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蕭明
在電視劇《新結婚時代》里,從事醫(yī)生職業(yè)的顧小西母親就經常叮囑保姆說:“把剩下的菜都倒掉,吃了容易致癌。”上世紀60年代,許多人因食用大量腐爛的蔬菜而發(fā)生腸源性青紫癥。因此,出現了關于剩菜容易產生亞硝酸鹽的說法,而且還和癌癥有關,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很多讀者也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并咨詢:到底哪些食物不宜隔夜食用呢?下面,就為您進行全面介紹。
隔夜八分熟的雞蛋 如果您做的煎雞蛋或煮雞蛋是七八分熟,蛋黃是“溏心”的,沒有完全熟透,蛋黃隔夜之后容易滋生細菌,易造成腸胃不適、脹氣等癥狀。但是如果雞蛋已經熟透,而且低溫(一般冷藏的溫度)保存,一般可以保存48個小時。
隔夜茶 茶水因放置時間過久,維生素大多已喪失,且茶湯中的蛋白質、糖類等會成為細菌、霉菌繁殖的養(yǎng)料,所以,隔夜茶不能喝。
隔夜開水 把自來水燒開3~5分鐘,亞硝酸鹽和氯化物等有害物的含量最低,最適合人們飲用。有專家發(fā)現,開水放置24個小時后,亞硝酸鹽含量是剛燒開時的1.3倍。我國居民有愛喝開水的習慣,最好是現燒現喝或只喝當天的開水。此外,煮沸時間過長的開水也不要喝。
隔夜銀耳 銀耳湯是一種營養(yǎng)補品,但一過夜,營養(yǎng)成分就會減少并產生有害成分。因為不論是室內栽培的銀耳還是椴木野外栽培的銀耳都含有較多的硝酸鹽,煮熟后如果放置的時間比較久,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鹽會還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會使人體中正常的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喪失攜帶氧氣的能力,影響人體正常的造血功能。
隔夜葉菜 由于部分綠葉類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煮熟后如果放置時間過久,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鹽便會還原成亞硝酸鹽,有致癌作用,加熱也不能去除。通常莖葉類蔬菜硝酸鹽含量最高,瓜類蔬菜稍低,根莖類和花菜類居中。因此,如果同時購買了不同種類的蔬菜,應該先吃莖葉類的,比如大白菜、菠菜等。如果準備多做一些菜第二天熱著吃的話,應盡量少做莖葉類蔬菜,而選擇瓜類蔬菜。
隔夜水產海鮮 魚等水產和海鮮隔夜后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會損傷肝、腎功能,所以水產和海鮮現做現吃最好。
隔夜鹵味糟貨 鹵味和糟貨都是上海人喜歡吃的食品,不少人還喜歡把吃剩下的鹵味糟貨放進冰箱“過夜”,這種做法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容易引起食物中毒。散裝鹵味要當天吃完,不可隔夜。
據《健康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