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馬鈴薯環(huán)腐病和青枯病的區(qū)別及防治

      2009-04-29 00:44:03全健瑞董勤成
      吉林蔬菜 2009年4期
      關鍵詞:維管束青枯病變色

      全健瑞 任 沖 董勤成

      馬鈴薯環(huán)腐病、青枯病為細菌性病害,近年危害愈來愈重,給農業(yè)生產造成較大損失。兩種病害皆造成植株枯萎,但青枯病不變色;環(huán)腐病還有一種癥狀為枯斑型。病菌在種薯內越冬,從傷口侵入造成系統(tǒng)侵染。通過檢疫,培育和使用抗病品種,建立無病留種地,合理輪作和施肥,加強田間管理,輔之以藥劑,對兩種病害實行綜合防治。

      1危害

      1.1環(huán)腐?。厚R鈴薯環(huán)腐病是國內植物檢疫性病害,各地均有發(fā)生。一般發(fā)病株率12.4%~15.6%,嚴重田塊22%左右,塊莖發(fā)病率7.6%~10.2%,一般減產5.8%~12.2%,嚴重者達20%以上。常造成馬鈴薯爛種、死苗、死株,儲藏期間病情發(fā)展造成爛窖,對產量及塊莖質量影響極大。

      1.2青枯病:近年來,當?shù)伛R鈴薯青枯病發(fā)生越來越重,已經上升到除病毒外最重要的病害,一般病田率47.3%~62.8%,病株率15.6%-25.4%,危害程度18.5%~23.3%,塊莖發(fā)病率8.9%,重者達40%以上,平均損失鮮薯12.5%,給生產造成了嚴重損失,好多農戶只好放棄馬鈴薯而改種其他作物。

      2癥狀

      2.1環(huán)腐?。厚R鈴薯環(huán)腐病是一種細菌性的維管束病害,一般在現(xiàn)蕾至開花盛期發(fā)生。地上植株和地下塊莖均表現(xiàn)明顯癥狀,以植株系統(tǒng)性塊莖沿維管束呈環(huán)狀腐爛為其典型癥狀特點。

      植株系統(tǒng)性癥狀,因品種不同而表現(xiàn)有萎焉型和枯斑型。萎焉型:多數(shù)從現(xiàn)蕾期開始發(fā)生,開花期發(fā)生最多,發(fā)病初期,植株葉片自下而上逐漸萎焉下垂,上部葉片沿中脈向內彎曲,呈失水狀萎焉,葉片變灰色,部分枝莖或整株枯死,但葉片不脫落。剖視莖基部,維管束變?yōu)榈S色至黃褐色??莅咝停簭闹仓昊咳~片開始發(fā)病逐漸向上蔓延,初期葉尖、葉緣呈褐色,葉肉呈黃綠色或灰綠色而葉脈仍為綠色,成斑駁癥狀,后期葉尖葉緣逐漸于枯,葉片向內縱卷,重病株生長矮小,葉片上呈現(xiàn)枯斑后隨即整株枯死。多數(shù)品種可表現(xiàn)有兩種癥狀類型,但以其中一種為主。

      塊莖發(fā)?。狠p病薯外表無明顯癥狀,縱切病薯,自尾部開始,維管束呈淡黃色或乳黃色;重病薯維管束變色部分可達一周,維管束淡褐色或褐色,用手擠壓變色部分有黃白色菌膿溢出,嚴重時薯肉與皮層部分分離,經貯藏越冬的病薯芽眼常變暗褐色而干枯,甚至整薯腐爛。病薯播種后,病重的造成爛種、死芽或死苗,輕的出苗后即成病株。

      2.2青枯病:馬鈴薯青枯病是一種維管束病害,由青枯假單胞菌引起。主要危害馬鈴薯的根、莖、葉,最明顯的癥狀是枯萎。植株染病后田間表現(xiàn)為:病株矮縮,下部葉片先萎焉后全株下垂,開始早晚恢復,持續(xù)4~5天后,全株莖葉萎焉死亡,但仍保持青綠色,葉片不凋落,葉脈變褐,莖出現(xiàn)褐色條紋;有時一個主莖或一個分支萎焉,其它莖葉生長正常;植株基部橫剖可見維管束變褐,濕度大時,切面有菌液溢出;薯塊染病后,芽眼呈灰褐色水浸狀,并有膿液,切開薯塊,擠壓時溢出乳白色菌膿,但皮肉不從維管束處分離,嚴重時外皮龜裂,髓部潰爛如泥。

