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田
荊軻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從河北來到陜西,行刺當(dāng)時秦國的最高統(tǒng)治者秦王贏政。這件事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人們卻一直把荊軻看作一個英雄。
荊軻的事跡是因?yàn)樗抉R遷的《史記》而流傳千古的。在《史記》的《刺客列傳》里,司馬遷描寫了五個刺客,他們是曹沫、專諸、豫讓、聶政和荊軻。比較一下這五個人的業(yè)績,其中有成功的,有失敗的,我們發(fā)現(xiàn)荊軻竟然是最沒有成效的一個,與其他四人相比:曹沫,挾持齊桓公,迫使其歸還了被占領(lǐng)的土地;專諸,成功刺殺吳王僚自己也被殺;豫讓,刺殺趙襄子,不成,自殺;聶政,刺殺韓國相國俠累,成功,自殺;荊軻,刺殺秦王,不成,被殺。
荊軻刺秦完全以失敗告終,不但一無所獲,而且損失慘重,除了自己被殺外,還搭上秦舞陽、樊於期的性命,燕國督亢地區(qū)的地圖,及后來燕國遭到秦國的報復(fù),等等。但是,荊軻卻成為這五個人中名氣最大的一個刺客,有人甚至稱他為“中國千古第一俠客”。這到底因?yàn)槭裁?
表面看來,是因?yàn)樗抉R遷對荊軻的偏重。在《刺客列傳》中,描寫荊軻的文字最長,他一個人的篇幅超過了其他四個人的總和。而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刺客的地位,是由對手的地位支撐的。這也是司馬遷的歷史觀。荊軻之所以比其他四個刺客高出一籌,是因?yàn)榍赝醣绕渌淮痰乃膫€人高出一籌;荊軻的分量之所以超過其他四個刺客的總和,是因?yàn)榍赝醯姆至砍^其他被刺的四個人的總和。更加了不得的是,這個秦王后來橫掃六國,統(tǒng)一了中國,變成了秦始皇。連荊軻自己都不會料到的是,他的生命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君王聯(lián)系在了一起。從某種意義上說,荊軻的英雄形象是他的敵人秦始皇塑造起來的。
兩千年來,人們?yōu)榍G軻刺秦失敗而扼腕嘆息,紛紛分析這次行動沒有成功的原因。有人認(rèn)為荊軻有貪生心理,沒有在“圖窮匕見”的第一瞬間向秦王下手,他想抓活的,只有活捉秦王,荊軻自己也才有生還的希望。說荊軻有貪生心理我不敢認(rèn)同,說他想生擒秦王倒可能是事實(shí)。人們對“荊軻刺秦”一直有一個誤會,以為荊軻來到咸陽官的目的就是為了殺死秦王。其實(shí)燕太子丹派荊軻到秦國,第一目的是想效仿曹沫挾持齊桓公的事件,荊軻最好也能挾持住秦王,逼他歸還侵略燕國的土地,若不行,再刺殺秦王。但最終兩個目的都沒達(dá)到,不過這也是正常的,因?yàn)檫@件事情本身的難度實(shí)在太大。
世人對荊軻的失敗耿耿于懷,說來說去,是因?yàn)榇蟛糠秩嗽跐撘庾R里是希望荊軻刺秦能夠成功的。然而,假如荊軻真刺死了秦王,那時候贏政還沒有完成統(tǒng)一中國的偉業(yè),他只是一個諸侯國的國君而已,還沒有變成后來的秦始皇,那么,荊軻的名聲也就與《刺客列傳》里其他的刺客一樣了,不會脫穎而出。所以,荊軻的英名,正在于他的“失敗”。這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甚至滑稽,但我以為這是事實(shí)。
荊軻進(jìn)入了秦國的心臟地帶咸陽宮去單挑秦王,他遇到的對手比其他所有刺客遇到的對手都要強(qiáng)大。
當(dāng)那個號稱13歲就殺過人的秦舞陽,一進(jìn)咸陽宮就被那種威嚴(yán)氣勢嚇得大驚失色時,荊軻還能談笑自若。當(dāng)面對高高在上、被文武百官簇?fù)碇那赝鯐r,荊軻是孤獨(dú)的,然而他并不畏懼。荊軻完成了他應(yīng)該做的所有動作,他知道,當(dāng)他最后出手時,自己的生命也將完結(jié)。荊軻倒下時,咸陽宮已被他攪了個天翻地覆。荊軻顯示了人類個體勇力、膽略的一種極致。
荊軻在成陽宮只戰(zhàn)斗了幾分鐘,然而這幾分鐘震撼了中國人兩千多年。
編輯汪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