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留奇
早春日光溫室或大棚番茄,以其產(chǎn)量高、上市早,售價高等優(yōu)勢,被廣為栽培,但近來不少菜農(nóng)反映,他們種植的番茄病害較多,有的已給生產(chǎn)造成巨大損失。針對菜農(nóng)的上述問題,現(xiàn)把早春保護地番茄生產(chǎn)中易發(fā)病害的特點及其防治技術給以總結。
一、早疫病(又稱輪紋病)
癥狀:主要危害番茄葉、莖、花和果實,苗期和成株期皆可染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針尖大的小黑點,后逐漸發(fā)展為擴展的輪紋斑,邊緣有淺綠色或者黃色暈環(huán),且表面生有毛刺狀物。莖部染病,多在分枝處產(chǎn)生褐或黑色橢圓形病斑并伴生黑色霉狀物。花萼感病時呈凹陷的橢圓形黑斑。青果染病,初期為橢圓形有同心輪紋的黑色硬斑,凹陷,后期果實開裂,著生黑色霉層。
防治方法:(1)種子消毒,培育壯苗。(2)選用抗病番茄品種。(3)控制棚內(nèi)濕度,尤其定植初期不要燜棚時間過長。(4)合理密植,加強田間管理。(5)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可用10%速可靈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熏治,每667m2用量250g,后可用58%甲霜靈錳鋅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體噴霧。
二、晚疫病(又稱疫病)
癥狀:幼苗、葉、莖、青果均可受害。幼苗染病時,病斑由葉片向主莖蔓延,莖變細且呈黑褐色,嚴重時引起植株萎蔫,葉片受害時,葉尖或葉緣處呈水浸狀暗綠色斑,潮濕時背面有白霉;果實發(fā)病主要在青果,上有水漬狀暗褐色凹陷病斑,潮濕時著生白霉,果實一般不變軟。
防治方法:(1)種植抗病品種,(2)從苗期開始嚴格控制生態(tài)條件,防止棚內(nèi)濕度過大。(3)與非茄科作物3年以上輪作。(4)番茄發(fā)病初期可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或69%安可錳鋅可濕性粉劑900倍噴防。
三、葉霉病
癥狀:番茄葉霉病主要危害葉片,也會危害莖、花和果實。葉片發(fā)病,葉面出現(xiàn)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淡黃色褪綠斑,葉背面有白霉,嚴重時葉兩面發(fā)病處變?yōu)榛一蚝诤稚q狀,葉片卷曲,植株呈黃褐色干枯。莖染病時,其上生有梭形黃褐色斑井有黑霉,病果果蒂附近或果面有黑色圓形或不規(guī)則凹陷硬斑。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播前用53℃的溫水浸種30分鐘。(2)盡量實行3年以上輪作,以減少初侵染源。(3)定植前用硫磺粉熏蒸大棚或溫室,每50m2空間用硫磺粉0.13kg,鋸末0.25kg混合后點燃,密閉熏24小時。(4)藥劑防治:初期用10%敵托粉塵或7%葉霉凈粉塵噴粉,每667m2用1kg,或者用2%武夷霉素(B0-10)水劑150倍液,也可用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治。
四、病毒病
癥狀:番茄病毒病有多種表現(xiàn)類型,主要有:(1)花葉型病毒病,表現(xiàn)為葉片上出現(xiàn)黃綠相間花斑,葉面略皺縮,植株較矮。(2)蕨葉型病毒病,表現(xiàn)為植株矮化,由上部開始葉片全部或部分變成線狀,中下部葉片向上稍卷。(3)條斑形病毒病,番茄的葉、莖、果均可發(fā)病,葉片發(fā)病時上有茶褐色斑點或云紋;莖發(fā)病時出現(xiàn)黑褐色斑塊,變色部分僅處在表層,不深入內(nèi)部;病果上有云紋斑或褐斑,果實小而硬。(4)卷葉型病毒病,發(fā)病時葉脈之間黃化,葉片邊緣向上卷曲,近乎成螺旋形,植株萎蔫,大多不能開花結果。(5)黃頂型病毒病,發(fā)病株頂部葉色褪綠或黃化,葉面皺縮,中部稍突起,葉子邊緣向上或向下卷曲,整個植株矮化,叢生不定枝。
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毒病抗蚜蟲的番茄品種。(2)實行2年以上輪作,配方施肥,(3)種子處理,播前先用清水浸種3-4小時,再用10%的磷酸三鈉溶液浸40-50分鐘,后催芽播種。(4)加強栽后防病管理,培土促根保壯苗,避免高溫干旱。田間操作時不要損傷植體。(5)及時防治蚜蟲,減少病毒傳播。(6)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可噴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或5%菌毒清水劑400倍液。
最后必須說明的是,日光溫室和大棚空間氣候高溫高濕,利于病菌的滋生和傳播。因此,在番茄生長期病害防治中,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早用藥,盡量在發(fā)病前就選用一些保護劑,以壓低前期病源,把病情控制在經(jīng)濟為害指標以下。如果等到病害嚴重時再突擊用藥,不僅效果不會太好,而且還有可能造薊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