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源等
賣辣椒
陳洪源
一天沒事兒,我站在一個賣辣椒的婦女的三輪車旁,趁著眼前沒有買主,我自作聰明地對她說:“你把辣椒分成兩堆兒吧,有人要辣的你就跟他說這堆兒是,要不辣的你就跟他說那堆兒是?!?/p>
沒想到賣辣椒的婦女只笑了笑,輕聲說:“用不著!”
說著就來了一個買主,問的是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那句老話:“辣椒辣嗎?”賣辣椒的婦女很肯定地告訴他:“顏色深的辣,顏色淺的不辣!”
買主信以為真,挑好辣椒付過錢,滿意地走了。也不知今天是怎么回事兒,大部分人都是買不辣的,不一會兒,顏色淺的辣椒就所剩無幾了。我于是又說:“把剩下的辣椒分成兩堆兒吧!不然就不好賣了!”
然而,賣辣椒的婦女仍是笑著搖搖頭,說:“用不著!”
又一個買主來了,問:“辣椒辣嗎?”賣辣椒的婦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信口答道:“長的辣,短的不辣!”果然,買主就按照她的分類標(biāo)準(zhǔn)開始挑起來。這一輪的結(jié)果是,長辣椒很快告罄。
看著剩下的都是深顏色的短辣椒,我沒有再說話,心想:這回看你還有什么說法!
沒想到,當(dāng)一個買主問:“辣椒辣嗎”的時候,賣辣椒的婦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軟皮的不辣!”我暗暗佩服,可不是嘛,被太陽曬了半天,確實(shí)有很多辣椒因失水變得軟綿綿了。
賣辣椒的婦女賣完辣椒,臨走時對我說:“你說的那個辦法賣辣椒的人都知道,而我的辦法只有我自己知道!”
我忽然有所領(lǐng)悟:生活中的智慧可以被寫成書,但你不能簡單地照著書上寫的智慧去生活,因?yàn)樯钍酋r活而靈動的!
豐子愷“約法”子女
金林
豐子愷有7個兒女。1947年,豐先生50歲,他在杭州與子女立下“約法”。內(nèi)容如下:
(一)父母供給子女至大學(xué)畢業(yè)為止。放棄者作為受得論。大學(xué)畢業(yè)后,子女各自獨(dú)立生活,并無供養(yǎng)父母之義務(wù),父母亦更無供給子女之義務(wù)。
(二)大學(xué)畢業(yè)后倘能考取官費(fèi)留學(xué)或近于官費(fèi)之自費(fèi)留學(xué),父母仍供給其不足之費(fèi)用,至返日為止。
(三)子女婚嫁,一切自主自理,父母無代謀之義務(wù)。
(四)子女獨(dú)立之后,生活有余而供養(yǎng)父母,或父母生活有余而供給子女,皆屬友誼性質(zhì),絕非義務(wù)。
(五)子女獨(dú)立之后,以與父母分居為原則。雙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屬鄰誼性質(zhì),絕非義務(wù)。
(六)父母雙亡后,倘有遺產(chǎn),除父母遺囑指定者外,由子女平分受得。
從這份“約法”可以看出,豐先生給兒女以平等的愛,以同等的教育機(jī)會?!凹s法”中四、五兩條尤其好:讓已經(jīng)“獨(dú)立”的子女過自己的生活,鼓勵已經(jīng)“獨(dú)立”的子女與父母“分居”。子女獨(dú)立了,父母與子女之間也就不再有什么“義務(wù)”,只有“友誼”和“鄰誼”,這就超越了舊中國“養(yǎng)兒防老”和“長宜子孫”的觀念。既不向兒女索取回報,也不為兒女安排所謂的舒適的生活,讓兒女們走自己該走的路,過自己該過的生活。
幸福的人穿過的襯衫
列夫·托爾斯泰
有一次一位國王病了,他說:“誰能治好我的病,我就把一半國家分給他?!彼械馁t明之士都來了,研究怎樣治好國王的病,但誰也想不出什么辦法。只有一個聰明人說,他能治好國王的病。他說:“如果能找到一個幸福的人,把他身上的襯衫脫下來給國王穿上,國王的病就能好?!?/p>
國王派人到全國各地去找幸福的人。但是,國王派出的使者在全國各地找了很久,也找不到一個幸福的人。沒有一個人對一切都滿意。有的人很富,但是病魔纏身;有的人身體健康,但是很窮;有的人身體健康,而且有錢,但是妻子不好;有的人孩子不好——總之,所有的人都在抱怨。
有一天,天很晚了,皇太子走過一間小木屋,聽見有人說:“謝天謝地,干活兒干了個夠,也吃飽了,現(xiàn)在躺下睡覺吧!我還需要什么?”
皇太子大喜,下令把這人身上的襯衫脫下來,他要多少錢,就付給他多少錢,然后把襯衫給國王送去。
差官來到幸福的人家里,想把他身上的襯衫脫下來,但是,幸福的人窮得連件襯衫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