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春
1范圍
本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辣椒的培育無病蟲壯苗、定植期病蟲防治措施、定植后病蟲防治措施等病蟲安全控害措施。
2培育無病蟲壯苗
2.1品種選擇:選用抗病蟲、抗逆性強(qiáng)、適應(yīng)性廣、早熟豐產(chǎn)、商品性好的辣椒品種。
2.2種子處理:有三種方法,可根據(jù)病害任選其一:①防治病毒病,將種子放在70℃烘箱內(nèi)處理72小時(shí);或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10分鐘,或用福爾馬林300倍液浸種30分鐘,或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0分鐘,然后用30℃的溫水沖洗兩次即可進(jìn)行催芽。②防治疫病和炭疽病,用55℃熱水?dāng)嚢杞N15分鐘,再放入冷水中冷卻,然后催芽播種,或?qū)⒎N子在冷水中預(yù)浸6~15小時(shí)后,用1%硫酸銅溶液浸種5分鐘,撈出后拌少量草木灰或消石灰,中和酸性后再播種,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shí),或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浸種0.5小時(shí)。③對(duì)細(xì)菌性病害如軟腐病、瘡痂病,用種子量0.3%的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拌種;或用55℃溫水浸種10分鐘,或用1%硫酸銅溶液浸種5分鐘。
2.3催芽:把處理好的種子放入25~30℃的清水中浸種8-12小時(shí),清洗干凈后撈出,用濕布包好放在瓦盆里,用濕布蓋嚴(yán),放在28~30~C的地方催芽。每天用溫水沖洗1次,4~5天后50%的種子出芽即可播種。
2.4播種
2.4.1育苗床土的配制:用3年內(nèi)沒有種過茄科蔬菜的園土60%與腐熟的有機(jī)肥40%混合。同時(shí)每立方米床土摻入過磷酸鈣2千克,混勻后鋪在苗床上,厚10~12厘米。
2.4.2苗床土的消毒:有兩種方法,任選其一:①每平方米用福爾馬林30~50毫升,加水3升,噴灑床土,用塑料膜密閉苗床5天,揭膜后15天后再播種。②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1:1混合,或25%甲霜靈可性性粉劑與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按9:1混合,按每平方米用藥8-10克與15~30千克細(xì)土混合,播種時(shí)1/3鋪在床面,其余2/3蓋在種子上。
2.5育苗方式:根據(jù)季節(jié)的不同可采用溫室、陽畦、電熱溫床、塑料拱棚、露地營養(yǎng)缽育苗或穴盤育苗。對(duì)育苗器具用福爾馬林或0.1%高錳酸鉀溶液噴淋或浸泡消毒。
2.6苗床管理
2.6.1溫濕度管理:播種后要保護(hù)畦(室)晝溫25~30%,夜溫16~18℃,苗出土后揭掉覆膜,苗出齊后掌握晝溫22~28℃,夜溫14~16℃,床土見干時(shí)澆透水。
2.6.2間苗:子葉展平至一片真葉期,間苗2次,間掉病苗、畸形苗、弱小苗、過密苗。
2.6.3分苗:當(dāng)苗有2~3片真葉時(shí),在分苗床按行株距10厘米開溝坐水移苗,或在營養(yǎng)缽內(nèi)栽苗,每穴或每缽栽苗1—2株。
2.6.4分苗后管理:移苗后晝溫25~30℃,夜溫16-18℃。緩苗后掌握晝溫20~25℃,夜溫14-16℃,不旱不澆水,旱時(shí)澆大水,超過28℃放小風(fēng),促苗穩(wěn)健生長。在此期間,可葉面噴施0.05%~0.1%硫酸鋅1次,可延緩病毒病發(fā)生,或在苗4~5片真葉時(shí)用Na弱毒株系加S衛(wèi)星病毒100倍液加少量金剛砂,用2~3千克壓力噴槍噴霧,或用NS-83增抗劑50倍液,定植前15天噴一次,能誘導(dǎo)辣椒耐病毒而增產(chǎn)。
2.6.5起苗煉苗:定植前一周,澆一次大水,兩天后,從分苗床一端用苗鏟按10厘米見方,深10厘米把苗帶土挖出,就地囤苗,逐步將氣溫從25℃降至18℃,夜溫從16℃降至12℃進(jìn)行煉苗。壯苗標(biāo)準(zhǔn)是:株高15~20厘米,有葉8-14片,莖粗0.4厘米以上,節(jié)間短,根系發(fā)達(dá),80%植株現(xiàn)蕾。
2.7苗期防蚜: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5 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 000倍液。
3定植期病蟲防治措施
3.1前茬:非茄科蔬菜。
3.2施肥整地:每公頃施人腐熟廄肥75 000千克(5 000千克/667平方米),磷酸二銨600-750千克(40-50千克/667平方米),腐熟餅肥1 500-3 000平方米(100~200千克/667平方米)。
3.3設(shè)防蟲網(wǎng)阻蟲:溫室大棚通風(fēng)口用尼龍紗網(wǎng)密封,阻止蚜蟲、白粉虱遷人。
