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②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③,惟見長江天際流。
[注解]
①黃鶴樓:建在湖北武昌,背靠蛇山,下臨長江。
②煙花:指春天的景色。
③碧空盡:指船消失在水與藍天相接的地方。
[翻譯]
老朋友孟浩然辭別了黃鶴樓,
陽春三月煙花如海,他去游歷揚州。
一葉孤舟,遠遠地消失在碧空盡頭,
只見浩浩蕩蕩的長江,向天際奔流!
[賞析]
這是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孟浩然是隱居襄陽的著名詩人,李白出蜀(今四川)不久,就和他結(jié)成至交。開元十六年,李白到江夏(今武昌),恰逢孟浩然從這里東下廣陵(今揚州市),李白便以惜別的心情發(fā)出這一情韻悠揚的高唱。
詩的起句總括地道出了詩題內(nèi)涵的各個方面:將行的“故人”不言而喻是指孟浩然;“黃鶴樓”點出送別故人的地點;“西辭”隱約地指出故人前行的方向,有相送之意。
次句明白交代出好友“西辭”前往的目的地,并且點明時節(jié)?!皳P州”是當時江東繁華的都市,而在這美麗的“煙花三月”前往,是多么令人羨慕的事啊!
二三、四兩句著重抒寫送別故人時的情景,于廣闊的自然景象中寄寓深厚的情誼?!肮路笔枪嗜顺俗男≈墼谠娙搜壑械募粲?。由此可以設想如下經(jīng)過:詩人與好友拱手作別后,小舟離岸,迅即東去,起初還可以與友遙相揮手,慢慢地,舟和人影都看不見了,只見帆影駛向遠處,最后連帆影也消失在遙遠的天際了。在第三句里,詩人只展示了帆影消逝之際的景象,而友人乘舟離去的整個過程,隱然自在其中。
第四句則緊承上句,寫出“孤帆”消逝后詩人的所見。這句所寫的一片水天空闊之景,只有在帆影“盡”后才感覺得到,因為在此以前詩人的目光聚集在帆影上。在這幅優(yōu)美的自然圖畫里,我們仿佛能看見詩人長久佇立悵望的神態(tài)。
(陳愛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