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欣
看圖習作,是小學習作的一種常見類型,也是扶助學生習作起步的重要途徑。在當前讀圖的時代,這種看圖習作類型也順應著學生的視覺需要,因此比較受學生的歡迎。那么,看圖習作指導課究竟該怎么上?怎樣上出“立足畫面,又超越畫面”的效益來?筆者想結合自己的實踐與思考,作些粗淺的分析。
一、 圖源應按需選擇
看圖習作,首要的習作材料便是圖源,隨著媒體的發(fā)達,截取圖源的途徑越來越寬泛,越來越便捷。針對學段特點,圖源也必須適合學段需求,一二年級的看圖之圖源應以童話式的單幅畫面或小連幅畫面為主,以豐富一二年級學生想象為主,力求在趣味中求豐實;三四年級的看圖之圖源應以多幅圖畫面為主,畫面在敘述一件完整或殘缺的事兒,重在訓練學生如何描述畫面細節(jié),在文字細膩上下工夫;五六年級的看圖習作之圖源則應以趣味或富有寓意的漫畫為主,重在訓練學生寫畫面、想畫面并能適當?shù)刈h畫面,能多少“參透”或領悟一些畫外之音,以借圖培育學生思維的活躍性與敏感性。圖源按需選擇反映的是教師對學段認知與需求等的準確把握,也體現(xiàn)著看圖習作訓練的層次性與遞進性。
二、 圖意應難易適中
教師找到圖源后不能“拿來主義”,要進行必要的圖源篩選。重在圖意上篩選,俯下身子,用學生的視角審視——這些畫面畫的是什么?我能從中讀懂些什么?畫面若過于辛辣,學生可能接受不了,理應毫不猶豫地予以否決??磮D習作指導課上所要展示的畫面,應該是陽光、健康、充滿活力與朝氣的,因為,我們的習作指導承載的不單是對語言文字的操練,更是對學生人格、心靈的塑造,基此而言,圖意的把握一點也馬虎不得。應竭力選擇那些圖意難易適中,讓學生一看便有“化畫為話”的熱情,能易于動筆,這才是好圖。
三、 圖示應“猶抱琵琶”
選擇了圖畫,教師還要對圖畫什么時候展示,怎樣展示進行一番運籌帷幄,出示全了,出示早了,學生“寫意索然”,出示遲了,學生如墜云霧,這就牽扯到圖畫的出示時機問題。好的圖示應該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給學生以一種莫名的期待與神秘感,產生一種急切想知道詳情的情形,這樣將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深度開展。對于選擇的畫面,老師要學會改造,將完整變成殘缺——故意省去其中的一兩幅畫面,引學生發(fā)散思維。將具體變成無尾故意刪去畫面結局,變封閉為開放,導多元創(chuàng)生結尾。呈現(xiàn)異彩紛呈的畫面結果,變有序為無序——打亂畫面順序,讓學生重新排序,在排序中理清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及事物間的邏輯順序等。這樣的圖示,比一古腦兒全盤托出的呈現(xiàn)效果要有效得多,也更利于課堂流程的順暢開展。
四、 程式應“以簡馭繁”
小學看圖習作指導,雖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但還是有一定的程式可遵循,程式應以好用、實用、有效為衡量標準,不要過于追求形式,追求熱鬧。為此,我們提倡,看圖習作指導課的教學程式應該是以簡馭繁。具言之就是用“簡單的課堂招式”,引領、引發(fā)、引導出學生思維深處的豐富思源來,化簡為豐,產生看圖思物、思事、思情的良好效應來。
一般來說,單幅圖的看圖習作指導,教師要教會學生“立足畫面,推前想后”的寫作要訣——即:主畫面應成為本次習作的重點推前想原因,想前奏,想發(fā)生序曲等,想后想結局,想后來,追求單幅圖的完整性、具體性,讓一幅圖成就一篇文字;多幅圖看圖習作指導,教師要教會學生“捕捉重點,詳細表達,瞻前顧后,連貫展開的寫法要訣”——即:要首先瀏覽畫面大意,懂畫意,其次要學會抓住重點畫面,能詳盡描述畫面重點內容,最后要兼顧畫面的整體性,前后關聯(lián)性,將連環(huán)畫面的畫意連貫舒展,形成具象的文字?!皻埲毙浴钡漠嬅妫虝⒆印白プ∽兓年P鍵節(jié)點”,結合生活體驗,有理有據(jù)有情有義地進行補白想象,豐盈畫面內容?!奥嬍健笨磮D習作,教師要教會學生“看漫畫——想現(xiàn)象——悟畫意”的程式。簡捷、實用的程式一旦讓學生自行掌握后,對他們后續(xù)的看圖習作能力的提升,無疑是意義重大的。
五、 指導應說寫相伴
