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伶
在西安南郊的楊虎城烈士陵園里,安葬著9位烈士:楊虎城及其夫人謝葆真、19歲的兒子楊拯中、6歲的女兒楊拯貴,副官張醒民、閻繼明,以及9歲烈士宋振中及其父母宋綺云、徐林俠。
這個宋振中(小名森森),就是長篇小說《紅巖》中“小蘿卜頭”的原型。小小稚童,為什么與楊虎城同葬一陵?也許有人會說,“小蘿卜頭”的父親宋綺云是楊虎城的秘書,他們同赴國難后,兩家人也就埋葬在了一起。然而,歷史的誤會就在這“秘書”二字上。
追溯歷史,宋綺云從未當過楊虎城的秘書
宋綺云,原名宋元培,1904年生于江蘇邳縣杲堂村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1920年高小畢業(yè)后,考入江蘇省立第六師范學校。1926年進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學習。192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8年10月與中共邳縣縣委婦女部部長徐林俠結(jié)婚。1929年冬被組織派到楊虎城部。1931年任第十七路軍機關(guān)報《西北文化報》副社長兼總編輯。1935年任中共西北特支委員。1936年參與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后任中共陜西臨時省委委員。1939年任晉西南第四集團軍總部少將參議兼干訓班政治教官,直至1941年被捕。
從以上簡歷可以看出,宋綺云從未當過楊虎城的秘書。既然這樣,宋綺云怎么成了眾口一詞的“楊虎城的秘書”呢?
出于營救,楊虎城謊稱“宋綺云是我的秘書”
1946年1月,毛澤東向在重慶召開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提出了釋放張學良、楊虎城、羅世文、車耀先等人的要求。蔣介石表面上是同意了,但暗地里卻對楊虎城等人加強了監(jiān)管,并將楊虎城一家秘密轉(zhuǎn)押至重慶楊家山監(jiān)獄嚴加看管。
1947年,34歲的謝葆真因長期受折磨而病死于楊家山監(jiān)獄。
1949年初,人民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使蔣介石看到了國民黨大勢已去。為緩和國民政府的內(nèi)部矛盾,并給國共和談布以煙幕,蔣介石假意告退,回浙江溪口老家“休閑”,由副總統(tǒng)李宗仁代總統(tǒng)職。事實證明,蔣介石退位僅是表面現(xiàn)象,他仍在暗中控制著主要部門,尤其是特務系統(tǒng)。當李宗仁接受中共的要求,發(fā)表了釋放張學良、楊虎城的“一號命令”后,蔣介石從中阻撓,致使這個“一號命令”成了一紙空文。保密局重慶負責人周養(yǎng)浩欺騙楊虎城說:“蔣總裁認為,如果現(xiàn)在由李宗仁把你釋放,你更加恨他了。所以,他想把你暫時移住貴陽,不久將會把你送往臺灣,然后和張學良一起釋放?!?/p>
楊虎城覺得此話有理。加上周養(yǎng)浩答應親自陪伴護送,并在生活上妥為安排,在別無選擇的逆境中,楊虎城只得聽勸了。
李宗仁的這道釋放令使楊虎城產(chǎn)生了錯覺:釋放之路雖然曲折,但有希望。這時,他想到了長期關(guān)在獄中的宋綺云。宋綺云原是他聯(lián)絡紅四方面軍、簽訂“巴山為界,互不侵犯,聯(lián)共反蔣,共同抗日”這一秘密協(xié)定的幕后人,也是處理西安事變的智囊人物以及聯(lián)系中共及社會各界的橋梁型人物。在楊虎城看來,宋綺云是案涉共產(chǎn)黨入獄的。蔣介石對共產(chǎn)黨恨之入骨,國民黨越是慘敗,這些共產(chǎn)黨人的處境就越危險。既然西安事變案犯有釋放的可能,何不就此機會盡可能地解救一些共產(chǎn)黨人呢?出于營救宋綺云出獄這一良好愿望,楊虎城對周養(yǎng)浩說:“宋綺云是我的秘書,把他從‘白公館調(diào)出來,和我關(guān)在一起吧?!?/p>
正中下懷,蔣介石借機埋下殺機
