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德鋼
摘要:搞好農村職專微機房的建設,在選擇電腦時要做到合理配置、選擇好的電腦供應商,在教師配備中應先培訓后上崗,在使用中應預防電腦和木馬的入侵,在機房建設中其環(huán)境建設的好壞關系到電腦的正常運行。
關鍵詞:計算機;微機房;配置;軟硬件;建設
當今任何學科的發(fā)展、高新技術的發(fā)明、經濟的崛起與騰飛都離不開計算機。抓好計算機教育離不開計算機機房的建設。下面就計算機機房的建設談幾點體會。
一、適用好用,合理配置
由于農村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要讓有限的資金發(fā)揮最大的效益,不造成資源浪費,應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量體裁衣,合理配置硬件。計算機最核心的部件是中央處理器,又叫CPU。自從1990年286機占據市場主流到現在,僅僅十幾年時間,就經歷了286→386→486→586→PⅡ→PⅢ→P4→cove。尤其是近幾年,機器性能提高的速度明顯加快,而價格卻幾乎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下降,因此可以肯定地講,計算機是許多電器中更新?lián)Q代最快、“貶值”也最快的品種之一。鑒于這種情況,任何計算機都只能以滿足學校在一定時期內的需要,以好用、夠用為標準。由于學校電腦往往分多次購買,其性能參差不齊,根據不同的需要,分配相應的用途,并不需要一味求新求高。只要能滿足你的使用的需要,就永遠不會過時的。
下面根據工作內容分析電腦的性能需求。
1、PⅢ可用來打字、編輯排版文章(office、金山WPS),辦電腦學習班(各種打字、漢字錄入、高級語言、數據庫、FOXPRO等)。
2、P4適用于高級語言軟件開發(fā)工具和工具軟件開發(fā)平臺,多媒體應用、CAI、CAD、3DS、Flash、photoshoo。
3、Cove適用于語言編程和工具軟件開發(fā)平臺,大中型數據庫、多媒體高級開發(fā)平臺,CAI、CAD、CAM視音頻處理虛擬現實等。
4、選擇時不光看CPU,實際上內存、硬盤的性能對機器使用影響更大?,F在硬盤及內存很便宜,一個大的內存、硬盤的機器比一個高速CPU但小內存、硬盤的機器更快更好用。
根據職專課程側重于對學生進行計算機操作技能的訓練,如鍵盤、指法、中文字處理與磁盤操作等特點,PⅢ、P4已夠用。
經濟富裕的學校采用局域網配置。局域網又分為兩種,一種為無盤工作站,一種為有盤工作站。無盤工作站省錢,但應用受到限制,只能在網絡中運行。有盤站要增加投入,但功能強,既可以在網絡中運行,又可以單機運行。工作站(又叫學生機)中央處理器(CPU),主頻應在1.6G,內存512M以上。教師機配置比工作站略高一點,服務器的CPU主頻應大于2C,內存在lG,硬盤200G以上。
局域網的拓撲以多層星形結構為主,通過交換機實現互聯(lián),可靠性、安全性、擴充性都有保證。選擇機型時,品牌機較貴,組裝機便宜,一般的學校都選擇組裝機,在所在指標中,可靠、穩(wěn)定的運行比高性能、高速度更重要,選擇成熟的技術而不是新潮的時尚,是學校購機原則。
計算機配件市場品牌繁多,價格懸殊,質量功能各異,選購時最好組織一個小組,由主要領導、計算機專業(yè)人員、工作人員組成,以免受騙吃虧。
二、選擇商家。至關重要
由于大多數的學校技術力量都不強,選擇合適的商家?guī)缀跬瓿闪艘话牍ぷ?。從產品的選型,軟件的選擇,人員培訓等方面,確實為學校起到了出謀獻策的作用。選擇商家時應注意下面幾點:
(1)保修:保修是免費的,但保修有范圍大小和期限之分。哪些部件保修,哪些部件不保修,或者某些部件保修期長一點,某些部件保修期短一點。
(2)維護維修:保修期滿,一般會由原來的廠商繼續(xù)負責設備的維護和維修,也有請專門的維修公司來承擔的。因此在購買合同的具體條款里還應該規(guī)定如下事項:
①響應時間:指維修人員從接到通知至到達現場的時間。應在24小時之內。
②修復時間:指維修人員見到損壞的機器到把它修好的時間。售后服務好的商家,會愿意承諾一個明確的期限,如24小時或48小時等等,到了期限無法交貨,他們會先提供一臺同類機器讓用戶使用,等損壞的機器修好后再替換回來。
③維修方式:指由商家派人到現場服務或是由用戶將機器送到維修點。
(3)用戶培訓:培訓的目的是使學校能夠自主自力,而不是依賴商家,只有擺脫這種束縛,計算機應用才能上升到新的高度,一般用戶提供免費的或收費的必要的技術培訓,使用戶能掌握設備和系統(tǒng)軟件的使用方法。
三、培訓人員,用好電腦
有了電腦,用好電腦更為關鍵,電腦能夠發(fā)揮作用,主要取決于使用它的人。由于電腦的普及,使原先為專業(yè)人員使用的精密儀器逐步成為大多數人的日常所需。人員來源,素質也參差不齊,要求所有人達到專業(yè)人員水平,既無可能也無必要,建立不同層次的技術梯隊,高低結合,形成以專業(yè)人員為核心,以廣大教師為推廣普及的擴散體系結構。學校應培訓自己的技術隊伍。主要通過培訓自學相結合,不斷地學,不斷地提高,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發(fā)展。
