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偉國 孔凡來 賈 霞
摘要:采用盆栽噴施赤霉素試驗方式,探討了赤霉素對新川中島桃花期及花果質(zhì)量的影響,研究認為赤霉素能夠使新川中島桃打破休眠,提早萌芽和開花;明顯提高桃樹開花質(zhì)量及桃花的觀賞性,花期延長3~7d(天),花柄、花徑均比未處理的增長或增大1倍,花色更加鮮艷,花柱頭提前伸出等,但坐果率下降,說明赤霉素參與了桃花芽形態(tài)發(fā)育的整個過程。
關鍵詞:新川中島桃;赤霉素;花期;花果質(zhì)量
目前果樹生產(chǎn)與觀賞、旅游等的結(jié)合越來越緊密。桃樹是具有很強觀賞性的果樹,旅游市場要求提早桃樹花期、延長觀賞期等,因此有必要對桃樹觀賞性進行研究。
赤霉素多用于桃樹打破休眠,使桃樹提早開花。張勇等(2004)研究認為赤霉素能夠使10個觀賞桃品種在溫室中比對照提前半個月開花,并能延長花期。2000 mg/LGA處理梅花,促使花徑縮短1.2~5.4mm(胡惠蓉等,2003),而在金銀花葉片完全展開且花芽分化前噴100mg/kg~1000 mg/kg GA使花蕾長度增加0.49~1.39 cm(蘭阿峰等,2007)。以上研究表明,赤霉素具有調(diào)節(jié)花期的作用,但對花期質(zhì)量及坐果率等方面的研究還很欠缺,而且不同園藝作物上的研究結(jié)果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
新川中島桃為中熟鮮食桃品種,自然條件下4月中旬開花,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生育期100~120d(天),果實陰面著鮮紅色,品質(zhì)優(yōu),而且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因此,本文選擇生產(chǎn)上栽培的中熟新川中島桃品種為試材,試圖探討赤霉素對桃樹花期及花果質(zhì)量的影響,為生產(chǎn)上赤霉素在花果調(diào)控方面的應用提供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為3年生盆栽新川中島桃品種,土肥管理水平中等,試驗材料生長基本一致。赤霉素為上海伯奧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99%潔凈顆粒。
1.2試驗地點
試驗在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試驗站和曲阜吳村鎮(zhèn)的塑料日光溫室進行,從2002年12月至2007年5月進行了5a(年)的觀察試驗。塑料日光溫室處理期間溫濕度控制情況見表1。
1.3試驗處理
赤霉素濃度試驗設5個處理,即0、10、50、100、200 mg/L。處理時間12月15日。
不同時間赤霉素處理試驗設4個處理,即12月1日、12月15日、1月1日、1月15日,對照為噴清水,赤霉素處理濃度為100 mg/L。
赤霉素處理頻率試驗設3個處理,即0、l、2次。0為對照,只噴清水,赤霉素處理濃度為100 mg/L,2次處理間隔時間為7 d(天)。試驗處理時間為12月15日。
試驗花盆盆口直徑為34 cm,每盆有2株3年生新川中島桃樹,3盆為1個處理,每處理重復3次。
1.4試驗調(diào)查指標
記錄桃芽開始萌動期,始花、初花、末花期開始的日期,調(diào)查桃坐果率、花朵質(zhì)量。
芽萌動期:指桃芽開始明顯膨大,到芽鱗片微錯開的時期;始花期:指第1朵桃花開放的時期;初花期:指已開花數(shù)量占全株花芽總量5%時;末花期:指全樹謝花數(shù)量占開花數(shù)量的75%的時期。
2結(jié)果與分析