      2.3兩種病害的癥狀區(qū)別:從葉片萎焉過程來看,環(huán)腐病葉色淡,形成斑駁或部分組織壞死,葉片沿中脈上卷,最后萎焉枯死;而青枯病葉色不變,無斑駁,不上卷,迅速萎焉枯死。從莖內維管柬變色來看,環(huán)腐病不變色或變色較淺;而青枯病變色顯著,呈褐色或黑褐色。從薯皮色澤來看,環(huán)腐病薯皮變色淺,變紅褐色有時開裂;而青枯病薯皮變色淺,多呈黑褐色,不開裂。從塊莖維管束變色情況來看,環(huán)腐病環(huán)狀變色淺,淡黃色至乳黃色,用手擠壓時皮層與薯肉部分或全部分離;而青枯病環(huán)狀變色深,多呈褐色,擠壓時皮層與薯肉不分離。

      3病原

      3.1環(huán)腐?。簽橹参锊≡毦h(huán)腐棒桿菌,菌體單胞短桿狀,單生,偶爾成雙,不形成莢膜和芽孢,無鞭毛,不能游動。革蘭氏染色呈陽性反應。生長適宜溫度為20~23℃,最低1~2℃,最高31~33℃,致死溫度55℃10分鐘,生長適宜的pH值為7.0~8.4。自然情況下該菌僅侵染馬鈴薯,人工接種條件下還可侵染番茄、茄子、辣椒、西瓜等茄科植物及菜豆、豌豆等豆科植物。

      3.2青枯?。厚R鈴薯青枯病是由青枯假單胞菌,引起病原細菌為單細胞,兩端圓,單生或雙生,極生1-3根鞭毛;在肉汁凍蔗糖瓊脂培養(yǎng)基上,菌落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污白色或暗色至黑褐色,稍隆起,平滑具亮光,革蘭氏染色陰性。

      4發(fā)病規(guī)律

      4.1環(huán)腐?。翰【饕诜N薯內越冬,因此帶病種薯是第二年發(fā)病的主要初侵染來源。播種時通過切刀傳染,使生長的植株直接發(fā)病,病株結的薯塊帶菌,做種薯播種再引起下一季節(jié)發(fā)病。病菌主要從傷口侵入,切過病薯的刀不經消毒,則可將病菌連續(xù)傳染到第20~30刀薯塊,因此,即使種薯帶菌率只有1%左右,但經過切薯刀傳播,能使田間發(fā)病株率提高到20%-30%。此外病薯經切塊后病菌還可污染切種薯的場地、盛放種薯的容器等,也成為薯塊感染的菌源。田間病害的發(fā)生發(fā)展與溫度、播期有較大關系。一般耕作層地溫16~28℃均可發(fā)病,以18~24℃發(fā)病最重。地溫持續(xù)低于16℃時很少發(fā)病,高于31℃病害明顯受抑制。貯藏期的溫度對發(fā)病也有較大影響,一般在20℃以上高溫下貯藏比在1~3℃低溫下貯藏的發(fā)病率高一倍以上。此外,播種期對于發(fā)病也有一定影響,播種早、收獲遲的發(fā)病重,播種晚、收獲早則發(fā)病輕。

      4.2青枯?。厚R鈴薯青枯病是一種典型的維管束病害,病原細菌主要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塊的細菌在窖里越冬,無寄主時可在土壤中腐生14個月至6年。病菌主要通過雨水、灌溉水、肥料、病苗、病土、昆蟲、人畜以及生產工具等傳播,從莖基部或根部傷口侵入,也可通過導管進入相鄰的薄壁細胞,導致莖部出現(xiàn)不規(guī)則水浸狀斑,同時病株和健株根系間的接觸也可發(fā)生侵染。病菌侵入維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導管,妨礙水分正常運輸導致萎焉。而且病菌當年可重復多次侵染和傳播造成病害流行。該菌在10~40℃均可發(fā)育,最適為30-37℃,最適pH值為6.6。因此田間含水量高,連續(xù)陰雨或大雨后轉晴氣溫急劇升高發(fā)病重;種植帶病種薯,或種植在連作地、地勢低洼、土壤偏酸的地塊,易發(fā)病。