國民黨特務機關(guān)懷疑宋綺云是共產(chǎn)黨員,但拿不出有力證據(jù);公開逮捕這位陜軍少將軍官,又怕引起軍隊波動,便于1941年11月秘密地將他關(guān)押在西安小雁塔旁胡宗南司令部的一間小屋里。再經(jīng)一番誘捕,宋綺云的夫人徐林俠便抱著1歲兒子森森步入了囚籠。
特務們對分別關(guān)押的宋綺云夫婦軟硬兼施,一無所獲,覺得這樣的“頑劣分子”沒有利用價值,便呈文上級:處宋綺云夫婦以死刑。
當時國共合作,如此草率斬決宋綺云夫婦,蔣介石怕激怒國人,便訓斥道:“宋綺云與楊虎城是同案,和楊虎城等一并處理。”
解放戰(zhàn)爭中,隨著國民黨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蔣介石對楊虎城更加憎恨。正當他考慮如何將宋綺云與楊虎城一并處治時,楊虎城提出將宋綺云和他關(guān)押在一起。此舉正中蔣介石下懷。
1949年農(nóng)歷正月初四,楊虎城及兒子拯中、幼女拯貴、兩名副官,還有宋綺云,離開了重慶楊家山,在周養(yǎng)浩陪同下乘專機來到貴陽黔靈山麒麟洞。17天后,特務用汽車將宋綺云的夫人徐林俠以及幼子宋振中從重慶白公館押出也送到了這里。從此,楊、宋兩家6口人被關(guān)押在一起。
8歲的宋振中因長期缺乏營養(yǎng),身子瘦弱,細脖子頂著個大腦袋,像個“早”字。獄中難友為此賜給他一個外號:“小蘿卜頭”。自從他們與楊虎城一起關(guān)押后,可以吃飽肚子了,生活待遇得到了較大改善。楊虎城為此得到了一些安慰。但他萬萬沒有料到,蔣介石的這番“善待”,竟然包藏著窮兇極惡的禍心。
慘絕人寰,楊虎城一行松林坡遇難
1949年8月,祖國大陸絕大部分獲得了解放,重慶解放也指日可待。蔣介石從臺灣飛臨重慶,指揮戰(zhàn)事。
保密局局長毛人鳳請示道:“楊虎城如何處理?”
蔣介石回答說:“殺掉,早就該殺掉了?!?/p>
“那兩個孩子(指9歲的宋振中、6歲的楊拯貴)怎么辦?”
蔣介石把桌子一拍說:“留下干什么?”他還反復叮囑,要把楊虎城解回重慶秘密殺害;囚禁在“白公館”、“渣滓洞”兩個集中營的400多人也要全部殺掉。
一個周密的殺人計劃,很快在毛人鳳的一手操縱下得以實施。
1949年9月1日,周養(yǎng)浩來到貴陽黔靈山麒麟洞,“拜望”關(guān)押在這里的楊虎城,說是蔣介石將在重慶接見他,宣布釋放事宜。為使楊虎城相信,他還陪著楊虎城在貴陽游山玩水五六天。
9月6日,在周養(yǎng)浩的精心安排下,楊虎城一行分乘三輛汽車離開貴陽。第一輛車上坐的是周養(yǎng)浩;第二輛車上是楊虎城、楊拯中和看守楊虎城的特務隊長張鵠等10余人;第三輛車上坐著宋綺云、徐林俠夫婦和楊虎城的幼女楊拯貴,副官張醒民、閻繼明,還有“小蘿卜頭”。
當重慶的點點燈光在長江波濤中閃爍時,車隊的前兩輛車已經(jīng)停在重慶歌樂山的松林坡上。
張養(yǎng)浩從第一輛車中鉆出來,打開第二輛車的車門,對楊虎城說:“楊先生,準備在這里暫住兩天,等候總裁的接見?!闭f完,他領(lǐng)著楊虎城父子向“下榻處”走去。
當他們進入松林坡戴公祠后,躲在門后的劊子手王少山迅速將匕首捅進了楊拯中的腰間。19歲的楊拯中一聲慘叫,高呼:“打倒法西斯!”之后,便倒在了地上。
楊虎城聞聲回頭,劊子手熊祥的匕首刺進了他的腰間。接著,劊子手楊進興用手帕捂住了他的嘴。借此機會,熊祥連補數(shù)刀,楊虎城就此捐軀于松林坡上。
深夜11時,第三輛車按預定方案開到松林坡上。有特務上前對楊虎城的副官張醒民、閻繼明說:“你們二位暫不要下車,留下看行李?!?/p>
宋綺云對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從1941年至1943年他一直被關(guān)押在這里,看守楊進興等人都認識他。這次見面,看守的頭一句話便是:“你們來了。楊將軍在等你,快到屋里坐?!?/p>
徐林俠帶著楊拯貴走在前面,宋綺云領(lǐng)著“小蘿卜頭”走在后面。
當徐林俠被領(lǐng)進里面的一間屋子時,埋伏在室內(nèi)的特務向她身上連戳了幾刀。徐林俠當即倒在地上。與此同時,楊進興和王少山用一尺多長的鋒刀,從宋綺云左肋刺入胸膛?!靶√}卜頭”和楊拯貴見勢不妙,驚叫著跑到門外。劊子手安之芳追上去,兇狠地卡住了楊拯貴的脖子,隨手便是一刀。這個6歲的小女孩,就此成了中國革命史上年齡最小的烈士。
