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總理周恩來生活很儉樸,但他卻是世人皆知的美食家。因為他生于淮揚菜的發(fā)祥地楚州城,因此對淮菜更是情有獨鐘。紅燒獅子頭便是周恩來特別喜歡吃的一道菜。
7年不吃紅燒獅子頭
據(jù)周恩來生前廚師安振?;貞?,建國初,總理特別忙,我們這些在總理身邊做服務工作的人員都希望他老人家能吃得好些,睡得多些,以適應他那沒目沒夜地大強度的工作。我一到西花廳上班便問在總理身邊做幕多年的老廚師王詩書、桂煥云他們,總理最喜歡吃的有哪幾道菜。王師傅、桂師傅告訴我,總理喜歡吃燴干絲、紅燒百葉結、紅燒獅子頭等。這樣我心中就有了數(shù)。
安師傅深情地回憶說,燴干絲、紅燒百葉結等做起來比較簡單,而紅燒獅子頭在選料、配料和制作上都有較高的要求??偫黼m然喜歡吃,每星期也只準許做一次,最多兩次。有時為了保證他的營養(yǎng),我們便趁西花廳有客人時盡量找機會多做幾次紅燒獅子頭。
1958年“大躍進”之后,我們國家遇上7前所未有的天災人禍,全國人民都處于饑寒交迫之中。作為新中國總管家的周恩來等開國元勛們均表示一定要甘苦如民,與全國人民共渡難關。總理堅持不吃肉、蛋、魚類食品,獅子頭便再也上不了他的餐桌。直到1965年國民經(jīng)濟完全好轉了,他才又允許為他做紅燒獅子頭。
兩次親自下廚
周恩來不僅喜歡吃紅燒獅子頭,而且還會自己動手做。那是因為他10歲時,兩個母親相繼去世,他便挑起了“當家”的擔子,而且能“佐理家務”,井然有序。他自己說的“佐理家務”中,便包含著燒飯做菜。后來周恩來東渡日本,西旅歐洲,都是一個人獨立生活。日本菜、法國餐,他都品嘗學做。有人說:“周總理不僅是美食家,而且還是一位做菜高手。”不過他因為工作太忙,要他處理的國家大事太多,也就很難有機會讓他到伙房展示他的廚藝了?,F(xiàn)在,有史實記載的他親手做紅燒獅子頭的是兩次。
1941年冬季,也就是那年的11月下旬的某一天,由于年初蔣介石發(fā)動了震驚世界的“皖南事變”,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在重慶的所有進步人士的心頭都有著沉甸甸的壓抑感。能夠駕馭政治氣氛的周恩來選中了當時陪都重慶的話劇作為突破口,讓他們先后排演了《天國春秋》和《棠棣之花》等劇目,使山城氣氛終于活躍起來。周恩來十分高興,便提出請當時在重慶的文藝界朋友們到周公館玩玩,吃頓飯犒勞大家,并明確地對人們說:“只要不是壞人一律歡迎去周公館。”
周恩來請客的消息一傳出,人們便奔走相告,不管是請到的,還是沒請到的,得到消息后幾乎都不約而同地趕到了周公館,整個樓底四間房子和一個小天井塞得滿滿的。到場的有陽翰笙、陳白塵、鄭君里、舒繡文、白楊、張瑞芳、秦怡等100多人。開飯時,周公館的桌覺、碗筷都不夠,但所到的客人都不以為忤,反而談笑風生,相聚甚歡。
請客的主人周恩來跟大家說了幾句客氣話之后,便系上圍裙,親自下廚為客人們做他的拿手家鄉(xiāng)菜——紅燒獅子頭。文藝界的朋友們一見這道色、味、形俱佳的菜肴時,又是周恩來親手做的,所有筷子便一齊指向“獅子頭”,很快便一掃而光。當時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化組組長,后來曾任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的徐冰幾十年后還回憶說:“周總理在重慶做的那道紅燒獅子頭的美味確實令朋友們回味了很久很久,有的人終生都不會忘掉?!?/p>
1952年的7月9日,是周恩來六伯父、中央文史館首批館員周嵩堯先生的80壽誕。周恩來請來在北京的周家親屬,為老人舉行祝壽家宴。當時他的弟弟周恩壽和王士琴夫婦以及他們的侄兒、侄女輩們共10多人齊聚西花廳。周恩來、鄧穎超帶頭舉杯向伯父敬酒,交待在京親屬有空時多陪六老爺子說說話,以打消老人晚年的寂寞。席問,周恩來也親自下廚為六老爺子制作紅燒獅子頭。由于他燒制的口味好,孩子們均爭先恐后地吃,而對于飽經(jīng)滄桑80年的周嵩堯老人來說,他吃著由身任國家總理的侄兒做的這道家9菜,就更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了。
給運動員夾菜
1961年4月,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我國乒乓球代表隊一舉奪得男子團體和男女單打三項冠軍。周恩來十分賞識這些為國爭光的青年英雄們。他和鄧穎超決定在4月21日請中國乒乓球隊到西花廳家中作客。
運動員們整整坐了兩桌,鄧穎超特意把兩位世界冠軍莊則棟和邱鐘惠安排在周恩來的兩邊。同周恩來一起陪客的還有國務院副總理羅瑞卿和國家體委主任榮高棠等人。
開席后,也就四菜一湯。周恩來入席后就說:“我今天不能向你們敬酒,就敬菜。這幾個菜是我特意讓廚師做的,是我們淮安的家鄉(xiāng)菜。尤其是這盤獅子頭最有代表性,也是我最愛吃的萊,我還會做,就是沒時間,不然我一定親自為你們做這道菜。”說著,他就把其中的一只“獅子頭”用筷子夾成四瓣,并把其中的一瓣夾到邱鐘惠的碗里。直到1998年2月28日,為紀念周恩來百年誕辰,來到淮安的邱鐘惠還深情地回憶說:“我覺得總理夾給我的獅子頭比金子還要珍貴!”
選自《人力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