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蘭(蕙蘭)
中國蘭花簡稱國蘭,它被稱為花中君子,比較名貴。我們常見的國蘭有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其假鱗莖較小,葉線形根肉質(zhì);花莖直立,有花1~10余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綠色有紫紅色斑點。種類不同葉和花形態(tài)及花期變化較大。產(chǎn)秦嶺以南及西南地區(qū)。栽培歷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為中國十大傳統(tǒng)名花之一。自古以來人們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屈的象征。形成有濃郁中華民族的蘭文化。
國蘭用分株、播種或組織培養(yǎng)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氣排水好;喜半陰和濕潤的環(huán)境,墨蘭、建蘭和寒蘭越冬溫度10℃左右,另外幾種5℃左右。
蘭花養(yǎng)護,“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干,冬不濕”。盆栽蘭花應(yīng)選擇通風良好的場地,初春深冬時應(yīng)多曬太陽。
澆水堅持“以潤為主,干濕結(jié)合”的原則,主要根據(jù)土壤的濕潤程度而定,一般應(yīng)做到既不太干,又不太濕,以略濕為度。灑水的次數(shù),除了春夏季雨水較多的天氣外,一般每天要灑2~3次,通常以灑濕葉面和盆面為度,淋水的次數(shù)不宜過多,一般每隔5~7天淋1次即可。
施肥,蘭花不但需要氮、磷、鉀這三大元素,而且還需要吸收鈣、鎂、鐵、錳、鋅等微量元素,在春、夏、秋三季晴天的生長期皆可施肥,但冬季植株進人休眠狀態(tài)時可以不施或少施,不宜多施氮肥,適當增施磷鉀肥;農(nóng)藥與化肥不能隨意混合施用。
蘭花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葉斑病,蟲害主要有介殼蟲、粉虱、螞蟻??捎孟♂?00倍的甲基托布津液或多菌靈液,同時摻入樂果或菊酯類農(nóng)藥,每隔10-15天噴灑一次。若發(fā)生蟲害,介殼蟲可用敵敵畏乳油1 000倍液噴治。粉虱可用溴氰菊酯2000倍液噴殺。螞蟻可用肉骨頭引出進行治理。病害一旦發(fā)生,必須及時消除病葉燒毀,并拉開盆株距離,提高通風透光條件,減少噴水,控制濕度,并配以藥劑進行防治。對炭疽病,發(fā)病期可噴灑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對于葉斑病,發(fā)病初期可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800倍液噴霧防治。
蝴蝶蘭(蝶蘭)
蝴蝶蘭的學名按希臘文的原意為“好像蝴蝶般的蘭花”?;ㄗ藘?yōu)美,顏色華麗,為熱帶蘭中的珍品,有“蘭中皇后”之美譽。它的植株非常奇特,既無匍匐莖,也無假球莖。每棵只長出數(shù)張活象湯匙般肥厚的闊葉,交互疊列在基部之上。白色粗大的氣根則露在葉片周圍,有的攀附在花盆的外壁,極富天然野趣?;ㄉr艷奪目,既有純白、鵝黃、絆紅。也有淡紫、橙赤和蔚藍。有不少品種兼?zhèn)潆p色或三色,有的好像繡上圖案的條紋,有的又如噴了均勻的彩色,每枝開花七八朵,多的十二三朵,可連續(xù)觀賞六七十天。當全部盛開時,仿佛一群列隊而出的蝴蝶正在輕輕飛翔,它那種飄逸的閑情,真令人產(chǎn)生一種如詩如畫,似夢似幻的感覺。
蝴蝶蘭常見的栽培介質(zhì)要以水草、苔蘚為主。喜歡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生長時期最低溫度應(yīng)保持在15℃以上,適宜生長溫度為16~30℃,宜在通風、濕度高的環(huán)境中栽培養(yǎng)護,適宜生長空氣濕度為50%-80%。
新根伸長旺盛期要多澆水,花后休眠期少澆水。春秋兩季每天下午五時前后澆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長旺盛,每天上午九時和下午五時各澆一次水,冬季光照弱,溫度低,隔周澆水一次已足夠。宜在上午十時前進行。澆水的原則是見干見濕,當栽培基質(zhì)表面變干時再澆一次透水,水溫應(yīng)與室溫接近。
一般應(yīng)放在室內(nèi)有散射光處,勿讓陽光直射,通風一定要良好。
蝴蝶蘭要全年施肥,除非低溫持續(xù)很久,否則不應(yīng)停肥。春夏每隔7~10天施用一次稀薄液肥,宜用有機肥,也可施用蝴蝶蘭專用營養(yǎng)液但有花蕾時勿施,否則容易提早落蕾。夏天長葉(即花期過后),可以追施氮肥和鉀肥。秋冬花莖生長期可用磷肥,但要稀薄,約每隔2-3周施用一次。施肥的時間在下午澆水以后,施肥數(shù)次后,要用大量水沖洗蘭盆及蘭株,以免殘留的無機鹽類危害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