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鋒 陳凱鋒
所謂地被植物,是指具有一定觀賞價值,大面積鋪設于裸露平地、坡地、陰濕林下或林間隙等地覆蓋地面的多年生草本或低矮叢生、枝葉密集、偃伏性或,半蔓性的灌木以及藤本。地被植物在園林中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景觀組成部分,通常在喬木、灌木和草坪組成的自然群落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又有其獨具的特點。
1地被植物的特點
地被植物大多萬紫千紅,季相紛繁多樣,可以營造多種生態(tài)景觀;地被植物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可以在陰、陽、干、濕多種不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生長,彌補了喬木生長緩慢、下層空隙大的不足,在短時間內(nèi)可以收到較好的觀賞效果;地被植物中的木本植物有高低、層次上的變化,而且易于造型修飾成模紋圖案;地被植物繁殖簡單,一次種下,多年受益。在后期養(yǎng)護管理上,地被植物較單一的大面積的草坪病蟲害少,不易滋生雜草,養(yǎng)護管理粗放,不需要經(jīng)常修剪和精心護理,減少了人工養(yǎng)護上花費的精力。
2地被植物的分類
地被植物一般包括這幾大類:①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大多花開鮮艷,大片群植能形成大的色塊,可以渲染出熱烈的節(jié)日氣氛;②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地被植物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低矮,宿根性,管理粗放,開花見效快,色彩萬紫千紅,形態(tài)優(yōu)雅多姿;③蕨類植物:在我國分布廣泛,特別適合在溫暖濕潤處生長,在草坪植物、喬灌木不能生長良好的陰濕環(huán)境里,蕨類植物是最好的選擇;④蔓藤類植物:具有常綠蔓生性、攀緣性及耐陰性強的特點;⑤亞灌木類植物:植株低矮,分枝眾多且枝葉平展,枝葉的形狀與色彩富有變化,有的還具有鮮艷果實,且易于修剪造型;⑥竹類:竹類中的箬竹,匍匐性強,葉大、耐陰;還有倭竹,枝葉細長,生長低矮,用于作地被配置,別有一番風味。
3地被植物的應用
地被植物具有植株個體小、種類多、生長速度快的特點,彌補了喬木生長緩慢、下層空隙大的不足,在短時間內(nèi)可收到較好的觀賞效果,減少了人工養(yǎng)護所花費的精力。隨著生態(tài)園林建設步伐的加快,地被植物越來越受到了園林界的重視。例如,我國杭州,傳統(tǒng)城市綠地中的地被植物配置是非常經(jīng)典的,特別是花港觀魚、杭州植物園、太子灣等地,更是極富特色。
一般在林下,主要應用耐蔭和耐貧瘠性較強的地被植物,例如常春藤和沿階草等,它們適應性好,生長強健,覆蓋密集,能抑制其他雜草的生長。同時由于其深綠的色彩,能夠起到加強林內(nèi)深度感的效果。在林緣或是較大面積的低矮灌木區(qū),可以采用二月藍、紅花酢漿草等一些宿根花卉,這些則很好地彌補了色彩上的不足;而在一些孤植或叢植的喬木下面,常選用一些單純的或兩種以上混植的形式自然種植于基部周圍,再添一些大小不一的蛭石,營造出比較自然的風味。有時,樹下的藤類植物,如常春藤、扶芳藤等,由于長勢強健而順著主干向上攀緣,更增添了樹木的遒勁與古樸。在園路地區(qū),為了達到時移景異的觀賞效果,常結(jié)合園路的寬窄與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選用一些花色鮮艷或者常綠的宿根類地被植物,如蔥蘭、鳶尾、沿階草等,沿著園路的曲折走向成片群植,或僅在路緣栽種,用地被植物不同的花色、花期、葉形等搭配成高低錯落、色彩豐富的花境,與周圍景物銜接起來。
4常見地被植物種類
目前園林中應用的地被植物種類很多,常見的有筋骨(Aiuga ciliata)、草澤瀉(Alismaoriemale)、打破碗花(Anemone hupehensis)、花葉蘆竹(Arundo donaxvar,vercicolor)、香車葉草(Asperula odorata)、藍雪花(Ceraostigma Plumbaginoides)、日本木瓜(Chaenomelesiaponica)、海州常山(ClerodendrumTrichotomum)、鈴蘭(ConvMlafiamajalis)、金雀花(Cytisus scoparius)、地被石竹(Dianthusplumarius)、大花謠羊藿(Epimediumgrandiflorum)、珍珠菜(Lyximachiaclethroides)、過路黃(Lysimachiachristinae)、地稔(MelastomaDodecandrum)、羊蹄(Rumex iaponicus)、長葉車前(Plantagolanceolata)、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連錢草(Glechomalongituba)、福祿考(Phloxspp)、東香蒲(Typhaorientalis),等等。
5地被植物的研究發(fā)展
5.1多年生草本觀花、觀葉地被植物的深入研究:最近幾年,人們認識到多年生草本地被植物擴繁能力強、觀賞期長、管理方便的特性。在此基礎上,有待于深入一步研究它們的生理、生態(tài)特性,以及配置方法、手段,為進行植物配置提供理論依據(jù)。
5.2木本矮生地被植物的研究:有些木本地被植物有奇特的葉型、鮮艷的葉色和迅速的擴張能力、抗逆能力強。適合在特殊小環(huán)境條件下生長,一年種植可多年受益,如:倭海棠、葡地梔子、桃葉珊瑚等?,F(xiàn)已少量應用,由于品種稀缺。應側(cè)重于優(yōu)良種、品種的引種、選擇和雜交育種研究,以創(chuàng)造觀賞性能更好的地被植物。并對栽培品種選擇、品系選擇和培育,都應適應園林綠化的要求。
5.3特殊小環(huán)境條件下優(yōu)良新種、新品種的選育:現(xiàn)在,林下庇蔭處、建筑物西北面的陰濕地、高速公路的兩邊的坡地上,適合在其上存活、生長的地被植物種類少而單調(diào),我國有豐富的地被植物資源,如薔薇科的枸子屬(Cotonedster)、火棘屬(Pyracantha)、棣棠屬(Kerria)、薔薇屬(Rosa),豆科的云實屬(caesalpinia)、葛屬(Pucraria),虎耳草科的八仙花屬(Hydrangca),桑科的榕屬(FiCUS)、小檗科的小檗屬(Berbefis),紅豆杉科的紅豆杉屬(Taxus)等,種質(zhì)資源豐富,重點開展這些品種的培育研究,發(fā)揮這些地被植物固土、降塵、適應能力強、應用范圍廣的優(yōu)勢,充分綠化裸地,展示植物應用的地方特色,更好改善城市環(huán)境。
5.4增加彩葉地被植物:彩葉植物比一般植物更能吸引游人的注意力,因此,根據(jù)目前的試驗結(jié)果,推廣應用部分具備較高觀賞價值和較強適應性的彩色葉與常綠地被植物勢在必行。同時,應積極應用蛇莓、紫蘇、魚腥草、白芨、蕨類植物等一些尚未受到重視,但能形成較好覆蓋效果和景觀效果的地被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