3.4鋪設(shè)銀灰膜驅(qū)避蚜蟲:每667平方米鋪銀灰色地膜5千克,或?qū)y灰膜剪成10~15厘米寬的膜條,膜條間距10厘米,縱橫拉成網(wǎng)眼狀。
3.5棚室消毒:每667平方米棚室用硫磺粉2~3千克,加80%敵敵畏乳油0.25%拌上鋸末,分堆點(diǎn)燃,然后密閉棚室一晝夜,經(jīng)放風(fēng),無味時(shí)再定植。
3.6黃板誘殺蚜蟲、美洲斑潛蠅:在行間或株間,高出植株頂部掛黃板,每公頃掛450~600塊(30~40塊/667平方米),當(dāng)黃板粘滿蟲時(shí)更換黃板(或重涂機(jī)油),一般7~10天重?fù)Q一次。
3.7定植密度和形式:宜采用大小行高壟地膜覆蓋栽培,大行距60-80厘米,小行距4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公頃60 000—75 000穴(4 000-5 000穴/667平方米),每穴1~2株。
露地栽培,可在上述基礎(chǔ)上采取4行辣椒與2行春玉米或菜豆、黃瓜套種,有利于在炎熱季節(jié)遮蔭,降低地溫,減輕病毒病的發(fā)生,延長采收期。
4定植后病蟲防治措施
4.1清潔田園:及時(shí)清除病葉,拔除重病株,帶到田外深埋或燒毀。整枝、打杈等操作前用肥皂水洗手,防止傳播病毒病。
4.2溫濕度管理:定植后,2-3天不放風(fēng),以后視天氣情況由小到大放風(fēng)。掌握晝溫25-30℃,夜溫15~18℃。晝溫超過30℃放小風(fēng),達(dá)28℃時(shí)停止放風(fēng),以控制棚室溫濕度。
4.3水肥管理
4.3.1適時(shí)追肥:定植后,順溝澆一次緩苗水,直至坐果前不澆水,當(dāng)門椒核桃大時(shí)可結(jié)合澆水,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8~10千克,并隔水追肥一次鉀寶沖施肥4-5千克。進(jìn)入盛果期,掌握地表見于澆水,結(jié)合澆水追肥3~5次。
4.3.2噴鋅防?。悍謩e在定植緩苗后,結(jié)果盛期和后期,在葉面噴施0.05%~0.1%硫酸鋅,延緩病毒病發(fā)生。
4.4藥劑防治
4.4.1辣椒疫病
4.4.1.1發(fā)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45%百菌清煙霧劑110-180克熏蒸,7天熏一次,視病情輕重熏3-4次;或每667平方米用5%百菌清粉塵1千克噴粉,7天噴一次,連噴2~3次;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粒劑800-1200倍,或52℃5%抑快凈水分散粒劑2 000倍,或70%乙膦鋁·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
4.4.1.2中后期:發(fā)病中心病株后,用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灌根,每穴100-200毫升。
4.4.2辣椒炭疽病
4.4.2.1保護(hù)地熏蒸:每(畝)用45%百菌清煙霧劑110~180克熏蒸,7天熏一次,視病情輕重熏3~4次。
4.4.2.2噴霧防治:發(fā)病初期用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68.75%易保水分散粒劑800~1200倍,或1:1:200倍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7-10天噴一次,共噴2-3次。
4.4.3辣椒病毒病
4.4.3.1早期防治蚜蟲:用10%P比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5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倍液。
4.4.3.2發(fā)病初期藥劑防治: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噴霧,7天噴一次,共噴3次;或1.5%植病靈乳劑400-500倍液噴霧,隔1天噴第二次,視病情7-15天噴第三次。
4.4.4辣椒瘡痂?。喊l(fā)病初期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 000倍液,或用DT殺菌劑500倍液,或14%絡(luò)氨銅水劑300倍液噴霧,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4.4.5防治棉鈴蟲、煙青蟲:當(dāng)百株卵量達(dá)5粒時(shí)開始用藥,先用BT乳劑200倍液,或15%安打懸浮劑3 500-4 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5 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 000倍液,或10%聯(lián)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