人與計算機交流主要通過鍵盤進行,所以熟練地掌握中英文盲打是電腦入門的一項基本功。如果在工作中,以文字處理為主,則建議學習五筆字型。如果使用中不是以文字處理為主,而是以處理事物為主,建議學習全拼輸入法。前者不好學易用,輸入速度快。后者易學速度慢。不論你學習哪一種輸入法均注意輸入時以詞組輸入為主,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你輸入速度。
要了解電腦各部件的組成和作用,最好能識別和解決一些簡單的硬件故障。比如通過開機時計算機提供的聲響和開機時屏幕所提示的信息判斷故障所在,我國計算機處理中以中文為主,因而需掌握一種以上的辦公軟件。除了學習相應的操作系統(tǒng)外,還應學習一些簡單的工具軟件,進行備份工作。在熟練掌握幾種常用軟件操作的基礎上,再根據自己工作的不同需要,學習一些特殊軟件操作,安裝相應的軟件。除了培訓人員之外,還要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如“機房管理辦法”,“計算機操作規(guī)范”等,以便技術上保證計算機教育和管理的實施。
四、慎用拷貝,預防病毒和木馬
計算機病毒、木馬是一種人為制造的,在計算機運行中對計算機信息或系統(tǒng)起破壞作用的程序,防范病毒、木馬的侵襲,成為迫切的需求。
1、計算機病毒、木馬的特點
計算機病毒具有寄生性、傳染性、潛伏性、繁殖性、隱蔽性。
2、計算機病毒、木馬常見的表現形式
計算機受到病毒感染后,會表現出不同的癥狀,常見的有機器不能正常啟動;運行速度降低;磁盤空間迅速變小;文件內容和長度有所改變;經?!胺欠ú僮鳌睙o法上網;彈出廣告窗;文件打不開;甚至死機等現象。
3、計算機病毒、木馬的預防
預防計算機病毒,首先是思想上重視,加強管理,防止病毒的入侵。要在各工作站中裝殺毒軟件及還原軟件,最好裝上網絡防火墻。凡是外來的u盤往機器中
拷貝信息,特別是游戲盤,都應該先對u盤進行查毒,若有病毒必須清除。不去非法網絡隨意下載軟件運行,特別是游戲軟件,這樣可以保證計算機不被新的病毒感染。此外,由于病毒具有潛伏性,還要經常對硬盤進行檢查,若發(fā)現病毒就及時殺除。
五、環(huán)境電源。也應講究
計算機要正常運行,可靠地工作,跟機房的環(huán)境、電源有很大的關系。
1、機房:①機房應注意防水與防震,機房最好設在二、三層樓。機房應有一定的面積,依計算機的臺數而定。②機房還要保持一定的照明度和清潔度,室內空氣要清新。由于微機工作時,放出大量的熱,加上人的氣味,室內空氣質量降低。應采用安裝空調、排氣扇來解決。
2、靜電:靜電的干擾應引起特別的注意。在安裝時,應將計算機的外殼及其他設備的金屬外殼與地線保持良好的接觸。通常計算機所遭受的靜電損壞除了干燥摩擦外,大多數是通過人體攜帶靜電造成的,所以機房地面最好加防靜電地板,
3、穩(wěn)定的供電系統(tǒng):供電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可靠與否,是保證微機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基礎。供電系統(tǒng)的質量和供電連續(xù)性對系統(tǒng)的可靠運行至關重要。
(1)計算機供電最好單獨一路供電,不與大功率電器如:空調等同路,選擇足夠大面積的導線。電腦室的入口導線截面積不少6mm2,電源開關應選用空開,不宜用沒有保護的閘刀開關。
(2)機房供電功率:機房的供電功率應根據計算機及其輔助設備的技術指標來計算其總的供電量,并且留有不少于25%的備用功率,縛條供電纜應有20%的負荷余量。
(3)采用交流穩(wěn)壓器和UPS:服務器一定要配一臺UPS(不間斷電源),其他的工作站有條件的應配交流穩(wěn)壓電源以保證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
(4)電源控制處應安裝電壓表,監(jiān)視電壓的變化。電源開關應能同時切斷火線和零線,開關應有足夠的絕緣強度,以免遭雷擊。如儀切斷一根線,計算機仍有遭雷擊的可能。
六、軟件硬件,兩者兼顧
計算機教育光有硬件還不行,還要有軟件。計算機硬件與軟件的關系是相輔相成。沒有軟件,機器相當于一廢物,沒有硬件,光有軟件,軟件也無法發(fā)揮作用。我們在抓好硬件建設的同時,還要抓好軟件建設。
有人說,計算機教育經費的投入是:硬件、軟件、人員培訓為1:1:1。在農村職業(yè)中學較難實現這一點。但要防止重“硬”輕“軟”,至少要有30%的計算機教育費用用于師資培訓、軟件的購置與開發(fā)。積極組織有關人員開發(fā)適應本校使用的、小型的教學軟件。這樣不僅能促進計算機教育的發(fā)展,而且能提高有關人員計算機的應用水平。
計算機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實踐課,離不開計算機機房,所以建設好機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世越,計算機機房建設改造技術標準與管理規(guī)范實用手冊[M],北京:銀聲音像出版社,2007
[2]何克抗,計算機應用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黃愛秋,計算機原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