去沒多久。一天下午,李大根正在家里吃力地寫著一份鄉(xiāng)里要的報告,馬小墩忽然闖進(jìn)門來,請李大根去他家一趟。原來,馬小墩家豬圈里的木圍欄,被他家的那頭大肥豬給拱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洞。馬小墩怕那頭豬會乘機溜走,就趕緊來找李大根幫忙。李大根聽了,半晌沒作聲,后來,經(jīng)不住心急的馬小墩連聲催,這才慢吞吞地找出工具,跟在馬小墩身后出了門。
一路上,碰見了不少的村民。大家看見在李大根的手里,拿著那已有很長時間沒使過的木匠家伙,都好奇地問李主任干啥去?李大根沉著臉不作聲,而急著趕路的馬小墩,則大聲地一一代答。
到了馬小墩家的豬圈,李大根三下兩下,就將那木欄上的窟窿給補結(jié)實了,所花時間不超過兩分鐘。但接下來,李大根卻在妹夫家整整待了一個鐘頭。在那一個小時時間里,李大根一直不停地和馬小墩促膝談心——最后,他拍了拍大張著嘴的馬小墩的肩膀,語重心長道:“小墩,以后,如有像今天和上次那樣的小困難,你就自己克服一下,不要去找我了,影響不好嘛!但若遇到大事情,你一定要跟我說……”
在這之后的半年多時間里,馬小墩沒去找過一次李大根。李大根見自己做的“思想工作”起了效果,自己免去了在眾目睽睽之下,去給妹夫辦那些有損主任形象的小事情,不免有些洋洋得意。
這一天上午,李大根正在村委會辦公室里翻報紙,忽然,電話響了,一接聽,原來是馬小墩打來的。他不禁皺了一下眉頭。
只聽馬小墩在電話里火急火燎地說:“哥,您快來我家一趟,幫我一個忙!”李大根推托道:“我正忙呢!”就聽馬小墩在電話那邊又道:“哥,您可一定要來幫忙?。〔蝗?,我們一家三口可就吃不成飯了——”
李大根聽到這里,也急了:聽口氣,一定是有人欺負(fù)上妹夫一家了,并且欺負(fù)得還不輕,連餐餐都少不得的飯都不讓妹夫一家吃上了!這可不是什么小困難,而是大事情,我得趕緊去看看。這一急,李大根連話都沒讓馬小敦在電話里說完,就把聽筒一放,然后飛快地朝馬小墩家跑去。
馬小墩家離村委會辦公室有四五百米的距離。李大根一邊氣喘噓噓地跑,一邊在心里頭直念叨:馬小墩,幫你做小事,我怕別人小瞧主任我;但像這種“吃不上飯”的大事,你就是不請我,我也要去幫忙——我就是那辦大事的人……
李大根在路上一路猛跑的樣子,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大家都感到很奇怪:這李大根自從當(dāng)上村主任以后,走起路來總是四平八穩(wěn)、不急不緩的,今天這么風(fēng)風(fēng)火火,這是咋啦?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之下,大家紛紛跟在李大根的后面跑起來,想看個究竟。一時間,只見人流滾滾,涌向馬小墩家。
功夫不大,李大根跑進(jìn)了馬小墩家的院子。奇怪的是,院子里沒別人,并且一片安靜,看上去像是啥事也沒發(fā)生過,只有馬小墩一臉焦急地站在大門口。李大根剛想開口,卻見馬小墩指著涌進(jìn)院子里的那一大群人,結(jié)結(jié)巴巴地道:“哥、哥,你帶這么多人來干啥?”
李大根喘了幾口大氣,然后擺了擺手高聲問道:“小墩,到底啥事會讓你們一家吃不上飯?”
只見馬小墩用手往堂屋里一指:“哥,我家的飯桌壞了。您是木匠,快給修一修吧,不然,我們一家三口,可就真的沒飯桌吃飯了!”
李大根聽了這話,再回身望了望眾人,腿一軟:得,這不還是木匠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