楊拯貴遇害的同時,劊子手楊欽典逮住了9歲的“小蘿卜頭”,掐住他的脖子,把他按在地上?!靶√}卜頭”拼命掙扎,楊進興趕來捅了致命的一刀。
特務們見徐林俠還怒目圓瞪地在血泊中掙扎,連忙在她身上補戳了幾刀。
就這樣,楊虎城一家三人、宋綺云一家三人,壯烈犧牲。
六位烈士捐軀之后,“留在車上看行李”的副官張醒民、閻繼明,于11月24日在重慶“梅園”附近被秘密殺害。加上1947年在獄中被折磨身亡的謝葆真烈士,楊虎城案共有九人獻出了生命。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第二天,楊虎城、宋綺云等烈士的遺體被找到。
風范長存,一位賢妻良母成就了一座特色陵園
楊虎城將軍先后共有三位夫人:第一位夫人羅佩蘭,1916年與楊虎城結(jié)婚,1926年病故于陜西三原縣。第三位夫人謝葆真,1927年在安徽太和縣與楊虎城結(jié)婚,1947年在獄中被折磨致死。
以上兩位夫人是隨行夫人,許多報刊皆有報道,唯有第二位夫人張蕙蘭鮮為人知。她是一位典型的賢妻良母。這里記敘的,僅是她對建立楊虎城烈士陵園一事的博大胸懷和獨特貢獻。
楊虎城等人的尸骨被找到后,長子楊拯民立即到四川接靈去了。
楊虎城第二夫人張蕙蘭經(jīng)受不住如此打擊,舊病復發(fā),躺在床上,幾天不能進食。稍有好轉(zhuǎn),她便拄著拐杖去西安城外選擇墓地。
長安縣韋曲鄉(xiāng)杜公祠西側(cè)有一塊高地,可以雄視下邊的一片平川。張蕙蘭用從各界人士那里募捐得來的錢,買下了7畝地。有人問她為什么買這么大墓地,她說:“老蔣太狠毒了,殺了我一家四口還不夠,連警衛(wèi)員、副官,還有宋綺云一家三口,小孩也不放過,都是冤魂呀!把他們埋在一起,只要我活著,每年清明節(jié),都會來祭墳掃墓的!”
1950年2月7日,楊虎城等9位英烈安葬于張蕙蘭買下的那7畝地里。
是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發(fā)表公告,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軍管會禮堂舉行公祭。
喪事結(jié)束之后,楊拯民及其愛人陳因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到玉門油礦任職,整個陵園的立碑、種樹、修路、挖排水溝等繁重的續(xù)建任務,都落在了張蕙蘭一人身上。
這座陵園,最初定名為“楊虎城陵園”。從1950年到1956年,整個陵園的修繕和管理都是張蕙蘭一人負責的。1956年西安事變20周年紀念日,張蕙蘭將陵園交給了長安縣政府管理。楊虎城被定為烈士后,其陵園的名稱“楊虎城陵園”正式由政府定名為“楊虎城烈士陵園”。后經(jīng)撥款修繕,陵園面貌有了很大改觀,199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言難盡,宋綺云成了眾口一詞的“楊虎城的秘書”
宋綺云的身份在國民黨特務檔案中一直是“楊虎城的秘書”。解放軍剛占領(lǐng)重慶時,也誤認為宋綺云是楊虎城的秘書。因此,1949年12月26日,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給張蕙蘭發(fā)來唁電:
驚悉楊虎城將軍于本年9月17日(當時底細不明,應為9月6日——筆者注)在重慶監(jiān)獄被國民黨匪徒秘密殺害;楊將軍夫人和次公子楊拯中、秘書宋綺云夫婦等,也先后慘遭毒手,極為痛憤。楊將軍在1936年與中國共產(chǎn)黨合作,推動全國一致抗日,有功于國家民族。楊將軍由此受到蔣介石的囚禁達12年之久,并因堅持愛國民主立場而犧牲,這個犧牲是光榮的。楊將軍的英名,將為全國人民所永遠紀念。謹電哀悼,并望勉節(jié)哀思,為繼承楊將軍的愛國事業(yè),徹底消滅反動匪幫的殘余而奮斗。
這封唁電是中國共產(chǎn)黨誤認宋綺云為楊虎城秘書的第一份官方文書,其后,以訛傳訛。因為宋綺云入獄前的職務是國民黨軍少將教官,人們不愿在表述中把他與國民黨軍攪在一起,加上他在獄中與楊虎城關(guān)押在一起,真的起了一段秘書的作用,故而人們“理所當然”地接受了他這個“楊虎城的秘書”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