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就是一陣風的工夫,房屋披上了潔白的衣裳,樹枝打扮得像美麗的白珊瑚,地上也鋪上了長長的白地毯。雪把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一切看起來都是那么的純潔、晶瑩。最喜歡冬天的,還是成群結隊地堆雪人、打雪仗的孩子們。
然而,雪帶給我們的,遠不止這些讓人津津樂道的美好。它讓農(nóng)作物安穩(wěn)過冬,為我們帶來了豐收;它把病菌帶到生態(tài)的循環(huán)中,讓人們遠離疾病的危險;它即便是化成了雪水,也不忘回報欣賞它、熱愛它的人們……
皚皚的白雪,你的心地是那樣純潔,我們忘不了你的美麗,更忘不了你默默的付出。
賦予農(nóng)作物的恩賜
一片又一片的雪花,疏松地覆蓋在大地上,就像厚厚的“鴨絨被”,外面大氣再冷,積雪下的溫度也不會降得很低。有試驗表明:在最冷的日子里,沒有積雪覆蓋的土壤溫度能夠下降到零下20℃,而有積雪覆蓋的土壤卻能保持適宜的溫度,使得農(nóng)作物免受凍傷。在開春化雪時,大量的雪水還為農(nóng)作物提供了必要的水分。滲入土壤的雪水,對農(nóng)作物生長非常有利。
值得一提的是,雪能吸收空氣中的氨氣、硫化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氣體。據(jù)試驗:1千克雪水中所含的氮化物最高能達到7.5毫克,相當于同等重量雨水中含氮量的五倍。在融雪時,這些氮化物被融化的雪水帶到土壤中,能跟土壤中的一些酸化合成各種鹽類,如氨和硫酸化合成銨鹽(即“硫酸銨”),又變成良好的天然肥料。
冬雪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好處——由于雪層的覆蓋,阻擋了地表空氣的流通,部分害蟲就這樣被悶死了。融雪時耗去的熱量,降低了土壤溫度,所以一些越冬害蟲和蟲卵也被凍死了。當然,盡管土壤溫度降低了,但這樣的低溫對農(nóng)作物來講,并不算威脅。雪融化后產(chǎn)生的充足的雪水,既可以減輕當年的旱情,也給來年的春播提供了有利條件。
雪水對我們的關愛
2009年的冬天,全世界的人們都籠罩在甲型H1N1流感(下稱甲流)緊張氣氛中。而入冬的幾場突如其來的降雪,也為預防甲流帶來了新的希望。
專家稱,此次降雪可使其病毒活性降低,對其傳播有抑制作用。但需提高警惕的是,老人、孩子在低溫降雪后身體抵抗力也會隨之降低,更容易受包括甲流在內(nèi)的呼吸道疾病的侵襲,尤其是喜歡室外活動的人們。
專家指出,真正能夠避免感染甲流的辦法是: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盡量避免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注意室內(nèi)通風、防寒、保暖。
可以喝,可以用的雪水
清純的雪水是美妙的天然飲料。古代文人雅士常將枝頭新雪掃下煮沸沏茶,清醇爽口不說,還有一定的健身作用。在《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寶玉品茶櫳翠庵”一節(jié)中,妙玉給寶玉斟的一杯茶就是用雪水泡的。妙玉當時解釋道,這水是五年前收的梅花上的雪,共一甕,總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甕。而“寶玉細細吃了,果覺輕浮無比,賞贊不絕”。
當今醫(yī)學界普遍認為,每天飲1~2杯雪水,可使血中膽固醇含量顯著降低,能防治動脈硬化癥。雪水之所以有奇妙的保健作用,其重要的原因就是雪水中所含的重水成分比普通水少25%,而重水對生物的新陳代謝有抑制作用。
民國時期的人們,將雪的功效發(fā)揮到了極致:用陶罐把雪貯藏起來,手腳凍麻木時用它搓洗,舒筋熱血;夏季炎熱的時候,用它來祛除痱子和傷疤;心火上攻的時候,用干凈的冬雪水洗眼,清火明目。他們認為,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強皮膚的抵抗力,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少疾病。
雪的秘密
哪怕只是親眼目睹輕盈的雪花,你都會感到美妙。相信在了解雪的秘密之后,你會愛上這片雪。
適宜生物存活
重水能嚴重地抑制生物的生命過程。雪水中所含的重水,比普通水中重水的數(shù)量少1/4。有人做試驗得到這樣的結論:魚類在含重水30%~50%的水中很快就會死亡。
凈化空氣
雪形成最基本的條件是大氣中要有“凝結核”存在,而大氣中的塵埃、煤粒、礦物質(zhì)等固體雜質(zhì)則是最理想的凝結核。當空氣中水汽、溫度等氣象要素達到一定條件時,水汽就會在這些凝結核周圍凝結成雪花。不難看出,雪花能大量清洗空氣中的污染物質(zhì)。為此,每當一次大雪過后,空氣就顯得格外清新。
創(chuàng)造和諧環(huán)境
據(jù)測定,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為0.05~0.10克。所以,地面積雪對音波的反射率極低,能吸收大量音波,能為減少噪音作出貢獻。
雪的壞處
據(jù)測定,積雪可將90%的紫外線反射回地表面,而草地的反射率僅為9%~17%。換句話說,由于積雪的作用,人體將遭受紫外線的雙重輻射,雪對人體健康最直接的影響是誘發(fā)雪盲癥(又稱“雪光性眼炎”)。在有積雪的地方,雪的反射光強烈,光線從四面八方,甚至從下方射來,紫外線的作用也就不亞于夏季的海灘。因此,冬天人們在室外長時間曬太陽或長時間在雪地無防護的活動,對人的健康都是有害無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