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古代文學中的柳樹意象

      2009-04-13 05:29:20
      文學教育 2009年12期
      關鍵詞:古代文學楊柳柳樹

      王 瓊

      “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樹無與倫比的適應性使之成為我國古往今來祖國大地上最普遍的樹種之一,是人們所接觸的自然物中熟悉和常見的。這種備受人們喜愛的樹木,在我國古代文學中留下了鮮亮的一筆,成為文人騷客們非常重要的吟誦對象。

      1.柳樹的簡介

      柳樹大致分垂柳和旱柳,屬楊柳科。垂柳又叫楊柳,為落葉喬木;旱柳又稱杞柳,亦為河柳,是落葉灌木。柳樹枝柔韌,葉狹長,春天開黃綠色花,種子上有白色毛狀物,成熟后隨風飛散。柳可以進行無性繁殖,以須柳根生長為主。

      2.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柳樹

      2.1中國文人的愛柳情結

      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小雅·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詩句,在那個時代,柳樹就已經(jīng)成為人們詩歌吟唱中重要的意象。在后來的文學作品中,文人更是賦予柳樹極大的熱情。

      柳樹在古代文化中常讓人聯(lián)系起清明、寒食節(jié)。古人有清明禁火插柳的習慣。晉文公重耳曾在清明節(jié)寒食戴柳來紀念被火燒死的介子推。插柳的風俗一說是紀念神農氏“教民稼穡”;另一說是用來預報天氣,古諺云:“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黃巢起義時曾經(jīng)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

      東晉陶淵明先生在自家門前種了五棵柳樹,與柳朝夕相伴,自號“五柳先生”,并曾寫下了流傳千古的《五柳先生傳》。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沿河岸邊植柳樹,并以本姓賜之,稱“楊柳”。唐代更有愛柳成癡的“柳癡”柳宗元曾在失意時寫下:“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蔭當覆地,聳干會參天。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苯枇鴺鋪硎惆l(fā)自己的情感。明末清初大作家蒲松齡的故鄉(xiāng)有一條柳泉,蒲松齡在泉邊栽柳,在這里設茶采風,自稱“柳泉居士”,寫下了千秋奇書《聊齋志異》。

      2.2柳樹與送別

      古詩中,文人多以柳樹為意象抒發(fā)送別之情?!傲弊峙c“留”字讀音相同,“柳樹”就是“留樹”。早在漢代,人們有折柳送別的風俗。漢代長安人送別親友,一般都要送到灞橋,并折下橋頭柳枝相贈,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久而久之,“灞橋折柳贈別”便成了一種特有的習俗,“折柳”也成為送別的代名詞。詩仙李白有詩《憶秦娥》:“年年柳色,灞陵傷別”。隋代無名氏有《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王之煥《送別》:“楊柳東風樹,條條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p>

      唐代王維作千古送別詩《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該詩仿佛一部以柳樹為舞臺背景的短劇:瀝瀝春雨后,在古色古香的驛站旁,柳樹剛剛長出新綠的嫩葉,珍重的友人即將遠行。詩人手持一杯鄉(xiāng)中之水所釀的美酒依依惜別。當時“此辭一出,一時千百傳誦,至為三疊歌之”,所以此詩的另一題目為“陽關三疊”。

      另一位唐朝詩人李商隱也曾作過許多關于柳樹的詩。《離亭賦得折楊柳》就是其中一首:暫憑尊酒送無聊,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2.3柳樹與美人

      由于柳樹的優(yōu)美形態(tài),文人們還經(jīng)常把它與美人聯(lián)系在一起,用垂柳柔軟的紙條來形容女子裊娜的姿態(tài),弱柳扶風,楊柳細腰;用柳葉狹長的形狀來形容美人的長眉,柳葉眉。

      唐時進士韓翊與章臺街名妓柳氏兩情相悅。后韓翊外任淄青。韓翊以《章臺柳》遠寄柳氏:“章臺柳,章臺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亦應攀折他人手。”柳氏則以《楊柳枝》相答:“楊柳枝,芳菲節(jié),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一時之間,兩人的情事傳為佳話。

      白樂天有妾小蠻,善歌舞。樂天曾將她比作楊柳,做詩曰:“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于絲。永豐坊里東南角,盡日無人屬阿誰?!辟R知章也曾將柳樹比作美人:“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p>

      2.4柳樹的憂傷愛情

      最早將柳樹與憂傷聯(lián)系起來的是《詩經(jīng)》。前面提到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詩人用柳樹來表達在外征戰(zhàn)的士兵思鄉(xiāng)的憂傷。正如柳樹的英文weeping willow(哭泣的柳樹)一般,中國古代的文人也經(jīng)常用柳樹來表達自己的憂傷。