2.1赤霉素對新川中島桃萌芽期的影響
赤霉素10 mg/L~200 mg/L不同濃度處理使新川中島桃樹的萌芽期提前6~8 d(天),其中100 mg/L~200 mg/L濃度處理的比10mg/L處理的提早2 d(天)萌芽(表2)。12月1日處理的新川中島桃樹比未處理的提早萌芽18 d(天),12月15日處理的提早7 d(天)萌芽,1月1日處理提早2 d(天)萌芽,1月15日處理提早2 d(天)萌芽(表3)。赤霉素不同處理次數(shù)之間對提早萌芽效果不明顯(表4)。
可見赤霉素能使新川中島桃樹提早萌芽,處理時間越早萌芽越早。
2.2赤霉素對新川中島桃花期的影響
不同濃度赤霉素處理可使初花期提前11~16 d(天),花期延長3~7 d(天)(表2),隨赤霉素處理濃度的提高,開花期提早,花期延長。
12月1日和15日赤霉素處理的新川中島桃花期分別提前18 d(天)和16 d(天),花期延長7 d(天)和5 d(天),而1月1日和15日處理的對新川中島桃開花時間和花期影響不明顯(表3)。赤霉素連續(xù)處理2次和處理1次相比對花期影響效果不明顯(表4)。
2.3赤霉素對新川中島桃花芽質(zhì)量的影響
試驗中所有赤霉素處理的桃花花柄明顯伸長達原來的2倍多,花瓣直徑增大近1倍,花色更加鮮艷。在6年生曙光油桃大樹上的赤霉素處理試驗也觀察到了同樣的現(xiàn)象,而且開花前花柄提前伸出芽外。
2.4赤霉素對新川中島桃坐果率的影響
赤霉素10 mg/L~200 mg/L濃度處理使新川中島桃坐果率分別降低3.3、4.7、4.4、14.4個百分點,表現(xiàn)為桃坐果率隨赤霉索處理濃度增高而降低趨勢。
12月1日、12月15日、1月1日、1月15日赤霉素處理的新川中島桃坐果率分別比對照降低了10.7、9.2、3.6、9.6個百分點,12月1日處理的坐果率只有6.9%(表3),不能滿足桃樹結(jié)果量的要求。表現(xiàn)為處理時間越早,坐果率越低。赤霉素連續(xù)處理2次的比處理1次的桃樹坐果率提高3.5個百分點(表4)。
3小結(jié)與討論
赤霉素10 mg/L~200 mg/L濃度處理均使新川中島桃樹萌芽期提前6~8 d(天),較高赤霉素濃度處理比較低濃度處理的萌芽期和開花期提前效果好,花期延長,但其坐果率明顯降低。赤霉素(100 mg/L)處理時間越早,新川中島桃樹萌芽、開花期越早,花期維持時間越長,但處理時間越早桃樹的坐果率越低,本試驗中12月1日處理的坐果率只有6.9%,不能滿足桃樹結(jié)果量的要求。赤霉素(100 mg/L)不同處理頻率之間對促進桃樹提早萌芽、開花效果不明顯。結(jié)果表明,新川中島桃只用于觀賞桃花用途的,赤霉素處理可適當提前到12月1日、濃度以100 mg/L處理1次即可;既要提早開花,同時又要保證足夠結(jié)果量的新川中島桃樹,赤霉素處理時間一般在12月中旬為好。
赤霉素處理時間與桃樹的需冷量有很大的關系,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低溫處理后,達到所需需冷量的50%以上時,用赤霉素處理打破休眠有較好的效果。赤霉素處理后坐果率降低,可能與樹體內(nèi)過度的能量消耗有關,花柄伸長、花瓣增大、色澤變濃等均會消耗大量的能量。溫濕度對花期也有很大的影響,低溫高濕利于花期延長。
赤霉素處理使花柱頭提前伸出花芽外,有利于桃樹雜交育種中去雄和授粉。赤霉素處理使桃樹花柄伸長、花瓣增大、花色更加鮮艷、花期延長等,能明顯增加桃花期的觀賞價值。在6年生曙光油桃上的試驗也得到了同樣的結(jié)果,暗示赤霉素也參與了桃花形態(tài)發(fā)育的整個過程。另外赤霉素處理還可使桃果柄變長,而果柄變長利于桃果形質(zhì)量的提高,同時還可避免因桃果柄短造成的落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