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元
今日商界,界限被無限制的可能性所取代,原本是前景十分看好的項目可能會在一夜之間一敗涂地;而某些看來像是天方夜譚式的創(chuàng)意卻可能會在轉瞬間贏得滿堂彩。傳統(tǒng)界限包括自然的、技術的、社會的和心理的,這些觀念束縛著我們做什么?為什么做?何時做以及怎么做?但是,對新時期的挑戰(zhàn)者來說,這些都是不存在的。他們遵循新的規(guī)則,拓展新的思路;他們眼界開闊,思考深邃,面對不確定的世界,隨時準備迎接新的挑戰(zhàn);他們沒有畏懼和恐慌,即使奄奄一息時血液里仍洋溢著激動和亢奮,給這個世界帶來了更多的生機和無限的活力。
世界發(fā)展的趨勢是可預知性被不可預知性所代替,預測及事先計劃已成為一個危險的過程,它其實是和變幻莫測的市場行為進行賭博,由于客戶的需求和你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并不相同,所以市場經營的風險就像灰塵一樣彌漫在你的周圍,甚至可以說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世界也面臨著結構變化,穩(wěn)定性被不穩(wěn)定性所取代,使企業(yè)的經營戰(zhàn)略從對未來預期作出惟一反應到作出多種反應。當客戶的需求變幻不定時,過去那種長期不變的生產模式和產品結構就不能使企業(yè)追上短平快的萬花筒般的世界。
無形的東西越來越多,許多未知被發(fā)現,使無形代替有形。當市場上的所有客戶都被看作一個整體時,大規(guī)模的穩(wěn)定的工商組織,就會與市場對企業(yè)的要求在大范圍內發(fā)生沖突。當客戶的需求和需要滿足的愿望變得更加具體、更加復雜、更加難以看到其形態(tài)時,那些頑固不化的僵硬的組織仍抱著穩(wěn)就是好、全即是優(yōu)的舊觀念不放,就會出現可悲的結局!殘酷的現實告訴我們,靠這些舊觀念獲取成功的日子已如一江春水,一去不復返了!
現實中的每一個組織都在經歷著來自未來的強勁沖擊。統(tǒng)一性的大規(guī)模的市場要素以及穩(wěn)定的、長期的市場周期被分化的市場所代替。在市場中,存在著快速的淘汰,機會稍縱即逝,需要“迷宗拳”來對付捉摸不定的現實??傊?,不穩(wěn)定性和不確定性成為時代的主流,世界變得捉摸不定,投資前景撲朔迷離,收益與利潤也將變?yōu)橐环N若隱若現的閃爍不定。
就目前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歷史幾乎已沒有什么指示作用。企業(yè)為了生存和發(fā)展,以往的管理原理及管理方式正逐步被淘汰,我們長期信奉的商業(yè)信條和經營理論不再有效,過去根深蒂固的組織原則正逐步被拋棄。雇員和雇主之間,總部與子公司、分公司之間,組織與環(huán)境之間的各種關系在激流中擺蕩,隨時都可能變幻成新的模樣。
我們都知道,未來組織的構造并不是舊規(guī)則的加強版,它并不是僅僅通過信息技術和高科技電子裝飾起來的換湯不換藥的舊模式,它也不是管理時尚的一種毫無理由的大雜燴。世紀之交,組織的生存和發(fā)展向我們提出了思想上、觀念上乃至實踐上的諸多挑戰(zhàn),要求我們對做什么?如何做?和為什么這樣做?必須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全新的對策。
由于對未來成功組織性質的理解是一個紛繁復雜的問題,因此它要求我們對組織的結構,參與市場的方法、方式、運行機制及受限于此的各個因素進行全面的仔細考慮,它還要求我們在智能、理念、行為、心理、科學及社會方面有新的觀察角度,這使得企業(yè)產生一系列的動態(tài)的行為方式,得以在激變的環(huán)境中繁榮和發(fā)展,因為它突破了傳統(tǒng)理論中的組織運作界限及舊有的理論模式。
未來的工商企業(yè)需要進行一種根本性變革的能力,這種要求遠遠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組織變動,要想在組織的結構、觀念、資產、程序、技能、技術等所有方面取得必要的根本性變革,那么就需要有一個完整組織改革的思想形式。如果一個組織不僅想在現階段領先,而且希望在將來的環(huán)境中取得勝利,那么它必須具備足夠的應變能力。組織要能隨機應變,不僅僅是能夠承受打擊(雖然這也是十分有用的),經營方式也必須具備良好的彈性,實行彈性運營,否則就將不可避免地被一些意外的事件壓垮,在新經濟的浪潮中被吞噬。
由于產品的生命周期逐漸趨于短暫,這意味著產品的專業(yè)化程度在短期內不可能在企業(yè)內部形成,市場趨向多角度的客戶定位,以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所以我們的經營技能也要不斷隨之變化,以適應多變的市場,有關市場的傳統(tǒng)概念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質疑。如果說任何產品和勞務在任何時間進入任何市場都不存在障礙,就意味著很有可能形成世界性的產品和服務。事實也是如此,全球經濟走向一體化,市場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國內市場國際化越來越普遍,新的管理方式也時時產生,市場經濟的參與者們面臨著新的極大競爭壓力。對于客戶價值也要進行重新定義,使它包括優(yōu)異的設想、適用性、合作形象以及倫理觀念、獨特性、敏感性和反應速度。為了滿足客戶化的產品適合不同客戶的愿望,一個組織越來越意識到要生存就決不能僵化不變,要能夠迅速調整,要有快速的反應能力等等,因此,當務之急是要有一個隨著企業(yè)目標的變化而有彈性改變的運行機制,這是企業(yè)生存的法寶。
在紛繁復雜的社會變革中,保有成功的秘訣在于總是能率先以最低的成本將價值靈活地提供給易變的客戶。許多企業(yè)都有適應這種變革的方式和方法,衡量企業(yè)適應能力的一個比較好的標準,就是看它能否在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仍然做有用的事。而那些敢與命運相抗爭的企業(yè),除了勇氣,還必須具備足夠的靈活,從經營方式到組織方式,以“變”應“變”,“變則通”,“通則久”!
對于任何一個渴望成功的企業(yè),快速反應能力都極為重要。從確認客戶需求到滿足客戶需求的整個過程中,誰能迅速反應誰就能站住腳跟,世界級的快速反應要求對商務程序從頭至尾做一深刻的思考,對產品的開發(fā)、設計、生產、分配、運送程序也要進行徹底的再設計。如果企業(yè)面對著動態(tài)的市場競爭想脫穎而出,就要大大縮短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周期,而不僅僅是對現存的經營程序進行集成或全描。并不一定縮短10%的時間就可以提高10%的效率,也不是加速傳統(tǒng)商務程序就可以了,而是要徹底轉變商務程序的概念,也就是用動態(tài)集合的視點概念來代替簡單的和單向流轉的概念,把以前流行的“供給鏈條”和“價值鏈條”理論進一步深化應用。通過使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對于“價值鏈”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優(yōu)化整合,達到價值生產高效、均衡的目的?!吧虅粘绦颉苯^不是一潭死水,它是過去與未來撞擊融匯聚合處,我們應用“拿來主義”的精神,不斷進取,參與未來,用動態(tài)的眼光看待明天,用動態(tài)的原理組織企業(yè),在多變的未來領域中,重新定義客戶、定義伙伴、定義經濟行為和目的,分析未來相關“價值流”。抓住關鍵環(huán)節(jié),根據自身優(yōu)勢,大膽、沉著地走向“虛擬”經營,在高頻振蕩的21世紀的市場中,求得生存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