一節(jié)習作指導的時間只有短暫的40分鐘,看圖習作指導課亦然。語文老師千萬不能當習作指導課的“霸主”,壟斷習作指導課的話語霸權,40分鐘的時間,教師不能占滿占全。正確且有效的做法是,指導與寫作各占“半壁江山”,20分鐘指導,20分鐘習作。也有教師對此不以為然,因為習作課往往都是兩節(jié)連上的,不是可以指導與習作各占一節(jié)嗎?說得似乎在理,但忽略了一點,指導后學生的習作水平如何,老師必須得有現(xiàn)場的反饋、點評,這也是對學生自改習作能力的一種培養(yǎng),長此以往,學生的習作能力才有望“百川歸大?!保瑢崿F(xiàn)厚積薄發(fā)后的飛躍。
所以,在看圖習作指導課上,語文教師要有說寫相伴的強烈意識,要緊扣時間,主動騰出時間給學生寫,以達到“現(xiàn)場寫,現(xiàn)場評”的目標。
如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看圖習作《小兔運南瓜》時,先讓學生觀察畫面,嘗試當小畫家,為該連環(huán)畫擬一個恰當?shù)摹皥D題”,再引導學生想象小白兔在運南瓜過程中遇到困難時的心理活動,關鍵是探討——小兔用滾的方法運送南瓜的靈感來源于哪里。教師擇機將學生在口頭描述中出現(xiàn)的好詞、好句等關鍵詞標注在黑板上,課上當場讓學生將“小兔的內心想法”——心理活動描寫下來,將心理活動描寫確定為本節(jié)課的習作指導重點,然后現(xiàn)場評學生的現(xiàn)場寫,課堂流線明晰,學生的收益卻是豐厚的,這樣“說寫相伴,說寫結合”的指導課扎實而有效。根據(jù)筆者的實踐與聽課觀察,對小學看圖習作指導的說寫形式,有以下的幾點建議:
1.統(tǒng)一方向寫。教師根據(jù)本次看圖習作的指導重點,規(guī)定課堂練寫的“統(tǒng)一動作”,如動作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習作的某個元素”。這種練寫,指向明確,現(xiàn)場講評、指點,比較有針對性,對中下層面的學生,幫助尤為顯著。
2.“范例拓展”寫。教師根據(jù)看圖習作指導課上從學生身上得來的習作“火花”——習作思路,重新回到學生身上,借這個范例思路來進行拓展式練寫。由于是用來源學生的“火花”點燃學生,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尊重,這種練寫,往往讓學生更易于、樂于接受。
3.自由選擇寫。根據(jù)課堂師生交往、交互,在老師的巧妙點撥、引領下,學生對圖意有了一定的深入了解,漸漸地由膚淺走入深刻時,教師要求學生從畫面中自由選擇自我感興趣、最迫切想寫的“點”進行現(xiàn)場抒寫,教師現(xiàn)場點評。這種自由選擇的課堂,能讓“點”全面開花,交流的面比較廣,不足是,課堂點評,無法步步為營,深入發(fā)掘。
4.分組合作寫。這是目前為止,筆者感覺在一節(jié)有限的看圖指導課中,呈現(xiàn)寫的方式最完全最純粹的一種形式。優(yōu)點是,能完整呈現(xiàn)整篇的文字,對中下層面的學生是一種看得見的有形幫助。如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假文盲》的看圖習作時,課堂是這樣呈現(xiàn)學生的寫的:
⑴畫面上,那位干部模樣的人__________________;那位矮胖的、一看便知生活滋潤的人__________________;那位戴著鴨舌帽、用圍巾裹緊脖子的人__________________;而那一對母子卻__________________。那三位男士的身旁分明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__________________;可他們__________________。
⑵由華老的《假文盲》,我聯(lián)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⑶凝視著華老的這幅漫畫,我無意間瞥見了漫畫的創(chuàng)作時間__________________;而今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fā)展,華老筆下的現(xiàn)象依然在社會上存在,我細品華老的漫畫,我的心在與華老交談:__________________;
⑷漫畫,我讀懂了你的深意,我悟出了你的告誡,華老的《假文盲》分明正在向讀者、觀者傳達著這樣的聲音__________________。
在習作指導中,教師在寫的時段,拋出上述4段帶提示語的片斷,要求學生分組練寫,而后再組合交流。由于學生在整體指導的基礎上,對畫意的總體把握是大同小異的,因此組合呈現(xiàn)寫時,便是一篇成型的課堂習作,在有限的時間內達成看圖習作的現(xiàn)場練習,這是一種高效的寫之形式。
責任編輯:孫海燕