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登富 馬傳恩 張寶銀
隨著新林區(qū)建設(shè)飛速發(fā)展,興隆林業(yè)局綠化水平逐步提高,綠化層次逐步升級。以高、新、奇、特綠化樹種占據(jù)林區(qū)綠化主體地位,其中垂楊在我局一體化建設(shè)中倍受青睞,它是林區(qū)綠化、林蔭道綠化、廣場街坊小游園、樓區(qū)庭院綠化、機關(guān)學(xué)校綠化的理想樹種,其樹干通直圓滿,樹冠垂而飄柔多姿,美麗壯觀,深得人們的喜愛和認可,是今后提高我局品位的首選樹種。下面,就如何搞好垂楊培育,淺談幾點技術(shù)要領(lǐng),供垂楊充苗者參考和借鑒。
一、垂楊接穗的采集
秋季落葉時或春季在我局太平林場苗圃,時間是(3月下旬~4月上旬),選擇生長健壯、枝條下垂、長勢良好的垂楊,在其上剪取直徑0.4cm~0.6cm發(fā)育充實、節(jié)間短、芽飽滿、無病蟲害蟲1年生枝條作接穗。
二、接穗貯藏
在寒冷的地區(qū),接穗在上凍前采集,應(yīng)立插于濕沙中窯藏。接穗長一般為15cm,春季采穗一般不遲于發(fā)芽前2~3周,短期式貯藏,就放在低溫濕潤處,或捆吊在水井中的水面上,避免其失水而喪失活力,并定期檢查,防止插穗干枯或霉爛。
三、砧木選擇
選擇適合本地區(qū)生長、根系發(fā)達、生長發(fā)充健壯、抗性強的砧木,采用1~2年生的小×黑、小黑14、親和力最強,成活率高,效果最好。
四、嫁接
(一)嫁接時間。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砧木芽萌動離皮的情況下進行嫁接。
(二)接位直徑。砧木嫁接位置的直徑應(yīng)保證在2cm以上。
(三)嫁接高度。根據(jù)綠化的場所不同而不同,一般高度在2.5~3.0m。
(四)嫁接方法。采用皮下接(插皮接)。
1、砧木處理
在砧木所需要的高度,選一光滑無節(jié)疤處鋸斷或剪斷。斷面與枝干垂直,在砧木皮光滑的地方,用刀在斷面邊緣將皮層及部分木質(zhì)削一刀,深達木質(zhì)部,長約1.5cm,順刀口用刀尖向左右挑開皮層,有楔形的竹簽插入砧木的木質(zhì)部和韌皮部中間,然后拔出竹簽,此處為接穗的地方。
2、削接穗
把接穗削長3cm~5cm長削面,在長削面對面削一小切面,使下端削尖,開成一楔形。接穗剩的厚度在0.3cm~0.4cm,削粗接穗時,可在接穗上橫切一刀,深度為直徑的三分之一,再削斜面。這樣減小了接穗的粗度,插入后使砧木的皮層與木質(zhì)部不致分離過大。接穗削面不宜太薄,不然先端機械組織太脆弱,插入時易折斷。
3、插接穗
把接穗插入切口,使削面在砧木的韌皮部與木質(zhì)部之間,插時小斜面向內(nèi)緊貼,輕輕插入,砧入插穗的數(shù)量依砧木的粗度而定,粗的多接(一般4個),細的少接,均勻分布,左右對稱。
4、綁縛與保濕
接穗插入后,用塑料膜條(長40cm,寬2.5cm)在接口處由上向下綁纏緊,將劈縫和截口全部包嚴實,然后選擇大小適宜的黑色塑料袋將接穗和接口全部套住,袋頂與接穗頂端距5cm左右,用塑料薄膜條綁緊袋口。
五、嫁接后管理
1、檢查成活率及松捆扎物
垂楊嫁接后20~25天,進行成活率檢查,成活后接穗上芽新鮮,甚至萌動,接口處產(chǎn)生愈合組織,這時即可解除塑料袋及綁扎物。
2、除蘗扶直
對砧木萌芽要及時抹除,嫁接苗木出新梢時,在風(fēng)大的地方要設(shè)立支柱扶綁幼苗,避免風(fēng)折。
3、適時摘心
當新梢長出15cm時要摘心,促進多枝發(fā)展。
4、撫育管理
做好松土、除草、灌溉、促進垂楊健康生長。
5、病蟲害防治
垂楊葉部主要害蟲是食葉蟲,用噴器噴施1:500倍的溴氰菊脂藥即可。
六、培育垂楊應(yīng)注意的問題
1、溫度
溫度的高低影響愈合組織生長,當溫度低于10攝氏度事高于40攝氏度時愈合組織不生長,20攝氏度是垂楊愈合組織生長最適宜溫度。
2、濕度
一定的濕度,才能保證愈合組織生長活力,。所以在嫁接后保持接穗和接口處的濕度(一般8%~25%)是嫁接成活的重要關(guān)鍵。采用套黑色塑料袋、既避光照、又保持一定的濕度。
3、光線
光線對愈合組織的生長有比較明顯的抑制作用,黑暗條件下,在接口處長出的愈合組織較多,因此,嫁接成活的內(nèi)因,只有在砧、穗雙方都有生活力的情況下,愈合組織才能在適宜的條件生長、嫁接才能成活。
4、砧、穗的生活力
砧木和插穗的生活力是愈合組織生長和嫁接成活的內(nèi)因,只有在砧、穗雙方都有生活力的情況下,愈合組織才能在適宜的條件生長,嫁接才能成活,因此,特別注意接穗的選取和保存,保證接穗新鮮、具有良好的生活力。
七、結(jié)論
1、采用此種嫁接方法,成活率達100%,效果較為理想。
2、垂楊接穗生長較快,當年可以形成良好的樹冠,第2年春季均可出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