      用柳樹來表達憂傷情緒最出名的莫過柳永“柳三變”的《雨霖鈴》了。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初夏的暮色中,君將別離遠行,良辰美景亦虛,清風明月也殘。執(zhí)子之手,想囑咐幾句“君勿復念,努力加餐飯”,卻千言萬語說不出,只有淚眼凝噎。此去千里一別,不知何年再見,妾徒有紅妝千般,更與何人妝點,何人賞看。

      在中國文學中,柳樹的憂傷多是與愛情聯(lián)系在一起的,帶著欲語還羞的委婉,有閨中少女的思春傷春,有落寞少婦的閨怨思念,有著生離死別的凄切和無奈。

      《漢樂府詩集》中有《月節(jié)折楊柳歌》十三首,詩中抒發(fā)了女主人公哀婉閨思之情?!抖赂琛?“折楊柳,寄言語儂歡,尋還不復久”;《七月歌》:“折楊柳,攪結長命草,同心不相負”;《十月歌》:“折楊柳,林中與松柏,歲寒不相負”。

      女詩人朱淑真以柳嘆青春易逝,人生苦短?!兜麘倩āに痛骸?樓外吹六千萬條,欲系青春,少住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風且看歸何處?綠滿山川聞杜宇,便作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問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而清代詩人厲鶚的《楊柳枝詞》“柔黃愿借為金縷,繡出相思寄與君”則以柳喻相思中的少女,那早朦朧煙雨中搖曳的柔柳就是相思中柔腸百結的少女。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是唐代詩人王昌齡所作的最為著名的閨怨詩。落寞的少婦獨自登樓欣賞春色,看到柳樹梢融融的綠意,感嘆自己如水逝去的韶華,想起他鄉(xiāng)的丈夫,不禁后悔自己鼓勵他去求取功名來。

      留下詩作最多的南宋詩人陸游既有“金戈鐵馬入夢來”的俠骨,也不乏《釵頭鳳》的柔情。“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痹谏驁@留下了放翁與唐婉刻骨銘心的愛情。

      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更是有“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來表現(xiàn)一個新婚少婦翹首企盼夫君的初戀滋味。媚眼如柳絲,柔軟靈動;香腮如春梅,艷麗甜美;更讓人心動的是,懷春少婦那柔腸百結,剛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帶著微澀的甜蜜,不同“人比黃花瘦”的情到深處愁卻深。

      3.柳色青青留人心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唐·劉禹錫·《竹枝詞》)柳樹雖無情,人卻有情。柳樹,作為自然景物的特征,反映著人們的行為和心情,成為承載著人們感情的寄托。柳的各種神韻被人們賦予了各種意象特征和人文意識,成為古代文學中的一個重要意象,在古代文學中留下了自己獨特的印記。

      參考書目:

      1.《古謠諺》,中華書局,1958年版。

      2.《樂府詩集》,中華書局,1979年版。

      3.《詩經(jīng)譯注》,人民日報出版社,2004年版。

      4.《唐詩三百首》,(清)蘅塘退士選編,梁海明譯注,山西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5.《唐宋詩詞鑒賞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7.《中國文學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王瓊,江蘇運河高等師范學校教師。

      猜你喜歡
      古代文學楊柳柳樹
      古代文學圈中的“鄙視鏈”
      藝術啟蒙(2022年11期)2022-12-06 09:34:04
      韓國古代文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探析
      楊柳 書法作品
      新疆藝術(2021年6期)2021-03-03 11:55:44
      風兒吹過楊柳灣
      楊柳
      柳樹
      會治病的柳樹
      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意境特征分析
      文學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3
      WhatMakesGoodLearners:learningstrategiesinwriting
      在文化語境中闡釋中國古代文學
      得荣县| 竹山县| 安新县| 云梦县| 新绛县| 博爱县| 砚山县| 哈巴河县| 增城市| 贵定县| 陕西省| 务川| 铜梁县| 军事| 澜沧| 水富县| 儋州市| 汉川市| 砀山县| 永福县| 彭泽县| 元谋县| 万盛区| 嵊州市| 阿克苏市| 伊川县| 蕉岭县| 霞浦县| 安陆市| 石首市| 广灵县| 茌平县| 井冈山市| 昆明市| 淮阳县| 张家川| 蚌埠市| 惠来县| 蛟河市| 嘉鱼县| 大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