      5綜合防治措施

      5.1嚴格檢疫制度:當?shù)厮梅N薯大部分從內蒙、黑龍江、吉林等地繁育、引進,調運種薯時必須實行檢疫,應在產地調查基礎上,嚴格進行種薯檢驗,確認無病后方可調運。

      5.2培育和選用抗病品種:這是防止青枯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如克新4號等較抗青枯病。生產上對環(huán)腐病高度抗病品種較少,但品種間抗病性有明顯差異,如克新一號、白頭翁、長薯4號和5號、同薯8號及克疫等品種抗病性較好,可因地制宜選種。

      5.3建立無病留種地:選留未發(fā)生過上述病害的地塊進行秋季繁育種薯,并利用脫毒技術繁殖原原種等,都會遏制病害的發(fā)生和侵染。留種地采用整薯播種、夏播留種或芽栽等方式繁殖原種,獲得無病種薯后再用于生產種植,生產田不留種。播種前應嚴格選擇健薯,淘汰病薯,馬鈴薯在人窖、出窖、播前切種時,要嚴格精選,凡有病、受傷的塊莖都不能做種用,確保種薯無病。

      5.4種薯切塊消毒:種薯帶菌及切刀傳染是環(huán)腐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因此生產上只要控制種薯帶菌,防止傳播既能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種薯切塊時應注意切刀消毒處理,凡接觸過病薯的刀,應隨時消毒,可將切刀投入沸水中,或用75%酒精,或浸在5%石碳酸液中消毒。此外還應注意切塊種薯場所及用具的消毒,一般可用2%硫酸銅液噴灑等。

      5.5合理輪作:青枯病是土傳病害,應大力提倡與十字花科或禾本科等非寄主植物實行2~3年以上的輪作,與水稻、蓮藕等進行水旱輪作效果更好。

      5.6合理施肥:播種時按667平方米施過磷酸鈣25千克,溝施或穴施,或薯塊重量的5%拌種,隨切塊隨拌種,有一定的防病增產效果。切勿使用未腐熟可能帶菌的土雜肥,盡量使用有機活性肥、生物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合理灌水。在出苗后15~20天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的有機肥2 000千克或草木灰2 000千克,具有較好的防病增產效果。

      5.7加強栽培管理:深耕翻曬土壤,適當施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加大行距,縮小株距,高壟深溝栽培;及時清潔田園,田間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病穴施適量石灰以防病菌擴散;大雨后注意及時排水,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5.8藥劑防治:掌握在未發(fā)病或發(fā)病初期進行噴霧或灌根,藥劑可選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25%青枯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0.25~0.5千克,每隔7~10天1次,連續(xù)2~3次,做到上述藥劑交替輪換使用。同時注意防治地下害蟲,以減少根系損傷,降低發(fā)病率。

      猜你喜歡
      維管束青枯病變色
      不同雜種優(yōu)勢群玉米莖稈維管束性狀比較分析
      花期摘葉和摘萼片對庫爾勒香梨維管束發(fā)育影響及與萼筒脫落的關系
      氮肥對超級雜交稻穗頸節(jié)間維管束結構的影響
      變色的真相
      變色花
      童話世界(2018年23期)2018-08-23 09:13:16
      為什么削皮后的蘋果易變色
      巧切西瓜
      淺談茄子青枯病防治技術
      發(fā)明創(chuàng)新需“變色”
      三種堆肥對番茄生長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響
      凤凰县| 扶风县| 玛多县| 屯昌县| 通山县| 莲花县| 鸡西市| 宾阳县| 上杭县| 莲花县| 江达县| 栾川县| 巴彦县| 宜兰市| 贵港市| 开原市| 纳雍县| 万安县| 长白| 铜山县| 独山县| 武宁县| 鲜城| 广河县| 安庆市| 普格县| 禹州市| 深泽县| 广德县| 滕州市| 南华县| 灵丘县| 云霄县| 驻马店市| 伊金霍洛旗| 兴安县| 修文县| 嘉荫县| 牡丹江市| 南阳市|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